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2015-12-09 22:59张淑凤王海杰刘嘉坤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30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微课程开发

张淑凤 王海杰 刘嘉坤

摘要:微课程是以短时视频为载体来展示教学关键点的一种形式,在何种理论下开发微课程关乎着微课程的质量和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剖析微课程的概念与特征及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观,发现二者在教育思想上是一致的,然后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微课程设计原则,介绍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与展望,期待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更好更多的实用的微课程。

关键词:微课程;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79-02

一、微课程的概念与特征

目前,有关微课程的定义人们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微课程通过什么形式表现;二是多长时间属于微课程教学;三是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一个知识点还是多个知识点。第一个方面人们还是普遍认同通过微型视频展现,但这不是关键。第二个方面时间是一个重要指标,因为这是与传统课程教学最显著的区别。时间一般在5到10分钟,突出其“微”的本质。第三个方面是微课程讲什么,这是一个微课程的核心部分。胡铁生认为微课程是: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1]。

微课程要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1)知识的独立化;(2)课程设计的模块化;(3)知识内容的微型化;(4)表现方式的可视化;(5)传播的便捷化。

二、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学观

建构主义[2](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它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在建构理论中,认知发展的实质是图式的形成和变化,认知发展受同化、顺化和平衡的影响。同化指学习者在学习新的内容时,把新的内容纳入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中,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顺应是指学习者由于学习了新的知识而发生改变。平衡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建立自己新的图式。

基于以上的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为:(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情境”和“协作学习”对知识的建构具有重要作用;(3)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帮助“学”。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只对学生新知识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新的学习内容的建构,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接受。

以前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建构主义教学只是一种理想的理论,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针对具体的课程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出来,来调动学生的學习积极性,使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果。所以戴维·彭罗斯[3]认为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微课程设计原则

由以上可见建构主义理论和微课程的初衷是一致的,即通过恰当的、生动的多媒体呈现方式使学习者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将建构主义理论用于指导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很有必要。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4],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和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在支架式教学中,学生就好比是一座建筑,学生的“学”是在不断地使建筑升高;而教师的“教”则是建筑过程中必要的脚手架,用来支持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比较真实的问题的基础上,抛锚式教学也被称为“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或“情境教学”。

微课程的内容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自我评价这三个要素构成。一个好的微课程,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在教学设计时要针对知识点中的关键问题来精心设计;学生学习完成后能够自我检测。

四、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一)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流程

要开发一个微课程,一般有以下几个流程: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技术实现、学生评价反馈。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微课程开发一般支架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同时运用。

1.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取时要注意不追求内容系统化,而要选取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开发。知识点是一个微课程的核心,在选取时一定要注意相对独立,对于一个主题下不同微课程的内容之间可以相互关联,这样学习者可以通过连续的学习过程,完成一门课程的知识建构。

2.教学设计。在设计时一般采用抛锚式教学法。一旦教学内容选定了,就要根据内容搜集相关的素材,素材搜集完毕后,对微课程进行设计,在设计时,要选取一个与内容联系最密切、最典型的案例来导入教学,案例的设计和导入,强调以学习者能够感受到的、接触到的作为基础。因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如果学习者对案例有所熟悉和体会,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学习动力更足,在学习时会更深入,表现更为优秀。所以,问题应该来自于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尽量少用或不用一些高度概括的、比较抽象的书本知识,这样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阐述、梳理和释疑,在此过程,要与学生互动,互动问题要紧紧围绕所讲知识点展开,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思考,自己寻求答案,最终让学生明白要学习的知识点,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3.学生通过微课程完成学习后,要对学习完成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微课程,从而更好地为学习者开发出更好的微课程。

(二)微课程的技术运用

人类接受信息需要借助不同的感官,从心理学上来说[5],在接受信息的比率中,视觉与听觉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83%与11%,因此微课程的呈现应该考虑要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的作用。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通过精美多变的画面以及动听的声音来开发微课程。

目前微课程的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手段:录屏软件,即将做好的PPT边演示边录制;实拍视频,将教师讲课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拍成视频;动态图形、虚拟仿真以及虚拟演播等,这样的形式多见于一个原理用动画演示,或是一项操作技能以虚拟仿真的形式练习。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录屏。

五、反思与展望

目前,微课程最常见的应用方式有三种:一是通过手机或iPad等移动工具,人们进行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二是引入课堂,教师在授课时,将重要的知识点做成微课程形式来进行教学,这也是一种课堂的教学创新与实践。三是把一门课程分解成无数的知识点,然后做成比较完整的一系列的微课程,这也是将来网络资源共享课的发展趋势。

在终身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时代,微课程或许会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形式,也可能发展成为非在校学生获得学历的一种途径。但无论将微课程应用于哪个方面,指导理论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建构主义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微课程的开发,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微课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能够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期待将来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微课程。

参考文献:

[1]田丹,张俊沧,王显超,叶晓龙,王军,董晓建.某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方案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24):142-144.

[2]张悦,黄瑞萍.对医学院校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03):511-512.

[3]张娅丹.建构主义理论下新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4,(28):20-21.

[4]叶文洋.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09):59.

[5]胡铁生.迈向教育信息化的“云”时代:台湾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教育信息技术,2013,(1):35-37.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微课程开发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