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2015-12-17 14:00翁友芬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发展园本教研教师

翁友芬

【摘要】  园本教研更多地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主要目标,以此依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园本教研的实际水平与质量影响着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园本教研又受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反思园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存在的问题,探寻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教师 园本教研 教师专业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10-087-02

一、问题提出

(一)园本教研的价值及作用认识不足

对园本教研的价值及作用认识不够,是制约幼儿园园本教研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还未能在观念上真正重视园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这在实践中具体表现为:应付主管部门的考核,应付上交的材料;管理者忽略了园本教研所倡导的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育研究现场中实际发生的问题来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实践,乃至相关事物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出现被动式的参与,只是为了完成布置的任务;幼儿园管理者习惯将安排日常工作的园务会当作是园本教研;究其原因,管理者和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足是关键,导致他们对园本教研的内涵和价值理解不清,认识不足。比如,将备课作为园本教研就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

(二)园本教研没有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由于园本教研流于形式,教师缺乏参与教研积极性、主动性。多数教师认为园本教研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用来备课,准备教具;有部分教师认为是一种负担,因为一到教研就会布置大量的任务:如调查表、分析表、方案等,任务繁多是教师压力来源之一;有部分教师甚至认为幼儿教育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带好孩子不出安全问题就行了。形式上园本教研是开展了,但教师们参与教研的意识却非常淡薄,专业成长过程因为没有有效的园本教研的开展而受阻,影响教师专业发展。

(三)园本教研内容缺乏实效性

园本教研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故而园本教研的研究内容应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然而多数幼儿园的园本教研选题往往做不到从教师教学的实际出发,不能解决教师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往往只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或交流,没有真正的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出现园本较严重的“教而不研”或“研而不用”,造成园本教研的低效状态,导致教研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教研推进教学实践的价值无法实现,教研更不能促进教师教学的改善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园本教研特征及途径

(一)园本教研的特征

1.研究主体与实践主体的合一。教师即是研究的主体又是实践的主体。教师不但能通过研究活动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提高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认识及增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并达到内化,把自己从原先的知识、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框架中解放出来,推进教育实践的改革和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2.园本教研的情景性与过程性。园本教研的问题来自于幼儿园教育实践和管理过程。它要求研究者密切关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研究问题就产生于研究者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这使园本教研具有了情景性这一特点。同时园本教研应对幼儿园教学、教育过程中各种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事情或者人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化状态和发展趋势,它是一个不断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并贯穿于教师日常的教育及教学实践工作。这使园本教研具有了过程性的这一特点。

3.反思批判性。园本教研问题的确定、园本教研的理念、园本研究方案的制定等环节都贯穿着反思批判意识。园本教研要关注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就必须进行反思。

4.个性化。园本教研的过程体现着幼儿园的个性,教师的个性、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的个性。园本教研的问题来自幼儿园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有权力决定哪些问题应该研究,哪些问题不应该研究,幼儿园可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社会期待、师资水平、学生的来源等因素来决定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园本教研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

1.确立园本教研模式

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强调以园本培训为主,实现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科研与培训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园本培训模式:如课题研究模式、诊断反省模式、骨干培训模式、问题培训模式、课改论坛模式等,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2.开发园本培训模式

目标是解决园本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师与幼儿园的发展。首先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园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其次,同伴互助是教师同伴之间的对话,是园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最后,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是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

3.确保案例教研模式

帮助教师很快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能力,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践生活情境的差距。案例教研具有生动直观、操作性强的特点。以选取典型的教育事件,采取照片、图画、文字等形式全面而真实的记录,引導教师对照教育理论进行深度剖析,挖掘蕴涵其中的教育潜质和教育价值,形成系列教育策略,为教师的教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模板,起借鉴、启示作用。

三、园本教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既互为前提又互为结果的互动关系。园本教研是否具有生命力,有赖于开展园本教研的教师,有赖于教师从事科研必备的“科研素质”、教师投入科研的时间与精力;在自身专业发展问题上的态度和动机水平,学园文化导向等等因素。但教师化专业发展还没有受到大家的重视,对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很好的规划,表现有以下现状:

