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亮
【关键词】真实课堂 教学现象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3-02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要做到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真实的课以“真”为前提,是师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真心实意的交流互动。它或有缺憾但值得反思,或需重建但清新怡人。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却发现了一些违背“真实”的教学现象。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
【片断一】奖品,得而复失?
在一年级的某节数学课上,一个学生的发言很精彩,老师非常高兴,像魔法师一样变出一块巧克力糖,说:“你说得太好了,奖励你一个巧克力糖!”此举立即引起轰动,学生回答问题更加积极,学习热情更加高涨,巧克力糖发了一个又一个。下课了,得到奖品的学生面带喜悦,但还未来得及品尝,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老师说:“同学们,把你们的巧克力糖交给我,换一朵小红花,好不好?”见几个小朋友面带为难之色,迟疑不决。老师又说:“看哪个小朋友最懂事、最听话!”陆续的,学生们恋恋不舍地交出了巧克力糖……他们失望的神态和无奈的目光久久萦绕在笔者脑中,笔者去寻问原由,这位教师的回答令人诧异:“这节课是试教课,巧克力糖要留到正式上公开课用。”
【思考和改进】
新课改让教师们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不能以欺骗学生的感情作为代价。无论是家常课、试教课还是公开课,学生们用一颗颗纯洁的心对待老师,从不会因教师、场合、时间或教学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作为教师,也应该真诚、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一嗔都会牵动着学生丰富而敏感的心,甚至还会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教师的评价不应带有功利性,对学生的表扬或奖品应是发自教师内心的、充满诚意的鼓励,让学生感受期望、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笔者认为,奖励应在精神层面,不宜用物质奖励,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低年级教学中,用小红花、五角星等作为奖品,在遇到精彩发言时,笔者当场给他(她)一个热情的拥抱或一次正式的握手……课后,学生们把小红花精心地收集起来,因为每10朵小红花可兑换1朵老师亲手制作的大红花,放学路上佩戴在胸前,无比自豪。另外有了10朵大红花,笔者就发一份电子“喜报”给家长,并把“喜报”传到班级网页上。这样的奖励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对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有益处。
【片断二】探究,心照不宣?
某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顶点、面、棱长概念定义后,教师设计了两项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活动一: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给长方体拍照。讨论: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怎样看到最多的面?学生兴奋至极,拿着照相机左拍一张、右拍一张、上拍一张、侧拍一张……再用数据线与电脑连接,观察图片,比较看到的面的多少。活动二: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讨论:长方体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点?活动时学生们配合“默契”,由组长“挑大梁”:操作、指挥、发言、汇报,而组员们有的附和、人云亦云;有的观望、滥竽充数;有的神游、落得轻松。
【思考和改进】
有效的操作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体验、积累经验、养成创新意识。但课堂热闹了、学生动手了,就是探究吗?就能有新的发现吗?用照相机拍摄所得到的图片和用眼睛观察所看的图像,其实是一样的。“活动一”看似新鲜,实则流于形式;表面是激趣,却费时耗力。“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三个面”,这是学生在三年级“观察物体”中初步获得的已有经验,这里,教师只要把长方体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便能轻松获得结论。
“活动二”的内容虽然是教材上的明确要求。但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没有加以指导和分步骤实施,不但长方体的特征获取十分零碎、缺乏系统性,也不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这种老师习以为常、学生心照不宣的合作探究方式,会养成学生学习懒惰、坐享其成的坏习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可见,数学课堂应以思维为核心,以独立思考为主线,让学生在思考中活动、在探究中交流。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采用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1.猜想验证——探究面的特征。(1)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怎样有序地数?(2)猜一猜。面有什么特征?怎样验证?通过“数一数”,让学生感悟“有序”的思维方式。“先猜想、再验证”,由长方形的特征推理得出长方体的面的特征,让新旧知识取得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拼装推理——发现棱的特征。(1)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怎样数才能不重复不遗漏?(2)出示学具:4根8cm的蓝色小棒、6根5cm的红色小棒、4根4cm白色小棒、12根3cm的黄色小棒。先独立思考,怎样选小棒?再拼一个长方体框架。(3)你发现了棱的特征了吗?(4)你能用推理的方法证明你的发现吗?小棒的长度、颜色、数量是有意识的预设,活动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是让他们体验发现:颜色相同的小棒长度也相同,放在相对的位置才能拼装成一个长方体,即棱的特征。用长方形对边的特征加以推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片段三】实验,完美无缺?
某教师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做实验,探索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学生实验之后,进行汇报。第一个学生汇报:“我们组用圆锥去盛满米,往和它等底面积等高的圆柱里倒,倒了三次,正好倒满。”第二个学生汇报:“我们往圆柱里盛满米,往圆锥里倒,倒了三次,正好倒完。”教师评价:“很好!通过实验,说明圆锥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面积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师总结:大家通过实验探究出了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关系,真了不起!
【思考和改进】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验,获取规律,在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同时,更要教会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为实验而实验,让学生迎合老师,准确无误地说出实验规律或操作结果,看似完美无缺,却后患无穷,这种做法不但毫无意义,反而会让学生养成虚伪、势利等不良品性。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操作过程,鼓励他们说出实验得出的真实的结果,客观面对实验误差,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笔者听过另一位老师执教此课,值得借鉴。实验后,学生汇报。一个学生说:“我们组用圆锥去盛满米,往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倒了三次,正好倒满。”老师问:“是吗?请你们上讲台演示一下。”学生在讲台上实验,发现圆柱没有满。老师追问:“为什么不满呢?”学生回答:“可能是用手拿圆锥(纸做的)时,捏变形了,米就少了。”老师评价:“你很善于观察和总结!”生:“有可能用圆锥盛米后,再刮去多余的米时,操作不准确,反而把米压紧了。”教师小结:“同学们在做实验的时候虽然都很认真,但实验中难免有误差,在汇报实验结果时要实事求是。”如此,学生们不但知道了允许实验存在误差,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说真话、做真人的道理。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小学数学双基教学的当代理解和校本研究》(批准号:C-a/2011/02/22)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