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明
摘 要:合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于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演唱兴趣和对音乐的初步涉猎与体会以及学生对演唱的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面对目前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不难发现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现状,明确现存问题,随即提出相应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课堂有效性
合唱的音域宽广、音色较为丰富,开展合唱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其自身的演唱信心,并在学习过程当中,挖掘学生们的表演潜能。因而,合唱教学可谓是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如音准、和谐性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发挥。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切实解决课堂问题,成为了众多相关教职人员所共同思考的课题。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
纵观我国众多小学的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教师对于合唱教学的宗旨没有得以充分把握。合唱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比较高,且教学过程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对于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手段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小学的音乐课堂课时较少,还有一些学校对音乐的教学不予以充分重视,因而师资力量较为欠缺。一些小学的音乐教师常常是由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来兼任的,其教学专业性得不到保证。所以,很多教师都没有掌握合唱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合唱歌曲的选择和讲授方面都明显不足。
第二,学生学习合唱歌曲时会有畏惧情绪,这是源于合唱对学生的演唱要求不仅仅在每个音节的音准上,还有声部之间的配合与融汇,这是合唱演唱的基本要求。在具备这两方面条件的情况下才能够将一首歌曲完美的演唱出来。但是这些要求对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平日里不断加强训练,而这些单调的训练会让学生们对合唱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第三,小学合唱教学的教学方法单一,应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针对气息的控制以及音准的掌握等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合唱的正确方式。而当前的教学环节当中,一些教师一味的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单纯的灌输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满足不了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需求,甚至会使得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态。
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首先,音乐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音乐环境。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能够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应实时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赏合唱歌曲之前可以为学生做出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们比较合唱演唱与齐唱效果的不同,让学生们认识到合唱演唱声音的丰富和饱满,或者设置一些简单的音乐问题,让学生们在欣赏合唱歌曲的同时集中注意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这样有益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学生们介绍一些拓展性的合唱作品,从背景故事、技术技巧以及声线音色等方面予以介绍。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们观看合唱表演,亦或是本校的合唱团学生与对应教师组织起来,为学生们进行演唱表演,作为音乐课教学的活动之一。通过这样的环境熏陶和对合唱演唱全方面的了解与感受,能够让学生们在欣赏的过程中尽情感受多声部的合唱效果,建立和声概念,进一步了解合唱歌曲比齐唱歌曲增添了和声要素而展现出的不同的表现张力,让学生深刻体会合唱的作用和韵味。
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的指导。合唱是集体表演的艺术,需要各个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演唱者需要在气息、声线、音量等方面进行一个协调平衡作用,才能够将整首歌曲以最佳状态展现出来。因而在合唱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对学生发声方法的指导以及相互配合的技巧方面的指导。在呼吸的节奏上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工作,呼吸的把握对节奏调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从缓呼缓吸、快呼快吸、缓呼快吸以及快呼缓吸等角度进行基础训练,通过教师的正确示范为学生提供明确指导。此外,还要指导学生正确控制气息、音准与节奏。气息方面,在训练时应要求全班学生以躯干挺直、腿直立以及面部放松的形态顺畅运用气息,用收腹的动作使得气息自然变换。还要有意识的进行气息控制能力的训练。而在音准和节奏的方面,就要在演唱训练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纠正和引导,练习音准就需要学生加强重视音节练习,掌握一个循序渐进的规则。
再次,训练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乐器来进行辅助教学。乐器可以很好的表现出不同声部之间的音准和音高,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借助乐器来进行对音高音准的感性表达,让学生更清楚音节程度并从宏观上对音准和音高加以掌控,随即通过自身的揣摩和体会达到对其更为准确的把握。小学音乐教材当中的基本曲目《送别》,在进行教学时,由于其旋律相对简单,就可以让学生们分声部进行旋律的演奏,比如利用口风琴、口琴或竖笛,随即让学生们各自相互聆听,在对不同声部的音高方面有了初步把握之后再开始合唱训练。在合唱过程中,可以利用明确每一个声部由几个同学来进行乐器伴奏的方法,并且轮流交替,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体会各个声部。而教师也要充分利用乐器来对学生们的音准进行校正与引导,如此一来在合唱的音准和音程方面所能够遭遇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音乐课程中的合唱教学还存在着兴趣教学、科学教学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对合唱教学进行改革与完善。作为课堂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从思想认识层面上首先对合唱教学采取正确的认识态度,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科学训练。在兴趣培养上、指导方法上以及乐器的合理利用等方面都能够灵活多变,及时针对学生们的学习现状和课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唯有如此,才能够培养起学生们对合唱表演的学习兴趣和演唱的自信心,让学生们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音乐训练,挖掘孩子们的潜能,也有益于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未来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秋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1:328.
[2]洪英.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黄河之声,2015,05:14.
[3]徐玲. 基于班级形式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索与研究[J]. 音乐时空,2015,19:180+159.
[4]周雪玉.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7: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