1.教师专业化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不少教师还没有形成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意识,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一个实现自我的职业,不少教师从事教师工作的热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当一部分教师将教师职业仅仅当作是一种谋生手段,把教学工作当作是一种枯燥的,重复性的劳动,工作缺乏主动,创造精神,更有甚者是得过且过。

2.专业化能力薄弱

部分教师教育基本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部分教师按部就班,安于现状,缺乏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对于作为教师应提高的基本能力,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组织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等不能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甚至将其理解为会给自己的工作增添负担。

3.专业化研究不足

大部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较弱,教育科研能力较差,只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重视写上课、备课等常规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教育科研,不少教师每学期的教学总结流于形式,质量低下,缺乏理论指导,教学论文的写作也是应付了事,对于那些旨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教师在教育培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或避免、或勉强应付,根本没有其作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机遇来看待。

四、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

(一)以常态化园本教研为依托,提高教师专业学习的自主性

创设常态化的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师学习自主性的重要条件。要使园本教研常态化进行,必须规范园本教研的管理。一是建立教研组织机构。形成班级组织教研组、年段教研组、课题教研组、全园教研组的四位一体的教研组织机构。形成园长负总责、副园长具体负责、课题组长主导、年级长和班主任引领实施、教师实际操作的园本教研运行结构。二是确定园本教研目标和内容。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总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直接目标。在发展孩子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及参与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建立教研成果展示与奖励机制。有助于培养教师的自信心,激发教师内在的动力,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起到推动的作用。园本教研在常态化地进行,有助于教师形成自觉意识和主动的行为,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学习。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 促进教师专业科研能力的提升

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单一型的教师素质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必须是科研型、学者型,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提升的科研能力主要有:课题的选择能力,课题的论证能力,课题实验方案的制定能力,课题实验的操作能力,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能力,教学活动的研究能力,科研论文、报告的撰写能力等。在实施课题研究中,一是营造园所科研氛围。赋予教师课题研究的自主性,激发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园本研究的重要保证,让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用质疑、鼓励多元思考,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态度,促进教师对问题的思考能力。二是树立科研意识。教师只有在思想上对教育科研是重要性充分地认识了,引起足够的重视了,才能自觉地、自主地进行教育研究。普遍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是教育专家的事情,而自己是一个只管教学的“教书匠”。在教育教学中遇到问题,不去思考,不去调查,更不去研究,只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还有教师将教育研究“简单化”。他们做科研只停留在口头上,既不去深入实际做调查研究,又不花费力气去做实验,仅凭一些表面现象,就轻易下结论。这样不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因此,端正教师的思想是首要,只有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加强科研方法的学习。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其基本的方法。同样,教育科研也有它的一套方法,只有懂得了方法,研究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三)以案例研究为依托,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水平

在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是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案例研究的突出优势之一就是能通过营造一个逼真的教育教学情境,为将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因素有机融合起来创造机会。案例研究是教师可以理解并接受的,因为案例是教师熟悉的,能够激发教师已有的经验,并与已有的经验发生联结。此外,参与者大多是教师的同伴和合作者,参与案例研究的过程中,会使教师具备一种“临战感”与“实战感”。它能在空间上把课堂与工作现场结合在一起,在时间上把已有经验与现在所学的理论结合在一起。教师通过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建立起一套独特的,适合自身特点的有效的思维与工作体系,从而树立起自己清晰的教育价值观,并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案例研究中,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专家学者规定的内容,他们自己分析、讨论案例,提出自己的假设,做出自己的选择,使教师的认识从个别和具体的层面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案例教研的实施无疑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理论与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金美福.教学自主发展论:教学研同期互动的教职生涯教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

[2]吴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卫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4]孟宪乐.教师专業化发展与策略.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 黄芳.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初探.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7.6. 第9卷 第2期.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化发展园本教研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西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TPACK现状调查研究
优化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研究
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在“园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
基于系统论视角下的园本教研体系研究
基于教学案例反思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