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然(1、赤峰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2、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2)
城市化已成为世界趋势,2015年1月26日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东亚变化中的城市图景:度量十年的空间增长》表明:东亚地区城市扩张刚刚开始,快速城市化是东亚面临的挑战。报告指出,2000年至2010年间东亚地区有近2亿人迁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速度10年间平均增长率达到3%。这一速度大大快于欧洲,在欧洲,相同数目的人口实现城市化用了50多年时间。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资料表明:东亚地区有869个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中国城市。预计2025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达到9.25亿人,到2030年将突破10亿人,此时将有70%的人居住在城市。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我国原有城市群加速扩张,升级为世界级城市群,在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双重作用下,新的城市群将会不断地产生。同时,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及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成为带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目前,我国城市群涵盖已基本建成的10个、正在建设的14个和潜在形成的7个。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的城市群将不断出现,尤其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群的出现是在市场作用下以及在国家规划指导下渐趋形成的。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反映(顾朝林,2011),那些不顾客观事实恣意因城市群而城市群,是城市群发展的一大误区,是城市群泛化的表现,背离于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将不利于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合理有序的流动。城市固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产业为城市的内源动力,产业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作用于城市这个“点”上,优化了区域城市的产业布局,促使区域城市在“线域”上的扩展,“点”与“线”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及相互协同,引致城市在“面域”上的出现,“面域”上的区域城市是区域性城市群空间架构的主体。所以,产业是城市及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为城市及城市群空间扩张做好准备,合理的产业布局与优化的产业结构确保经济高效的城市及城市群的产生,从而避免城市及城市群碎片化现象的出现。诚然,城市化(城镇化)和城市群是实践的产物。
表1 赤峰与内蒙古东部各城市的经济距离(2012)
表2 赤峰与内蒙古东部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和场强(2012年)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实践的结果。城市群理论的发展对城市化及城市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就蒙东城市群的提出而言,目前有一定的争议或异议。主要集中于:空间上讲蒙东城市群是否合理?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哪一个?在地域空间上哪一个城市可以统领蒙东地区建立真正意义的城市群?城市与城市之间是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产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是否趋同?蒙东城市群是否具备可操作性?等。基于这些疑问有必要对所谓的蒙东城市群进行必要的论证。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本文提出来两大假设:第一假设蒙东城市群存在,第二假设蒙东城市群以赤峰市为中心。以内蒙古赤峰为中心城市,可以计算蒙东城市群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公式为:
其中公式中:E为经济距离;D为公里距离:α,β分别为修正权数。本文对城市群经济距离的测算主要采用高汝熹等人的测度方法。以公里距离为基础,通过两次修正得到经济距离。α为第一次修正权数(通勤距离修正权数),其取值有城市间交通运输状况决定,由于考察各市之间的交通运输方式均为汽车。因此在模型计算时均取值α=0.7。β为第二次修正权数(经济落差修正权数),其取值由被考察城市与核心城市的人均GDP之比决定。当比值不小于0.7时,取β=0.8;当比值小于0.45时,取β=1.2,当比值在0.45~0.7之间时,取β=1.0。
表3 经济联系强度与场强矩阵
以赤峰市为中心城市,计算蒙东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和场强,经济联系强调模型和场强模型表达公示为:
通过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可知,内蒙古自治区地级以上城市有9个,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通辽、呼伦贝尔、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下辖的县级城市有11个分别是霍林郭勒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丰镇市、二连浩特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和阿尔山市。由此可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城市有: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霍林郭勒市、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二连浩特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和阿尔山市。这也就圈定了蒙东城市群的城市范畴。在城市样本截取中,需从以上城市选取。
