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研究

2015-12-10 15:10左曼丽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2期
关键词:服装专业就业质量中职生

左曼丽

摘要:通过对我校服装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发现有接受比赛培训的学生比未接受培训的学生的就业幸福指数高和学校的就业制度不够完善两个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小班授课、完善就业指导两个方面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键词:中职生;服装专业;就业质量;小班授课;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04-02

一、研究背景

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超过95%,已经高于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率。中职生就业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他们的就业供不应求,就业的量上去了,质却不容乐观。据调查了解,中职生的社会认可度低,就业质量需要提升。就业质量的质是一个综合指标,包含了就业的对口率、就业层次、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等,提升就业质量任重而道远。针对我校服装专业的情况,对服装专业往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调研分析,从调查中发现了问题,也发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服装专业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统计分析

对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8~2011级部分服装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份,回收34份。这36位毕业生都在服装行业内发展,对口率达到100%。其他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一)我校毕业生在服装行业内的岗位分析

如图1所示,我校毕业生在基层技能部门的岗位人数多,其他岗位的人数少,但是学生就业岗位层次有变化。5.88%的学生在设计助理岗位,5.88%的学生在教师岗位,8.82%的学生在生产管理岗位,2.94%的学生是版师助理,2.94%的学生是样衣师,73.5%的学生是流水线技术工人。一般地,服装专业毕业生就业工种不多,大部分在流水线当车位,不受社会重视。而我校服装毕业生不单从事流水线工作,也能从事较复杂、较高层次的工作岗位。

(二)毕业生是否参加过比赛培训的统计分析

比赛培训影响就业层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参加比赛培训的毕业生人数只有9人、设计师助理2人、教师2人、生产管理人员2人、版师助理1人、样衣师1人,数额偏少,但是他们从事能力较高的岗位,如设计师助理、教师等。未参加过培训的毕业生有25人,在流水线上作业。

(三)就业部门与劳动关系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事业单位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5.88%;在外资企业的有19人,占总人数的55.88%;在私营企业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23.53%;在集体事业的人数有5人,占总人数的14.71%。私营企业没有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缺乏法律保护,工作不稳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集体事业均与毕业生签订了就业合同,表明劳动关系和谐,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

(四)就业指导满意度

根据表1可知,34人中有3人认为没有接受过学校的就业指导,有31人认同有过,虽然安排了就业指导,但是满意度不够高,持一般态度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82.35%;持非常满意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5.88%;比较满意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2.94%。由此反映出,我校就业指导工作做得不够完善,没有取得大多数学生的认可。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直接影响就业质量。

(五)岗位满意度统计比较分析

通过数据统计显示,参加过比赛培训的毕业生在就业岗位满意度上表现为非常满意的占44.44%,比较满意的占55.56%;未参加比赛培训的毕业生比较满意的只有12%,认为一般的占64%,还有20%的为不满意、4%的为非常不满意。由此可以看出参加培训的毕业生认为找到的工作岗位满足了其需求。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比赛培训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性

在问卷调查以及各种方式的采访中发现一个明显问题,凡是觉得在学校学到很多东西,在工作中又能较好运用的毕业生,都是之前参加过技能培训的学生,他们反映比赛几个月所学到的东西比两年所学的东西还要多,他们有目标、肯吃苦,对服装行业充满期望。不难看出,培训对毕业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就业指导的不完善

学校执行的就业指导,没有取得较好效果,多数学生的态度一般,反映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改革和完善,才能发挥其作用,服务于学生。许多学生因实习转换空间,地域、生活习惯不适应,导致学生对企业、对学校都有抱怨。

四、提升就业质量的优化策略

(一)依托技能比赛项目培训,探索小班授课制,提升就业层次,提高就业稳定性

通过总结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就业质量明显高于未参加培训的学生。那些留校当助教、当服装设计助理、当样衣师、做版师助理的学生都曾参加过比赛培训,他们实现了就业岗位由单一的车工向多种岗位的转变,符合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并且他们一直在服装行业发展,稳定性高,是就业质量提升的表现。

培训小组是小班授课的探索。小班授课与传统的班级授课不同,人数规模小,专业教师由三位组成,专业方向一致,小组培训的主管教师相当于班主任,没有课时限制,培训时间长,每天(9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以任务驱动模式进行艰苦训练。培训的内容与正常上课的内容不同,信息量大、技术能力要求高,需要接受链接紧密的专业培训。比如,工艺类是手工打板、电脑打版、工艺制作三门模块化课程链接。这样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技术能力强、吃苦耐劳、综合素质高、岗位方向明确。在访问中,有位学生说:“因为技术在手了,舍不得扔掉,一直坚持下来。”这说明,通过培训小组培养的学生肯吃苦,技术实力强,能胜任较高技能的职位,增强了就业的稳定性。

5.88%的学生做设计助理,5.88%的学生当助教,8.82%的学生在企业当管理人员,2.94%的学生做版师助理。他们都接受过小班培训,数据小、力量微弱,但我们在关注、在探索,会让星星之火燎原。我们的学生不是只会做流水线工人,他们也能胜任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发挥他们的特长,实现就业岗位的多样化,提升就业层次。

(二)完善就业指导,为学生的就业保驾护航

完善就业指导,除了完善其管理制度,还需要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保障效果。

1.细化就业指导。依据岗位细分、细化就业指导,服务于不同岗位的学生。以往的实习指导,主要是缝纫技术的指导,而设计助理岗位实习的学生工作环境复杂,人际交往也变得很重要,作为一名设计助理,既要懂技术,也要懂推销自己,而长期的技能强化,忽略了这方面的发展,因此,实习前,细化的就业指导是有效的补充。

2.就业指导分期进行,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模式。就业指导分三期进行,前期是教学课堂,中期是实习期,后期是就业。前期,在课堂中学就业指导,多数学生不会重视它,效果不明显。中期,学校就业科主管实习的教师,在学生实习一段时期后,前往工厂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厂商进行协调,保障学生实习的稳定。后期,学生自主就业,学校保持联系跟踪学生的就业状况。

3.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在学校,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首先,社会因分工不同,每个人是平等的,这个思想观念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生靠自己双手挣钱非常了不起。德国专家提勒教授说过,在他们的国家,毕业生能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就会觉得很幸福。其次,摆正工作态度。如何看待工作,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就业者的个人幸福感。让学生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奋斗,在工作中享受乐趣。在工作中实现的,不只有报酬带来的喜悦,还有对工作环境、发展前途的满意和幸福。

职校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中职学校要想长久发展,教育服务需要做到位。不断优化我们的服务,做好其他学校都做的,做好其他学校没有做的,做暖学生心窝的事业。只有学生的就业质量提升了,才能赢取“民心”,获得社会的认可,才会让学校生源不断,立于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报告称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超大学生[N].京华时报,2013-02-28.

[2]宋小帆.中职生就业质量现状_问题及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3]谢革新.社会阶层差异背景下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8,(2).

[4]赵立军,刘永芳.从心理学角度看工作幸福指数[J].学术论坛,2009,(12).

猜你喜欢
服装专业就业质量中职生
教学评价在中职服装教学中的运用
服装专业Photoshop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技工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