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要:本文对信息化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探索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通过构建网络教学资源库,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开展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项目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82-02
一、引言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迅速地发展,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越来越普及,不仅为在线自主学习提供了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将导致现有教学体系的全面革新。作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和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如何实现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个性化的“教”与“学”,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关心、思考和做的事情。
二、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它是属于能力本位教育,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国家提出对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要求。而计算机应用专业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学生而言,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90后的学生,这代学生对新生事物非常感兴趣,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他们是伴随着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原住民,他们不喜欢说教,更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喜欢动手操作;会利用各种移动终端娱乐休闲搜集信息,喜欢借助各种平台去沟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多样化,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同学之间的学习态度、习惯、方式和成绩差异也大。而对于教师,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都在要求教师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术,教师们对信息化教学多少也有了一些了解,但并不全面;加之个人力量有限,很多好的想法都无法实现,希望用信息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状况,但不知道从何处入手;希望能有N个网站,想用的东西都能找到,可以选择运用。在课堂上,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黑板上种庄稼的现象依然存在;信息技术正在走近课堂,课堂与技术正在整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滞后于社会;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依然单一,依然存在“教室被设备绑架、教师被软件绑架”的现象;信息技术辅助教的多,辅助學的少,并没有根本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与当代孩子喜欢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匹配。
三、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环境下,随着学习资源数字化、教学情境虚拟化、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方法多样化等多种变化形态下,大多数院校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够科学、缺乏从整体考虑、硬件投入不多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新的课程改革往往只重视了学科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忽视教学过程的改革。因此,与之对应的软件和资源缺乏从不同教学阶段,不同用途、角色、层次、使用环境等的系统研究。(2)过于注重网络形式,对于网络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研究不够系统,导致教学设计不够科学,网络优势发挥不够充分,教与学的关键困难解决不够理想。(3)资源多是教材的媒体化,缺乏系统的学科资源,尤其是充分考虑多学科、多层次、多学段、多种教育技术整合的资源。(4)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多数集中在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资料性的信息,交流多数是文字信息,缺乏对于问题解决过程的交流途径。(5)缺乏行之有效的资源共享体系。(6)缺乏有效的学、教、引导、监控、评价、反馈等支撑体系。比如研究性学习过程支撑体系。(7)缺乏系统的应用保障体系、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
四、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改革探究
1.课程“教”与“学”的设计改革。不论宽带网络再快、平板电脑再薄,还是云端资源再多,都不能成为信息化的标志,只有实现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是信息化。想要实现教与学的变革,教学设计就要从内容、教师、学生和媒体多角度考虑。在教学内容上,要从依赖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练习册转变为以教材为主,并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相配合。教师要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管理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及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教师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还是不教,教什么,教多少,怎么教。学生应由知识灌输的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和情感体验与培育的主体。学生应该更多地考虑学什么,是学知识、学技能,还是学方法?是学做事,还是学做人?在媒体的运用上,辅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形象化教学工具转变为既是辅助教的工具,又是促进学习、辅助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的工具,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利用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传统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在“教”的设计上是教育者把信息通过媒体传给学习者,教育者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上得到反馈。表现形式为知事类和知因类知识,所对应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式学习;条件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在学习内容上存在教师“知”而学生“不知”或者教师“懂”而学生“不懂”的状况。提供的资源多是以“教”为主的资源。在“学”的设计上,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所对应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学习内容具有体验、实践、自我建构的特点,须通过自身的思考、感受和感悟才能掌握。而新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将在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技术与内容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实现真正的教学信息化。“教”的设计通过辅助教学、辅助理解,解决特殊教学任务。通常利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技术制作课件,将以文本、图形、动画、音视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辅助资源承载在其中,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课上,教师使用助教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师多种角色的转变,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探究。课下,学生使用助学软件进行预习、复习、试验、操作和训练,支持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学”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环境,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而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
2.课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信息技术变革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指学生在自主性、研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使学生的学习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翻转课堂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关注教育公平的时代,倡导移动学习、个性学习的今天,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通过翻转,使课堂教学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它不是用来获取知识,而是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课堂不再是预设的过程,而是生成的过程。
五、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具体实施过程
以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网页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中秋节日贺卡制作”这个项目单元为例,简单介绍下具体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演示视频文件,放学生之前自己动手设计与制作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学情并明确本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根据下达的任务单,让学生进行分组,制定计划方案,课前通过网络查询、在线学习等方法获取本课任务中要求掌握的相关知识点,完成教师课上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教师所下达的项目任务,在课上针对实施操作中所遇到的難题教师进行课上答疑和指导,各学习团队整理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对作品进行现场测试和完善,最后完成项目作品,各学习团队进行汇报总结及现场演示,通过团队自评、团队互评、教师给予各学习团队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后,进行作品完善,完成最终的项目教学任务。我们的项目也是采用递进性的方式来进行的,依次按照:示范与模仿(教师领着走,学生跟着走)—指导与应用(教师教着走,学生学着走)—评估与探究(教师看着走,学生自己走)。让学生从生手到熟手,再从熟手锻炼到能手,最后达到巧手的教学目的。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在课上学生是中心,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环境下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对于计算机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带给我我们的不单是机遇也更是挑战,对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提出了更高更准的要求。在网络环境下,通过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及时对学生做好职业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沟通,使教师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以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如何使用技术比技术本身更为重要,如果我们仅仅是用一种技术代替另外一种技术不可能使学习更为有效,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思考、实验和愿意花时间完善和发展新的教学策略,最好的技术如果没有与这种技术相适应的教学,那么它在教育环境中就毫无任何价值了。
参考文献:
[1]张德发.计算机应用专业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8).
[2]吴思.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34).
[3]孙宏伟,孙湧.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内涵定位研究及实践[J].职业技术,2006,(06)
[4]彭洋.后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