本文在论述中所选取的样本城市为: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及乌兰浩特市、满洲里市、锡林浩特市和二连浩特市。其中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属于地市级城市,而锡林浩特市和乌兰浩特市分别为锡林郭勒盟与兴安盟的盟委所在城市属于县级城市序列,尽管满洲里市和二连浩特市也属于县级城市,但是他们为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单列市且都属于边境口岸城市,纳入研究体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通过表1可以看出,赤峰市与满洲里市的经济距离最远是932.96km,其次是呼伦贝尔市为809.2km。赤峰市与通辽市的经济距离最近也为221.76km。若将这一区域建立以赤峰市为中心的经济圈层,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圈层,第一圈层可以设定为通辽市和锡林浩特市,第二圈层乌兰浩特市和二连浩特市,第三圈层为呼伦贝尔市和满洲里市。经济辐射力和影响力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所以从经济距离的角度来说,以赤峰为中心城市带动蒙东城市群显然带动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赤峰缺乏带动周边城市的核心驱动力。因此这一核心城市对于所谓的蒙东城市群来说意义不大。也可以讲以赤峰为中心城市所构建的蒙东城市群缺乏必要的依据。
从表2和表3可看出,赤峰市与通辽市的经济联系强度比较大,是本表中联系强度最大的数,值为11.08。其次是锡林浩特市为0.209。说明随着经济距离的逐渐增加,赤峰市与其他各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呈现显著的逐渐递减的趋势。从场强的角度看,赤峰市与通辽的场强最高为0.05。
城市与城市不是密闭的经济体,而是一个相互之间有联系的经济综合体。城市与城市之间要进行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换或流动。也就是每一个城市在一个地区内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邻近区域和许多城市都有着紧密联系(崔功豪,2010)。这也就是陆大道院士提出的“有一个流的空间”,每个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频繁的流动(姚士谋、陈振光、叶高斌、陈维肖,2015)。因此,城市群是城市及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镇之间、城镇与城镇之间彼此相互联系较密切,且与外部城市和城镇之间也不是孤立封闭的。城市群内部诸要素联系密切是城市和城镇发展内生增长的源动力,城市群与外部城市及城镇联系广泛,为城市群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有助于区域经济发展。
从空间联系测度的角度看,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城市仅为单一线性的城市,城市与城市空间距离的可达性,城镇的密集性,城市与城市的关联性,城镇之间的协同性等,是蒙东城市群先天不具备形成城市群的主要因素。决定了内蒙古东部地区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城市群的形成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实践发展中逐渐演化的产物,是以客观事实为基本前提的,主观臆造则有悖于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蒙东城市群的提法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但这并不代表内蒙古东部地区就没有形成城市群的条件,相反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城市已具有形成城市群的潜质,只是这一城市群的落脚点在哪里的问题,城市群再造是以客观依据为基本逻辑前提的。
就内蒙古东部城市来说难以形成所谓的蒙东城市群,但是外部经济内部化可以促使内蒙东部地区形成城市群。这点与中央城镇化会议所提出的“在市场引导下和国家规划下,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城市群”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对这一区域的城市群进行如下展望:第一种方案按着经济协作区和城镇化政策区予以规划,赤峰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阜新市、锦州市和葫芦岛市构建辽蒙城市群,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并入哈长城市群。第二种方案按着首都功能疏解的要求,建立京北城市群,主要城市有承德市、赤峰市、锡林浩特市(锡林郭勒盟)、通辽市与辽宁西部的朝阳市、阜新市、锦州市和葫芦岛市,乌兰浩特市和呼伦贝尔市并入哈长城市群。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的城市群将不断的涌现,中国正北方需要形成一个完备的城市群来支撑中国正北方区域经济的向纵深发展。这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所要继续实施的“西移北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体现。
1.宁越敏,张凡.关于城市群研究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12(1)
2.姚士谋,陈振光,叶高斌,陈维肖.中国城市群基本概念的再认知[J].城市观察.2015(1)
3.姚士谋等.中国的城市群[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4.姜博,赵映慧.辽中城市群空间联系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5.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6.王娟.中国城市群演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7.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5)
8.姚士谋,陈振光,叶高斌,陈维肖.中国城市群基本概念的再认知[J].城市观察,2015(1)
9.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