《职工薪酬》准则修订的探讨

2016-01-06 01:02于浈
商业经济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探讨

于浈

[摘 要]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原《职工薪酬》准则表现出核算口径狭窄,设定受益计划核算不规范,执行具体计量问题不明确,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已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职工薪酬》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为明确职工薪酬类别、界定职工的含义和范围、完善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增加离职后福利、规范辞退福利、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规范信披露。新准则对企业报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加强了信息披露,改变了企业财务核算方法。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职工薪酬;职工福利;探讨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B

一、原《职工薪酬》准则存在的问题

1.旧准则核算口径太窄

2006年发布的准则里面规范的口径主要规范的是短期的职工薪酬,比如每个月的工资、津贴、补贴,根据工资总额计提的福利费、五险一金的核算。但实务当中许多企业一些长期的薪酬的安排,例如,职工离职后的薪酬补充,养老保险等长期薪酬都没有进行明确的规范。

2.设定受益计划的核算没有规范

我国大概有50家H股上市公司是有设定受益计划的,金额约达1400亿。没有上市的企业虽然没有明确设定,但是也有这方面的福利,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比如统筹外的养老金以及给离职后或退休员工的各种福利补贴。所以这部分的会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对设定受益计划进行规范那么就不符合权责发生制的原则,也不符合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则。

3.在执行中具体计量的问题还不够明确

现在有许多的企业除了有正式员工之外还有大量的劳动派遣工,这部分劳务派遣工是否纳入职工薪酬的范畴准则中没有明确规范。而且辞退福利、内退,只要是超过一年的,就要求进行折现来计算当期的人工成本,但是如何具体折现也没有详细规范。这些细节的问题对确认金额的计量的确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新准则来加以规范。

4.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不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

原来的准则中各方面披露是不够透明,也不够全面的,即使原来的准则里面要求短期薪酬做一些详细的披露,但是也都很笼统,不够充分和详细。所以新职工薪酬准则对信息披露方面应该加以规范。

二、《职工薪酬》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1.明确职工薪酬的类别

新准则把不同的企业及单位所有的职工薪酬按照性质和期限划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短期的薪酬,把预期在未来十二个月之内需要支付的职工薪酬都纳入短期薪酬。第二类是离职劳动福利,离职劳动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退休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后提供的报酬和福利。第三类就是辞退福利,辞退福利在2006年的准则里面就存在,是在劳动合同还没有到期之前把员工关系解除后给予员工的补偿,包括内退。第四类是其他职工福利,除了上述三种福利之外的职工福利都被称为其他职工福利,如长期的奖励计划等长期福利。

2.职工的含义和范围的界定

在新准则第三条中将职工的定义进行了规范,并且扩大了职工的界定,将职工范围扩大为所有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而不只是局限于有劳务合同的人员。这一改变对劳动者的权益给予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3.完善了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

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完善带薪缺勤的处理。带薪缺勤在旧准则中没有规范,实际上这个业务是存在的,比如一些跨国公司休假制度人性化管理的介入,年休假不上班的员工照样可以拿到职工工资。准则里面把带薪缺勤分为两类,一类叫做累积的带薪缺勤,一类叫做非累积的带薪缺勤。由于累计带薪缺勤的休假是可以累计使用的,例如年假。所以这一类的职工薪酬,必须在职工提供服务的时候才能进行确认和计量。非累积的带薪缺勤则与累计带薪缺勤相反,带薪缺勤的权利不可留用,如病假。所以这一类的职工薪酬要求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时候才能确认计量。

第二部分是增加了利润分享计划的处理,包括奖励。利润分享计划和奖励有时候有差别,有时候类似,利润分享计划就是指当企业实际的利润额超过了企业计划的利润额的时候,超过部分按比例分享给员工,或者用奖金的形式发给员工。新准则中强调了利润分享计划或者奖励应该给职工发的一些薪酬的确认条件,第一,必须是过去的事项形成的法定利益或者推定利益。其中既包括法定义务也推定义务。第二,义务能够可靠的计量。利润分享计划的会计处理,要明确确认条件,区分短期和长期,还要考虑它的离职率。

4.新增离职后福利

新准则中首次提出离职后福利这一概念,并且同时设定了提存计划、受益计划等。设定提存计划的核算要根据企业应缴存的金额来确认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者资产。除此之外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其他相关的离职后福利通通纳入到设定受益计划,这部分的人工成本应该在员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期间进行核算。

5.进一步的规范了辞退福利

第一,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确认的时点。辞退福利的确认有两个时点,辞退福利成为正式的计划后企业就不可以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的合约或者自愿裁减计划,通过这些合约以及计划可以确认一个时点;另一个时点是企业可能去重组另外一个公司的整个重组计划、重组相关的成本要根据预计负债有一个确认的时点;若两个时点有时间的差异则选择更早的那个时点作为确认时点。第二,进一步明确了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准则中辞退福利分为两类,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辞退福利都是长期薪酬。如果这个辞退福利是为了来年支付的,那么就按照短期薪酬简化处理。如果超过十二个月才进行支付的,则按照企业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薪酬来支付。

6.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

新准则中增设了一项其他长期职工薪酬,指除了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囊括了实务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职工薪酬,其中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增设“其他长期职工薪酬”可以使企业对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更加便利。endprint

7.规范了信息的披露

2006年的准则中仅仅要求披露短期职工薪酬相关的信息和部分的辞退福利的相关的信息,新准则中新增加了设定提存计划相关的信息披露,设定受益计划相关的信息披露,还有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相关的信息披露。

三、新准则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1.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会对企业报表有重大影响

新准则充实了职工薪酬的体系,把设定受益计划内容纳入其中,规范了此类事项的计量和确认。因此将原来很多没有予以确认和计量的表外职工福利负债全部纳入到表内,这对于很多企业的报表数据将产生重大影响,还会进一步对财务报表的主要指标分析带来影响。

2.新准则对企业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对包括企业社保等所有的职工薪酬进行披露,保障企业职工在企业劳务所得的费用更加的透明化。这样不仅能够保障企业职工享用公平公正的待遇,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在与职工解除劳务关系的同时,披露辞退福利、解职补偿等相关信息,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企业与职工在解除劳务关系过程中的纠纷。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对各行业职工薪酬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并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可正确引导人才在国家鼓励的行业中流动,也利于政府出台更多有利于劳动者的宏观调控政策。

3.新准则改变了企业财务核算的方法

新会计准则调整了企业财务核算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财务经营的情况。企业在进行不同种类职工薪酬的过程中,将职工薪酬费用按照不同的方式计入了费用或者成本,并且要求企业按照实际情况来计提福利费用,这些都会给企业的资产负债构成带来影响,并且改变企业的纳税结构,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新旧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可以发现,新准则并不仅仅重新定义了职工薪酬,而且增加了更多新的内容与要求,并且在会计信息的质量、处理和披露上都作出了很多调整。所以我们对于新的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的改变应该仔细研读,从而为企业完善职工薪酬福利制度、有利于企业准确进行薪酬核算,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一定作用,这不仅能够使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完整准确,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税务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魏瑞华.浅析新职工薪酬会计准则[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2)

[2]吕佐志,秦文娇.职工薪酬准则修订后有六大亮点[N].中国税务报,2014-04

[3]袁荣京.职工薪酬之带薪缺勤会计处理分析[J].会计师,2014(5)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会计准则探讨
新会计准则下生物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完善策略
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问题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