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要:道德需要是德育活动的一种前提性要求,是确保德育有效性的基础。忽视道德需要,就很难唤起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道德行动。本文结合教育实践中所遇到的挑战,试图以学生的道德需要为视角,从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活动的形式以及德育方法的转变等方面探索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道德需求;德育活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3-027-1
一、德育活动中要有“人”
学校开展一项纪念活动,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前后有三个领导讲话,两个学生代表发言,还有一个宣誓仪式,花了两个多小时,发言内容差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活动之后,我感到收获很少。(学生发言摘要)
当下学校许多德育活动说教成分过大,形式主义严重。对搞什么活动想的较多,为什么搞活动追问的少,更少反思活动的价值、目标、意义和最终效果如何。学生成了德育活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远离了德育活动应追求的目标——提升学生个体生命的质量和幸福生活能力。该校组织的纪念活动,在形式的选择上未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宣讲的内容偏多,如果能采取图片展览、学生演讲等形式,或许效果会更好。
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考虑活动背后要达到的目标,活动形式要服务于内容并努力契合学生的兴趣与喜好,力求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多选择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去组织活动,贴近学生的成长需要,不能忘了搞活动的初衷。学校可以模拟某种社会问题情景,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问题辩论,让学生在矛盾和冲突的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选择,促使他们在多重选择中,去思考并决定应该如何做?使他们能从自己的心理需求与实际出发自主地决定并以自己的方式吸收、消化它。
真正有效的德育活动并不一定要搞得轰轰烈烈,不是一次次“催人泪下”的作秀,而是在一次次真实的、常态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的需要,在不知不觉时彼此学习,在情不自禁时互相感染,达成我们的教育目的。
二、德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
学校有时组织我们听报告,各种主题都有,经常是领导在台上滔滔不绝,激情四射,内容大都是老师说的“主旋律”,一听就知道又要给我们讲道理了,很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是很大,台下很多同学在看书,听进去的人不多,我们想听的很少听到!不听又不行,一坐一下午!(学生发言摘要)
我们总是试图把自己认为“健康的”、“好的”信息灌输给学生,但学生往往并不领情,我们时常会强调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幸福考虑的,是为孩子将来生活做准备的,试问,当下生活不幸福,谁能保证将来生活幸福?大学生伤熊事件、室友投毒事件,追究起来与我们早期教育时的“好心”是否有关联?
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疏离是目前学校德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世界的独特性缺乏应有的关照。因此,学校要重视学生的真实的生活体验,因为它与学生的道德成长是紧密相通的,道德源于生活又内在于生活。学校在选择德育教育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让学生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体验、去认同、去评判。学校可以将无力回答真实问题作为话题,放手让学生讨论:中学生谈恋爱该不该管?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学校应不应该统一要求着校服?针对类似问题,我们没有必要将它裹藏起来,或回避。其实,那样做是无效的。
学校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要坚持真实性原则,不能人为地创造虚假情景,学校可以在校内阻止学生接触那些所谓的“非道德规范”,但是,学校无法阻止学生在校外获取,与其这样,我们不如主动去指导学生通过比较与鉴别,辨清是非,澄清学生容易混淆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三、德育方法要适时转换:“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我们有的老师好像不会笑,整天脸冷冷的,老师与我们交流,有时显得很不耐烦,我们面对老师,常常处于“仰视”状态,我有苦恼时,宁愿藏在心里也不会找老师去说。(学生发言摘要)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与我们的管理方式是分不开来的。现在的学校管理侧重于管束,过分强化“外铄”,忽视“内化”,追求“立竿见影”的灌输,喜欢用“显微镜”、“放大镜”观察学生一言一行,用统一的标杆来要求学生,津津乐道标准化管理,见分不见人,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亲情的需求,师生之间只有“授与受”的关系,而缺乏“情与情”层面的交流,真实沟通无法建立,学校稳定了,学生老实了,但学生成长的愉悦感无法体会了,造成孩子精神萎缩,激情衰颓。二是我们许多老师德育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许多老师很少涉猎专业以外的有关德育管理方面书籍,对当下学生的心理状况,成长规律与特点关注不够。知识面狭窄,既不懂“云计算”,也不知“大数据”,很难适应“后喻时代”的育人要求,遇到问题,凭借老经验去处理,导致工作缺乏针对性。
因此,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一是要与时俱进,转变育人理念。现在在校生都是90年后出生的子女,他们个性很强,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在校比例也在增多,学生受教育的大环境愈来愈复杂,他们的信念、价值观、信仰、生活条件、理想以及生活方式呈现复杂性、多元性,教师已不能再用简单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来评价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二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接纳和赏识学生,始终把学生看作是独特的人,要明确教师是引导者更是朋友和伙伴。教师要试着脱去身上无形的“外壳”,展示出自身有血有肉的一面,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有真实感,觉得老师可敬可爱。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各自向对方敞开自己独特一面,并从对方生活经验中获得启示,学生也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三是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水平,培养自己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在教育实践中学会反思,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思考解决办法,学会用智慧科学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凭着老经验应对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