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2016-10-18 20:14高姝笑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2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

高姝笑

摘 要: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高速发展,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已经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有的学者研究过程当中指出,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当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新会计准则之下,如何对于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在本文的研究过程当中,笔者着重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当中的相关要素,阐述了新会计准则之下盈余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相关理论概述

1.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迄今为止,关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学术界尚且没有定论,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前者来说,主要强调的是公司管理当局为了能够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者是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与交易。而从后者来看,则更为强调的是在会计准则所允许的范围当中,管理当局为了能够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者是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做出的相应的会计选择。所以,从上述内容过来看,关于盈余管理,其执行者是企业的管理层,而管理层又包含了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高层的管理人员,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其往往为了能够将自身效用发挥到最大化,或者是为了能够将公司价值实现到最大化,从而来进行相应的会计选择或者是其他相关的交易,而这些交易当中,管理层及其相关负责人需要对于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再向外进行信息的披露。而在这一过程当中,管理人员经营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经营业绩,需要通过会计信息体现出来。正是因为如此,管理者希望所披露出来的信息是对于自己有利的,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或者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上实现盈余管理。

2.会计准则相关理论

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上来看,会计信息的流通性是不容小觑的,在这样一种形式之下,我国会计准则需要加强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趋同性。当然,我国新会计准则当中,在诸多要素方面都进行了创新,譬如说更为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与可持续经营,从而使得资产负债在财务会计当中的地位愈来愈明显,这样一来,也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新会计准则也更为注重投资者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会计信息能够实现公允。新会计准则当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给予公司更大的自主权来针对会计内容进行了调整,所以,新会计准则的存在能够使得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得到了控制。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关系

1.新会计准则的缺陷是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土壤

首先,新会计准则的存在能够为会计信息的编制提供一个保障性的作用,当然,这本身也是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的制度基础。会计信息当中所包含的财富分配效应和决策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准则的特殊性,可以说,这是企业当中很多利益相关者和会计准则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能够使得各方的经济利益得到平衡,从而减少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当中所受到的阻力,在会计准则落实的过程当中,需要针对一些事项的处理进行保留。其次,各个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是存在着区别的,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也各有不同,从政府角度上来看,并不能够针对所有的会计事项进行制定和实施,只能单纯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的事项进行处理。所以,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就存在着一些剩余的特殊会计政策留给了企业。从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实践的关系来看,其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企业经营当中所涉及到的全部事项,并不能够真正的在会计准则当中得到对应,所以,会计的不完全性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在不同的会计政策之下,能够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这也就对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了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所以,企业管理当局需要针对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进行利用,针对不同的会计准则进行管理,长此以往,必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2.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着制约作用

从我国新会计准则当中的相关内容来看,其在颁布的过程当中基本都会涉及到资本市场的相关要素。从会计准则出台的先后顺序上来看,当前已经出台会计准则当中,很多具体内容都涉及到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管理,而对于其他的内容相对涉及到的就比较少。从这一点来看,不仅是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当中盈余质量较为重视,也体现了对于上市公司监管内容防范的重要性。

三、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来讲,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其中应当重视股东、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但是当前,我国诸多上市公司当中,都没有注意到这一层关系。具体来说,在股权结构方面缺乏合理性,当前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前身都是国有企业,所以这一类公司身上往往充满着国有股当中“一家独大”的情况,这也是造成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上市公司当中股权高度集中,由于股权高度集中,所以第一大股东在利用自身控股地位的同时,基本上完全会受到公司当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控制,但是国有控制权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这样一来,国有股权就形同虚设,内部管理者逐渐成为公司实际上的控制者,也就反过来对于董事会形成了一种控制。所以,在一些公司当中,总经理与董事长两个职位出现合并的情况,这对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无益的。

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真

当前,我国针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还存在着缺失的地方,这也是导致企业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从注册会计师这一方面来讲,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够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因为审计意见相当于是公司财务报表能够流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检验单。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审计市场当中存在着恶性竞争的情况,审计的需求性受到了限制,这也就在客观上带来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较差,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也收到了限制,这样一来,在进行审计的过程当中,注册会计师就不能够遵守独立性的原则。所以,我们不难看到有的审计人员即便是发现上市公司当中存在着利润操纵的行为,也并不会过于在意,甚至会协同上市公司进行作假,或者是帮助上市公司进行作假,以至于上市公司当中的盈余操纵行为屡见不鲜。

其次,从外部监督这一方面来讲,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上市公司的外部环境相对来说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就是当前公司所受到的监管较为宽松。有的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相应的保留意见,这些公司当中有的连续多次针对同一个问题被提出了保留意见,但是这些公司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而这些公司也就没有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说明。有的公司在被提出了保留意见滞后,就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也没有被要求针对更换的理由进行说明。对于这一类问题应当进行及时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应当从法律的高度上来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而有关部门更需要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硬性的规定,使得公司不能够进行不规范的交易行为。

