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霞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
——基于传播学和信息论理论
程秀霞
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符号的传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网络技术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一种新的途径与方式。为了研究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提升传播效果,从传播学和信息论角度,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模式构成基本要素特点,遵循开放性、系统性、互动性原则,从提高信源的信度、增强信宿的有效接受、提升信息的价值度、丰富信道的多样化、发挥环境的涵化功能等五个方面提出优化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具体措施,以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信息价值度;信息多样化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信息传播过程的教育过程,就是信息流动的人际交往过程[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符号的传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一种新的途径与方式,结合传播学和信息论原理,建立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运用网络传播理论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网络素养等的教育传播。见图1。
图1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
信源对应着信息发出者,是传播和教育的主体;编码器对应着教育者按照社会要求,制定教育目标、计划和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转化为网络平台传播的超文本多媒体信息的过程;信道对应着网络环境,指多形式、多渠道的网络技术平台;译码器对应着受教育者注意、理解、接受教育信息的过程;信宿对应着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对应着信息;反馈对应着受教育者接收教育信息的结果,及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的行为,即外化;噪音指网络特点造成的对教育信息传播的干扰;环境的优劣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就是信源(教育者)把需要传递的教育信息经过编码,加工成信号系统,在多种网络技术平台上与信宿(受教育者)进行传播、交流、反馈、互动的过程[2]。
2.1教育者(信源、编码器)的主导性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育信息的来源——信源,依据受众的反馈意见,分析受众的需求和思想发展水平,制定传播目标和传播策略,采集、鉴别、选择、加工、传播和控制信息[3]。教育者处于主导、主控地位,教育者传播什么内容的信息、传播多少、怎样传播,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认识能力、思想水平、信息素养等因素,特别是编码能力,影响着对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加工与处理,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传播信息的接受。
编码是教育者将内容、意义、信息转化成形式、符号等信号的过程,是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编译,是把关行为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网络传媒的新特点,教育者不能仅把简单的文字内容上传到网络上,而要将教育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制作成让受教育者愿意接受的信号。
2.2信息的多媒体化
信息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传递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方面。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时代性要求,贴近受教育者实际,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网络信息有着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多媒体组合的传播方式和超文本的组织形式,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动静皆有、灵活多样,既生动准确地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吸引着受教育者广泛接受,成为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食粮”。
2.3信道的技术性
信道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交流的通道,网络媒体有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个性化,信息传播的海量化、迅捷性,交流方式的双向性、共享性,传播手段的信息化、多媒体化,传播区域的多边性、灵活性等特征。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传播信息的渠道、手段、工具、技术多样,在新媒体、自媒体时代,包括了如静态网页、BBS论坛、博客、QQ、微博、微信等各种途径,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信息形式,选择不同的传播途径。
2.4受教育者(信宿、译码器)的主体性
信宿是信息内容的接收者、符号的解码者,也是信息的反馈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被教育对象接受、内化,并成为个人的价值观点、思想理念,整个教育活动才算成功。受教育者在教育接受过程中,受其接受动机心理特征、个性表现影响,发挥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主体选择的功能。
译码是将符号还原为信息或意义的过程,这很大程度上受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和接受心理的影响。一种信息最终得到的反馈是正还是负,取决于“信息解码”,取决于对信息的理解、意见和评论,意见领袖起到重要作用,他能够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理解,进行网络舆论引导。
2.5噪音的多元化
噪音指在网络上传播的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开放互动的网络社区空间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载体,但网络信息超载、冗余甚至污染影响到学生正常的认知活动,导致思维认识上“碎片化”、无序化,“快餐”式的信息获取使学生难以深刻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内化整合,无法形成系统和富有逻辑性的认知结构,学生过度的沉迷于网络娱乐、消费和网络虚拟社交,影响学生对非娱乐信息的接受力及现实交往能力的提升,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鼓吹所谓绝对民主等不良和错误思想导致学生难以建立明确的思想道德价值标准[4]。
2.6反馈的及时性
反馈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信息后所作出的反应,教育者依据反馈,及时调整教育信息的输出,并对下一次教育活动进行改进,体现传播过程的双向性、互动性。网络的互通快捷使反馈更加及时、方便、高效,BBS、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工具建立了信息交流的平台,转发、评论、跟贴、点赞、邮件互动等方式丰富了反馈的形式,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触角与涉及范围。
