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萱
【关键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实践 教学思考 教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7-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课堂探究,提升数学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以问题为驱动点,找准问题切入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发展数学能力。下面笔者根据执教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的经历,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自主提问,找到思考方向
在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教师的“教”上,而不是放在启发学生的“学”上,导致数学课堂生硬粗暴,学生失去探究兴趣,课堂效率低下甚至无效。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提升数学思维。有基于此,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找”与“想”上,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深入理解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和外延。
教学时笔者先出示长方体,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棱、面和顶点),并让学生针对这一重点内容寻找自己的疑惑所在,然后提问:你对长方体各部分有什么疑问?学生根据自己对这种图形的初步认知,结合已有的经验,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有几条棱?有几个顶点?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有大小相等的面和长短相等的棱吗?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使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清晰的思考方向。据此,笔者带领学生借助手中的长方体,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展开探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到下列表格中。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笔者根据学生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整合,列出学习报告单(如表1),学生对照这一份学习单,就能明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理解,为下一步学习和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操作,提高操作实效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处在萌芽阶段。因此,教师要设置有效的问题,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操作实效,将数学思考融入操作实践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操作:请大家根据学具,自主制作一个长方体。此时出现了学生制作长方体的速度相当慢的问题。其实,制作长方体的关键,是要知道长方体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来打开学生的思维:在这些学具中有很多小棒,如何选择小棒快速做出一个长方体呢?这就是问题的切入口。基于这个问题,学生立刻展开有序操作。笔者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要求大家比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发现,挑选出相同长度的4条棱,然后进行组合制作,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制作的时间,让长方体的制作过程变得更为快捷。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快速搭建长方体的框架,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是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并且有6个面,每两个面都是相对的,也是相等的。
这样教学,笔者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对“如何才能快速制作出长方体”这个问题的切入,让学生有效地复习了棱的长度相等的特点,对长方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突破定势,发挥数学想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混淆知识点,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教师要巧妙设置问题,找准切入口,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明辨是非,提高想象能力以及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例如,学习本课内容的难点是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但这个内容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还是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更有效呢?很显然,让学生进行自主感受肯定会更为有效。为此,笔者制作了一个长方体的模型,然后让学生观察并想象:大家看,现在老师拿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还能想象这条棱的长度吗?为什么?学生认为,拿掉一条棱、两条棱都可以想象到另外一条棱的长度,因为长方体棱的长度都是相等的。如果再拿掉一条棱呢?最少要保留几条棱,才能想象长方体的大小?
以上教学,有效规避了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至少要剩下哪几条棱,才能想象长方体的大小”这个问题入手,让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有层次,大大提升了思维能力。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