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英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如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等,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呢?
【关键词】生物;学困生;转化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出现,如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愉快教育等,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学困生呢?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学困生”转化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困生”不是绝对的,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尤其不能丢下一个 “学困生”。事实证明,“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浅谈几点“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一、唤起“学困生”自信
默逊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通常情况下,“学困生”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不抱任何期望,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总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再加上有的老师和同学对他们也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特别是在学习活动、集体活动中,他们往往不能勇于表现自己,似乎自己在各方面都不行,久而久之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生一旦没有了自信心,就会放纵自己,任其发展。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手势、板书、实物、实验、情景设计等直观形式,启发生物学困生解答较为简单的知识,并在以旧代新、以新复旧的学习中吸引初中生物学困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加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从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出发,关爱每一个学生,时时从语言、神态、动作上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多给孩子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热情的鼓励、一个支持的暗示,都能使学生平添一份激动,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强烈关爱和信任,从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参与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激发“学困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是推动学生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的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对学生来说,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得生动、活泼、有趣。
(一)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生物实验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于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课利用的好,可使学生热爱生物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细心钻研,反之,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信心和勇气。
(二)利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课无法将大自然搬入课堂,但可以将自然界某些部分以某种方式用在教学中,这样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直观性强的教具的使用使课堂变得丰富,使学生的学习不会枯燥,而且使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即使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学困生也能够通过直观教具理解教学内容,这样可使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掌握。生物学知识有的需要通过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结构,对这一内容在课堂上多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幻灯、板书、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有利于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视野,又比较容易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困生多数都不喜欢生物。我们可以利用星期六、星期日,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热爱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或者利用节假日,带他们去植物园、动物园参观。平时应尽量创造条件,多做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尊重关爱“学困生”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可见,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去,才能了解他们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真正原因,对其个别谈心,帮助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课时,多用目光关注他们,一个亲切的目光、关注的眼神或不经意的一瞥,都会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关爱,都会给他们极大的鼓舞。在课外,老师应与生物学困生经常接触,如在一起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或下下象棋、军棋,或说几句笑话,或同在伙食团吃饭等,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容易接近;教师要经常关心生物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对经济困难的初中生物学困生以适当的经济资助,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如果是学生家庭方面的原因,作为教师要及时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有一个宽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
四、坚持不懈转化“学困生”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很难一劳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工程。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总之,教师要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他们,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把赞许的语言讲给他们。使学困生都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转变,早日变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生”。
成长·读写月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