2.7环境的开放性
环境是指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程和效果的氛围,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外在的宏观环境以及网络道德、网络人际关系、网络心理等内在的微观环境。良好的环境有助于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而网络拟态环境传播的广泛化、构建主体的多元化、控制主体的大众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中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
3.1开放性原则
互联网精神体现的是“开放、平等、分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传播是多向性的、非线性的,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社会上的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影响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又通过教育主体以及网络媒体流向社会,净化、引导社会发展方向[5]。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不断地通过网络平台、网络社区和网络文化等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维持自身协调和平衡。
3.2系统性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部是个大系统工作,其构成基本要素、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既发挥各自功能,又协调发展,它不是一次性的单线性传播,受教育者通过主体作用发挥在对信息进行内化整合和外化践行时,对教育者予以反馈,教育者及时作出调整,形成了系统的回路,循环发展[6]。
3.3互动性原则
互动虚拟的网络空间,交互式、互动性的网络生存方式,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交往平台,双方在网络学堂、网络课堂、在线学习中交流思想、信息、情感,利用BBS、QQ、网络电话、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实时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教育者失去了掌控信息资源的垄断权和优先权,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平等互动关系。
4.1提高信源的信度
首先,提升教育者的理论修养。教育者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运用马列思想去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深化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身政治甄别能力和敏锐性,利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武器帮助学生对抗西方文化的 入侵。
其次,提高教育者的信息能力和媒介素养。教育者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丰富的信息知识、良好的信息道德和较强的信息能力。要有良好媒介素养,了解网络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理解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检索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善于将网络上的新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识有机结合,创作并传播适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不断给受教育者以新的知识信息思维和视野,自觉抵制各种负面信息,传递健康的信息知识。
再次,提高教育者的信息传播技能。传播策略不同会获得不同的传播效果。一是“润物细无声”策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价值渗透到虚拟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上网浏览信息等非课堂网络学习中去,渗透到网络社区的互动交流、舆论引导中去,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二是以“正面宣传”为主策略。三是一面传播与两面传播,应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学历层次等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一面传播或两面传播。四是情理交融,“情”是指通过现实情境和真实感受来打动人、感染人,“理”是指客观公正地讲道理、列事实,将二者适时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后,增强教育者网络传播“把关”水平。把关不仅仅是简单地对信息进行“过滤”,而是对信息再次加工,对信息内容进行把关。在搜集、加工、审核信息时,教育者要对良莠混杂、虚实相交的信息进行客观的认知和合理的评价,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过滤、整合、加工和传输,提高传播信息质量。
4.2增强信宿的有效接受
首先,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关键看受教育者是否对教育者发出的信息有所理解、有所收获、有所反应、有所行动,这与受众的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在内的选择性心理和受众的个体差异、心理需求、动机等有关。教育者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传输适合的教育信息内容。二是研究受教育者不同的动机、需要、心理、行为等[7],将教育目标的统一性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发展诉求有机结合。三是引导学生心理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体贴入微的关怀、细致周到的关心,让学生从心底觉得教育者是“自己人”,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面对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开阔眼界的同时,也容易在信息中迷失自己。教育者一是开展网络法制教育、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网络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8]。二是培养学生选择、运用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筛选信息、判断信息、分析鉴别和处理信息。三是开展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四是提高学生信息“自滤”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创立一个“中心”,吸引受众以弘扬正能量。
4.3提升信息的价值度
首先,传递具有价值性的信息。对学生教育传播的内容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主流意识形态,要时刻与党中央精神保持一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其次,设计契合受众需求的信息。大学生上网主要有满足求知、求客观、求新、休闲娱乐、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等心理需求[9]。可针对这些心理需要,策划、设计、加工教育信息。如为了满足休闲娱乐心理需求,可以打造理论版的游戏平台,或者将理论教育融入到文化娱乐中,渗透到网络音乐、视频、游戏、微电影、微视频中,寓教于乐。
