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对比点 模糊点 忽略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13-01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省时省力又便于操作。但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所有的提问都是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有效提问。教师只有问在“点”上,才能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思考探究,才能产生教师预设之外的精彩。
一、问在“对比点”上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出于表达的需要,常常会采取对比的方式,或是人物形象对比,或是环境描写对比等,这些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理冲击,在教学时,教师可就这些“对比点”展开提问,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激起人们对祥子悲惨遭遇的同情,作者特意选择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这个特定时间的工作情况来表现,对比强烈,发人深思。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这个对比点进行提问:“祥子在烈日下工作的情形是怎样的?祥子在暴雨下又是如何拉车的?请画出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展开对比阅读。”在这样的问题引领下,让学生从“柳叶打卷”“柳枝低垂”“马路发着白光”“便道飞起灰沙阵”“柏油路被晒化”“喘不过气来”“刺目、难听、腥臭味”这些词语的描写中真切地感受到“烈日”的“烈”,再从“雨星—雨点—雨道”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暴雨的“暴”,两相对比,学生便对祥子的处境有了深刻的感触和体会。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主要就文本中的“对比点”进行提问,有效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于祥子“风雨无阻”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无奈以及为了生计奔波的心情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这样一来,学生就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不会再简单停留在祥子“傻”的表面认识上,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问在“模糊点”上
所谓“模糊点”就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似懂非懂的地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或者生活阅历所限,对于课文的理解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从模糊点出发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孔乙己》一文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为结尾。学生在读完课文以后,对于孔乙己的结局仍旧弄不明白。有学生认为孔乙己死了,有学生认为孔乙己没死。在教学时,笔者从这个模糊的语言描述出发进行提问:“你认为孔乙己死了吗?理由是什么?”有学生从孔乙己的身份地位,以及人们对待孔乙己的态度的角度回答:“像孔乙己这样一个没有地位的人,不管是死是活都不会有人关注,也无人知道,‘大约死了就是一个很好的解释。”有学生认为:“从掌柜在年关、第二年端午前后提起孔乙己没还钱,到中秋不再提起说明孔乙己的确死了。”
在上述课例中,教师主要就课文语言的模糊点进行提问,问题引发了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不仅对孔乙己的结局有了一个合理合情的解释,对封建时代底层人民的命运也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与体会。
三、问在“忽略点”上
“忽略点”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忽略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地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这些文章很经典,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往往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就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地方进行提问,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故乡》课文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一次是“我”听母亲说闰土要来的时候,一次是“我”在朦胧中眼前又浮现了一幅这样的情景。作者这样描写自然是有其用意的,并不是真正地忘记了或重复了。但是,学生在阅读时,却往往对这样的环境描写视而不见,也就更不可能深刻领会这句话的内涵。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就这处被学生忽略的地方进行提问:“‘深蓝的天空中挂着……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似乎有些重复,我们删掉其中一个可以吗?”这样的提问很容易使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又恰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学生会再次走进文本,对这句话进行审视与思考。通过审视与思考,学生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这两处描写缺一不可:第一处,在“我”听到母亲说闰土要来时眼前浮现这些画面,是因为“我”对童年生活很怀念以及听到闰土要来很兴奋。第二处描写则是表现了“我”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新生活的渴望。
在学生探究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如能就学生的“忽略点”提问,可以增强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使阅读教学变得更精彩。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供教师选择的提问点还有许多,如关键点、疑难点、矛盾点、迁移点等,教师只有扣“点”提问,才能使课堂提问犹如一盏明灯,为学生照亮思考和前进的方向,进而演绎出阅读教学的无限精彩。(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