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仁白音
摘 要: 蒙语文作为内蒙古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为今后更加专业、系统地学习蒙语文奠定基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蒙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水平,采取汉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蒙语文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蒙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小学蒙语文 汉语文教学 教学思考
一、小学蒙语文授课中采用汉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是提升蒙语文教学水平的主要途径
受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许多蒙古族的小学生在学习蒙语语言中都会或多或少遇到这种情况:缺乏良好的蒙语交流环境、小学蒙语文学习吃力、蒙语学习兴趣不高等。蒙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仅对小学办学水平有一定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开展。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当前蒙语文授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蒙语文授课质量。在蒙语文授课中融入汉语文教学,开展特色化的蒙汉“双语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育和语言塑造有着积极影响。
2.是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蒙语文学科的内容相对广泛,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生活气息,蒙语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对自然生活的客观写照和真实反映。但是在蒙语文授课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往往人为统一教学方法和教学答案,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这种教学模式不得到改变,就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降低。通过将汉语文教学引入到蒙古语授课当中,能够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通过汉语文的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小学生能够自由讨论,提升对蒙古语教学的热爱,实现综合性、全面化的发展。
二、蒙语文授课中应用汉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1.部分学生家长对母语文教学现状表示担忧
在小学蒙语文授课上采用汉语文教学,虽然能够凸显汉语强大的社会交际能力,但是变相增加了小学生学习蒙语文的压力。尤其是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对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加,并且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上给予了政策倾斜,给许多人不重视蒙语文教学的影响,引起了部分教师和家长的担忧。除此之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智力发育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小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的课业知识,还要同时学习汉语和蒙语两种语言课程,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在“双语教学”的大环境下协调好蒙语文和汉语文教学的平衡关系,成为当前蒙语文授课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学生蒙语学习积极,但是效果不够理想。
学生对母语文学习的态度和看法主要有:同学们都非常希望学习蒙古语文,但每周只有几节蒙语文课,其他课都用汉语上,学习母语文的机会太少。现在很多同学用母语阅读都困难,时间一长就更不愿意学习母语文。同时,学生们反映可读的蒙文书籍少,建议学校和老师提供更多的蒙汉双语读物。也有学生反映蒙古语文老师教学水平不高,蒙语文课时太少。还有学生反映家长觉得将来找工作作用不大,不让学习母语。
三、蒙语文授课中运用汉语文教学的优化措施
1.注重汉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汉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觉地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蒙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蒙语文能力与修养。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有了速读作基础,能促进广泛浏览。广泛浏览,能拓宽阅读范围,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2.增强汉语文教学的活动性
汉语文知识不仅充满了对真理的探索、对美的追求和对善的向往,而且充满了强烈的人文性。即便是应用文,也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商业信誉、契约关系、法律关系等,反映着人们之间的各种社会交往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等。因此,好的文章都是对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内容和相互关系的真实反映。这就告诉我们,在汉语文教学中要创造从事各种活动的大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达到心灵的净化、情感的升华和人格的完善。要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活动,走向社会大课堂。如春游,参与社会调查,教育调查,关心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交友,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在无限宽广、美好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大氛围中,使学生经受锻炼,培养各种能力、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加·奥其尔巴特.巴州蒙古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13(03):131-133.
[2]张军梅,石志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15(14):164-165.
[3]马文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04):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