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危机事件呈现扩散速度快、局部放大效应明显、网络联动广、不可预见性强等特征,造成了校园的不稳定。面对新媒体挑战,高校管理者应牢固树立危机意识,积极构建科学、高效、灵活的网络应对机制,提升驾驭新媒体的能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危机事件;新媒体;应急管理
所谓新媒体亦即第五媒体形态,指的是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在信息科技基础之上出现的网络媒体,这种新的以网络化、数字化、语音化为特征的媒体形态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意识等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其传播方式已经成为高校危机事件产生和扩大的重要推手,从而给高校和社会带来较大冲击力。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新特征及应对难题
(一)突发性强,扩散速度快,破坏范围广,但高校危机干预机制预警滞后。
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很难预测,其具体时间、规模和影响面都无法提前预料。高校人员密集且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又相对薄弱,这些都增强了高校爆发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在新媒体平台上有关突发事件的海量信息可以即时、迅捷地发送给用户,高校一直都是舆论聚焦的热点,现实或互联网中的许多个性化、神秘性、公共性的信息极易引发蝴蝶效应而成为学生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由于对新媒体重视不够,目前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专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对网络上涉及本校或有可能引发危机的言论缺乏密切的关注,因此当危机出现苗头时,不能及时预警,高校管理人员常常措手不及很难及时掌控事态发展,不能在危机萌芽阶段就把问题解决掉。
(二)网络联动,集散快捷,局部放大效应明显,,高校危机处理人员的非专业性导致危机处理不到位。
新媒体所构筑的虚拟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试图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互动关系的真实还原。由于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学习压力,更多的来自人际、就业及情感等,同时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便会产生悲观、抑郁等消极的复杂情绪,所以,当群体或群体内的个体出现问题时,借用简短形象的敏感字眼,对原有事件进行着渲染、传递和扩散,成为形成、引发、推动高校危机发展的关键力量。
(三)从众效应强,缺乏传统道德文化的约束,应急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社会经验的欠缺,大学生对虚拟或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某些社会问题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加之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的道德功能已经逐渐弱化,同时又受到互联网的非理性情绪感染,一旦遇到机会,这种情绪会驱使他们做出一些过激的失范行为,从而引发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如今,高等学校普遍缺乏虚拟社会危机管理的预警体系,对社会更没有形成联通和开放的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不可能协调调动各方面力量,必将影响应急管理的有效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应对之道
面对新媒体迅猛发展及带来的挑战,高校管理者把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结合起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从而推动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抢占新媒体危机教育平台,抓好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建设
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给高校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新的教育路径。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管理者可以利用新兴媒体扩展自己的危机干预工作,利用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促使高校危机干预工作要多层次、全方位地主动占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的思想阵地,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搭建各种贴近教育对象的信息平台,如QQ群、飞信、微信、论坛、贴吧、BBS及网站等;将视听技术和平面文字相结合,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多维度、多层次、多特色的校园网站,主动掌控新媒体文化信息,及时为我所用。
(二)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大监管力度
新媒体的即时性可以为高校提供及时的网络舆情预警,使之及时发现和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做好相关的心理辅导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避免事态恶化。
目前,我国对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信息市场规章制度不健全;部分从事互联网监测的人员对网络随意发布的信息缺乏敏锐的嗅觉和技能,对互联网论坛、网站的监管欠缺也会导致高校危机事件的发展,矛盾的激化。因此,高校要尽快建立互联网舆情监测预警系统及针对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占领新媒体舆论阵地。
(三)加大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迅速控制事态
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做好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心理援助。在前期预警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广泛收集信息,通过新媒体作出反馈并进行正面宣传和引导;在事件发生时,要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密切关注事态发展,重点加强监测力度。校方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创建新媒体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广泛收集舆论信息,通过各种正规渠道向大学生讲明事件真相,及时公开地发布事件,表明态度,避免以讹传讹,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调动相关人员参与事件处理,从而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平息后,要建立互联网交流空间,澄清事实,平息学生的一些不满、质疑的声音,引导学生积极正面地看待群体性事件。
(四)培养新一代网络人,提高大学生新媒体素养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资讯,促进了其思想观念的更新。但是,新媒体上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也在潜移默化中弱化了大学生的是非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所以,各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和健康的人格,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律能力;加强维系互联网环境的互联网道德教育与网络伦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使大学生能正确遵循新媒体的基本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消除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隐患。因而,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道德认识,增强其自身的新媒体素养才是解决问题的治本之举。
作者简介:陈莉(1974-),女,民族:汉,河南信阳,硕士研究生,讲师,2007年毕业于河南财经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
参考文献:
[1]薛荣生,眭国荣,李慧.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大学(学术版),2010,(5).
[2]姜健,张宏,高袅.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与原因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
成长·读写月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