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婷婷
摘 要: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的建议论述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四种途径:在知识巩固中建立数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在表达和交流中发展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关键词:数感;培养;知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在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一、在知识巩固中建立数感
数感的形成必定是建立在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在小学阶段的第一学段,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在第二学段,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随着对数的概念、数之间的关系及运算方法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结构越来越丰富,对数学现象会越来越敏感,并能灵活地从现象中抽出数量关系并分析,发现潜在的数学特征。
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感的对象是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并不是物质世界中的真实存在,而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数感的培养应建立在对数学知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应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的存在。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在表达和交流中发展数感
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活动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在语文或英语教学中,老师会让学生通过朗读、对话等大量的语言训练来培养语感。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用数来表达交流从某种意义上也能促进数感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多提供给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而且教师自身也应多实践,在实践中注意表达的规范性,起到榜样作用。其次,把表达与交流融入实际生活中,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观察、发现数学现象。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观察、类比、归纳等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大胆猜测和想象;并注重逻辑思维的训练。
1.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氛围
学生处在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讨论交流中,能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以“发新书”这一生活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会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加强直觉思维训练
在整体的基础上运用观察,培养对数的敏锐感受力,而类比、归纳则更能帮助人们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果现在的问题与过去某一问题存在相似性,那么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利用之前建立好的模式来解决现在的问题,这样就不需要再进行复杂的推理过程。
3.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和想象
通过推测、想象,可以发展跳跃思维,能够使学生迅速地联系知识点,拓展思维。数感强的人能迅速把握问题的本质。教师可以提一些应急性问题或提出不和常理的问题,让学生迅速地对问题做出反应。
4.注重推理、验证活动
通过推理、验证,更能清晰地认识问题,结论正确的则起到巩固作用,结论错误的可重组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韩瑞琴.对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2]詹国墚.数感的特性[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