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2015-12-23 01:25张秀丽
魅力中国 2015年17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张秀丽

摘要: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良好的朗读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文知识,也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能力 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学生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侧重点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语文教学中,可以提升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主动去理解语文知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手段非常单一,学生甚至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一种排斥心理。小学语文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文章的理解,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可以推敲个别字词的含义,掌握词汇的感情色彩。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掌握作者的情感,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预防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符合新课改教育发展趋势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小学生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试教育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中非常被动,思想也受到束缚。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能力,提升了学习的自主性。

(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傳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不能主动思考。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探求的欲望,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语文学习中实现个性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教学,可以确保教学活动有序的开展。通过朗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在亢教学中,应该融入朗读,创新教学方法,使小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小学生在朗读中的作用,积极的参与到朗读比赛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组内的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朗读,使小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朗读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合理的采用兴趣导入的方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的精力保持集中。在小学中,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本让学生朗读,在课堂上积极的开展朗读学习和自主学习,从而使小学生在朗读中获得快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兴趣导入的方式,在《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朗读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校园,感受校园的秋景,这样学生在朗读这篇文章中会产生共鸣。

(三)明确目标,提升朗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朗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在朗读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朗读中抓住重点,控制好朗读教学的进度。在进行朗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美好的品质,受到文章的感染。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使小学生在目标的驱使下朗读文章,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四)教师进行范读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强,所以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范读。通过教师的示范,可以纠正小学生不正确的发音,小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教师有感情得到朗读,渐渐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应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朗读能力。例如在《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文章中,这是一篇书信格式的文章,其情感表达的方式非常质朴但是强烈,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教师在朗读中通过不同的语气,表达或期待、或悲痛的情绪。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感受到战争的残忍。学生通过教师优美的声音,可以感受到朗读的魅力,并且模仿教师朗读。

(五)扩充朗读时间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朗读环节,将朗读环节作为课题重点环节。在语文课堂上合理的进行朗读环节的安排,布置好朗读任务。在语文课堂上,不是教师灌输的知识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教师应该将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自主发挥,提升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父亲的菜园》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求学生课前对这篇课文进行预习,达到熟读,在课堂上进行趣味性朗读。教师对学生不正确的发音纠正,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与思考结合

在进行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还要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内涵。学生只有明确了文章的内涵,才能更加投入的朗读。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中,教师仅仅让学生朗读还不够,要让学生对课文表达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视频和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观看白杨笔直的形态,让学生感受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学生在朗读文章时,眼前可以浮现白杨坚韧不拔的品格,在朗读文章后,学生对白杨会产生赞叹和尊敬。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朗读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环节,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模仿,通过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树新.谈怎样利用朗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才智,2014(24):98+100.

[2]吴兴荣,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一些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118-119.

[3]单秀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97。

[4]郑晴.语文不厌反复读——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初探[J].名师在线,2014(22):68- 69.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