3.证监会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有限

关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方面,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其监控过程当中主要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制,还有一个就是证监会监管处罚制度。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使得信息产品所相关的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质量层面上的要求,对于证监会来说,需要向上市公司提出强制性要求,要求其财务报告应当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此外,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基础条件,对于会计信息的虚假披露者进行处罚,处罚程度与情节的轻重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当前我国证监会的监管处罚程度存在着一定的纰漏。譬如说关于监管模式上,比较消极,一般都是事后监管。而证监会往往会在上市公司真正出现问题之后,才开始进行监管,尤其是在媒体进行曝光了滞后,才开始组建相应的调查组,进入到公司当中进行相应的追查。而处罚的时效性又较弱,有的时候是在上市公司出现问题的几年滞后才开始进行处理,处理的效果显然是差强人意的。处罚过程当中,最终受罚的往往是上市公司,而并不是相应的管理层或者是问题的直接负责人,这种做法并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

4.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识别能力较低

关于信息的识别问题上,主要体现在国有上市公司当中,存在着一些小股东,在专业知识上较为缺乏,并且在信息的获取上,其处于一个弱势的地位,所以,其往往会直接受到公司盈余管理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存在着较大一部分证券分析师,其并不能够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并不能够正确地对于投资进行引导,甚至还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将市场价格地操纵作为主要的目的,对于投资者进行误导,这与市场和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需要相违背。

四、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盈余管理的滥用。新会计准则当中的诸项条文,都坚持了企业当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所以,新会计准则也在客观上保持了盈余管理的有效进行。所以,应当对于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这样一来,能够将评判能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从而加强对于公司管理行为的了解,使得信息的不对称性得到了缓解。

在这一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于股权结构的构建,这也是公司治理结构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会对于公司治理模式带来影响。主要需要针对公司当中的董事会与总经理相关制度,将其分离开来,实现权力的制衡。对于现有的董事会应当健全和完善,在董事会当中引入独立董事。与此同时,需要强化对于独立董事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并且建立健全与新会计准则相契合的体制,使得监督与管理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要增强监事会的作用,使得监事会当中的人员结构能够得到改革与完善,从而使得更多地外部利益关系人能够参与到其中来。

2.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

首先,应当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从而能够保证新会计准则之下的公允价值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具体来说,需要让职业经验比较丰富的注册会计师来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计划进行编制,编制过程当中,需要考虑到盈余管理方式当中的诸项内容,这样一来,能够在客观上显示出来注册会计师盈余管理的重要性,从客观层面上来讲,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也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过程当中的重要元素。如果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审计意见是与现实相违背的,那么就很可能带来极大的经济后果,对于这种经济后果,需要相应主体来进行承担,从而是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能够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上来。

3.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

新会计准则之下的权责发生制、关联方交易以及相应的资产重组的方法,都需要予以重视,有的上市公司将账面盈利予以提高,但是盈利质量都不能够得到包装,其中所涵盖的内容有信用标准的放宽和坏账风险的增加等诸多项目。因此,现金流量会比利润更为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应当对于上市公司予以明确地要求,使得盈利质量指标能够得到分析和披露。在财务报告当中,企业需要对于现金流量相关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说明,也使得上市公司当中的重大行为能够得到披露。

在新会计准则当中,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于债务重组收益进行规定,而不是对于原有的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用法进行沿用,而是对于债务重组的利得进行确认,将其计入到档期损益当中来。在这一前提之下,可能会存在通过评估方式,进行公允价值进行转让的行为,以至于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着差额,这一差额也被计入到了档期损益中来。所以,应当对于这一方面进行监管,其中涵盖了债务重组条件等诸项内容。

4.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识别能力

上市公司当中的盈余管理的手段有很多种,并且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如果单纯依赖于上市公司所公布出来的信息,显然不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以,对于信息使用者一方面来讲,应当将自身的素质提高到一定程度上,不断加强对于信息的分析以及风险的防范,从而将更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出来。投资者作为信息的使用者,他们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基础,对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相关的责任进行了解,也能够有效促进证券市场本身进行可持续发展,当然,这对于我们会计准则的完善也有着重要的反作用。

五、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并且伴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出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当中必然涉及到新的内容和途径。在盈余管理过程当中,上市公司与其他相关机构应当从多角度着手,加强监管,使得新会计准则之下,盈余管理能够得到科学地落实。

参考文献:

[1]许冯.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81-182.

[2]樊晓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J].时代金融旬刊,2014(1):287-287.

[3]宋世坤.新会计准则视域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107-108.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
财务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下的问题分析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