最后,设置引导大众关注教育的信息。媒介在设定公众议程上具有强大的效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选定的话题和议题的议程。一是重视议程维度的精选与设置。议程设置要围绕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学习实际,“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10]。二要着眼于大局,充分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价值,要有一定的高度。三是重视微议程的大能量。一个话题、一个倡议等一经发贴人发出就会引起大量的粉丝关注和参与,在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个人和社群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了议程的设置,并越来越对公众议程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很多议程被后续的大众媒介跟进,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要针对微议程为学生自我设置的特点,想尽办法进入学生的群和朋友圈,成为学生关注的好友,在参与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4.4丰富信道的多样化
首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促进学生门户网站建设,建成以“红色网站”为标榜,以学生门户网站为主体,集学术、新闻、服务等特色网站为补充的校园网络教育阵地,使专业化与多样性相统一,教育性与服务性相渗透,生活性与娱乐性同引导。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搬到网络上,将教学安排、课程资源、课程练习、课程测试等挂到网上,在网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开展网上辅导等。对当下国内外热点新闻进行解析与评论,展示反映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注重网络页面和结构的设计,吸引学生广泛关注。
其次,开发利用各类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网络平台。开通电子信箱、QQ群、博客、微博、微信、朋友圈等交流和讨论平台,设置议题,由学生点击进入,阅读内容、发表看法、提出论点,建立个人资料发布、学习授课、表达思想的平台,与学生分享教育资源、交流教学心得,实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形成同辈关系、朋友关系、倾诉关系。发挥手机微信、飞信、短信、尚邮、熊猫看书、手机杂志、微店、微商等功能优势,利用4G技术推动工作。
4.5发挥网络环境的涵化功能
首先,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育人作用。建立和谐的校园环境,以自然景观的美影响学生;孕育感人的教育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关爱,塑造健全的人格;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校园文化内隐性、间接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无形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打造校园网络文化。一是加强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与管理,运用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对网络言论进行实时监控和处理,清除网络垃圾,净化网络环境。二是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页、校园BBS、网络视频等校园媒体网上平台,制作上传蕴含丰富教育意义的多媒体课件、电子书籍、视频等,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活动,建设健康向上、时尚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
综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途径,结合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实践,将传播学和信息学理论合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建立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基本要素的新特点,依据网络环境新特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基本原则。进一步增强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提高信息能力和媒介素养,对体现教育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内容进行加工编码,将教育信息在多样化的网络技术平台上向受教育者进行传播,营造良好的校园和网络环境,减少社会大环境特别是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噪音,优化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雷.传播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接受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11
[2]高凌云,吴东华.传播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思想教育研育,2011(9):44-47
[3]学李军,松邵俊.浅析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实效的原因[J].中国轻工教育,2007(3):5-7
[4]任艳妮,叶金福.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研究:兼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科学·经济·社会,2013,31(4):158-162
[5]张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模式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2007:19
[6]程杰.高校道德教育系统论思考[D].沈阳: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31-32
[7]元林,李美清.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过管理的困境与破解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80-84
[8]葛敏,季一木,崔梅.大信息时代信息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微[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86-89
[9]王志.传播学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9-91
[10]高德胜.生活德育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3):8-9
(责任编辑:刘小阳)
作者简介:程秀霞(1982-),女,安徽黟县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弘扬核心价值观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
收稿日期:2015-07-2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5)10-0115-04
doi:10.3969/j.issn.1673-2006.2015.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