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靖永
摘 要 自古以来,我国就特别重视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孩子家长们的关注。我国现阶段提倡伟大的“中国梦”,那么“中国梦”如何实现?笔者认为这和中小学教育息息相关,笔者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结合自己亲身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体会和感受。
关键词 教学 小学数学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11.059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WU Jingyong
(Anhui Tongcheng Fangang Hexin Primary School, Tongcheng, Anhui 231460)
Abstract Since ancient times, our country attaches particular importance to education, especially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children attach parents' concern. China at this stage promotes the great "Chinese Dream", then how to achieve "China Dream"? The author thinks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s inseparable, the author as a primary school teacher for many years engaged in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ombined with his own personal practice, to talk about how to improv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feelings.
Key words teaching; primary mathematics; interest training
1 激发兴趣 主动求知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求知的动力,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况下取得的。当前大量事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强烈的创造意识来源于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无比酷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用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不断地有意识地去创造问题情境,这样一来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课本中的例题、习题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的,基本上是熔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那么,如何让学生尽快理解掌握这些文化科学知识,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前,有些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法,效果很不理想。教师只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是不够的,还要把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能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积极主动地去求知。例如:笔者在分数除法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了分数除法法则后,只要略加点拨,带分数除法这节内容就迎刃而解。教材上两个例题可完全让学生自学,并让学生独立做完课后习题。由于学生是靠自学完成习题,所以做起来格外认真,正确率也得到了相应的保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2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能否有效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衡量教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赖于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模式,有赖于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2.1 备课要深
要想提高教学成绩,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生获得丰收呢?笔者认为备好课应放在首位。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挖掘出教材中的思想内涵,准确地把握教学要求,弄清教材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授圆的面积这一章节中,圆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难点,公式的应用是重点。圆周率的研究方面,我国曾走在世界的前列,这一点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吃透了教材后又该怎样教呢?还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考虑到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对新知的接受能力等。在讲授新知前,教师设计的导入新课的题目要有针对性,有一定的坡度,力争例题中的难点部分化难为易。这导入新课部分(包括复习旧知)好比大桥的引桥一样,引桥太长,则耽误教学时间;引桥太短,学困生又跟不上。笔者平时设计导入新课的题目时,就充分考虑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使学困生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2 讲课要精
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提问,力求富有启发性,做到明确、具体、由浅入深,尽量让学困生回答。讲完例题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不仅要学生列出算式,还要求学生说出每一步的算理(既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几何形体知识时,可采用直观演示法或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预先用泥巴做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模型,并让他们亲自动手量一量,拼一拼,想一想,再算一算,在头脑中形成物体的大小、形状、长短等表象。这样在教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顶点、表面积、体积等有关概念、公式时,学生容易理解并掌握,并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endprint
2.3 练习要多
练习要多是指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如填空、判断、选择、改错、画图等。在低年级可设计听算、视、算,设计开火车、夺红旗、对口令、接力赛等形式进行口头练习。高年级应用题可设计只列式不计算,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或补充条件,一题多解。每次练习的目的要明确,有的放矢。如上完分数除法这一单元后,可要求学生根据:60€?/3=90,90€?/3=60,60€?0=2/3编三道不同的应用题。恰当地练习,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题,既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要遵循教学结构的原则。至于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差错,教师在讲课时要加以强调,以防患于未然。课外作业中可补充一些综合性练习题和富有思考性习题,但不要繁难。关于计算题教学,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计算能力,加强口算训练极其重要。只要是教授计算题的课,笔者都要在导入新课部分安排一定数量的口算题。有时在数学课外活动课上,也在黑板上出示几十道口算题,让学生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时还用小纸片出些口算题,以游戏形式让学生抢答。我想只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加强口算训练,到了高年级后,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4 自身要硬
教师在课堂上,教态要从容,语言要亲切、准确、生动、传神,注意从学生的回答、表情、课堂气氛、练习情况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改进教法,该放的则放,该牵的则牵,该扶的则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思考性的题目,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书是为了育人。为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教师平时要及时备课,及时批改作业。要想让学生养成计算仔细、书面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教师自己更要板书清晰工整。要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数学在日常生产建设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引导学生根据加、减、乘、除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自编一些题目。
3 关注情感 加强评价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我们教师要将兴趣、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与教学过程联系起来,重视情感倾向的评价。在教学中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要多表扬、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每一门学科。此外,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优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创新能力不强的学生则鼓励其勇于创新猜想,勇于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所以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情感,改进教学手段,同时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开拓进取 完善自我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追求。因而,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除了应当具有高尚的师德等诸多素质外,还必须永远保持一种开拓进取的奋发精神。无疑,我们正处在一个教育改革的年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有人说:理想的教师应是教育家型的教师,该型教师应有“四心”“四不倒”的精神和态度。“四心”是指教育事业心、教育责任心、为人师表的自尊心和为了适应工作要求而不断充实完善的上进心;“四不倒”是“四心”的行为表现,即问不倒、难不倒、累不倒、气不倒。而“四心”“四不倒”的基础是“三热爱”,即爱祖国、爱教育工作、爱学生。
众所周知,教学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应该是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方法,以及做人的准则和能够支撑起人一生的最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教师,只有永远开拓进取,不断完善自我,才能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让学生能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我们应在教学上要做一些大胆的探索性改革。在改革中肯定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作为青年教师,应该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同时还要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请教,不断积累经验,为美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郝世升.生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J].安徽教育,2002(6).
[2] 吕植祥.试论化学教学中创造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C4).
[3]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第一页).快乐的人李昭华.网络(http://blog.sina.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