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环
摘要:设计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要以诗歌鉴赏能力为核心,注重鉴赏技能和情感价值观两个重要目标,实现鉴赏目标从诗歌内容知识到诗歌鉴赏知识再到诗歌鉴赏技能的三级跳跃,还要统筹兼顾必修与选修的不同要求。
关键词:学习分类教学论;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7-02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是教学行为科学化的第一步,它制约着课堂活动方式,指导教学模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技术和媒体的选择,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从学习分类教学论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1]两个视角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进行考察、梳理,予以定位,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前提。
一、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学习分类教学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区分了五种学习结果(即学校的教育目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不同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外部的条件也不同,教学设计就要考虑不同的学习结果从而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2]。
2.学习分类教学论的目标理论。曾有学者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指导,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学科教学论的新体系,根据目标引入任务分析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形成了“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3]。在这个理论中目标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目标的探讨、设置是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学习分类教学论视野下,作为学习结果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呢?(1)语文内容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包括课文包含或编者欲借其例证的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修辞学、交际学等方面的知识[4]。(2)语文基本技能。运用字词句进行熟练听说读写,正确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技能。这类技能的心理实质是一定的语文概念和一定的言语活动规则的自动化运用[5]。(3)语文高级技能。关于篇章结构理解和构思的技能,运用适宜的手段表达相应思想的读写策略,比较高的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技能和探究技能;包括部分智慧技能和语文认知策略。(4)语文情感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态度,例如对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的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例如通过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古代诗词。
(二)《标准》三维目标的心理学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目标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厘定教学目标,与上述心理学的目标分类精神是契合的[1]。
知识与能力的心理学意义。广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能力”就是程序性知识。加涅的理论认为“知识”就是“言语信息”,“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该理论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习得,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的实践。
过程与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是认知策略。过程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没有“教”,“学”也能够发生。“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对学习的影响常常是有益的[5]。”所以,现代心理学的分类已经包含了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学意义。它们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态度”是一致的。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分类
《标准》没有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进行专门表述,我们可以从《必修·阅读与鉴赏》、《选修·诗歌与散文》中探求。
(一)知识——主要是古典诗歌的阅读鉴赏知识[6]
《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是这样陈述的: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这些是从诗歌内容知识和诗歌鉴赏知识的角度规定的,强调了教授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文体知识(如诗词格律知识)。教学建议提出,“不必系统讲授”,包含了应该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意思。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指基本的古典诗歌朗读技能和语感技能,是古典诗歌最基本的朗读规则的自动化运用[6],《标准》的表述如下。
——能用普通话流畅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三)高级技能
古典诗歌鉴赏高級技能是指按照诗歌鉴赏评价原理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些技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难以达到自动化。《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意蕴。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这些目标是诗歌鉴赏的能力要求、对作品评价原则的把握的要求、关于诗歌鉴赏的方法论的要求。例如,“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需要指导学生用政治探讨法、哲学探讨法、历史探讨法、美学探讨法来分析评价作品;这是基于课程的“选择性”和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很高的学习目标。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古典诗歌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热爱古典诗歌,养成读诗习惯;热爱作品体现的中华文化,汲取其积极意义和民族智慧;获得美感体验和审美愉悦[7]。这些目标在《标准》中的表述如下:
——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诗词曲作品,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在诗文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努力提高对古代诗文语言的感受能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
三、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上面我们把《标准》陈述的古典诗歌教学目标放在学习分类教学论的视野下分析,得出了作为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的四个方面:知识、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技能、诗歌阅读鉴赏的高级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有效地指导基于师生活动而进行的更加详细的“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设计策略方面,必须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一个中心:诗歌鉴赏能力——高级技能
诗歌鉴赏的知识(如意象、意境的概念,情境交融的规则),在学习的早期以记忆和意义建构的形式习得,但最终都要转化成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诗歌鉴赏的技能。《标准》关于基本技能的目标提出的较少,高中语文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高级技能,对古典诗歌学习而言,扫除新字新词障碍,流利朗读诗歌作品,学生整体具备这些技能;因为这些技能学生通过此前学校课堂情境的外显学习和日常交流的内隐学习已经掌握。
情感价值观的学习建立在认知技能的基础上,同时“与语文认知技能结合起来构成审美技能,审美技能就是高级技能。诗歌教学,“应该有其独立的目标、内容,具有个性的教学方法、过程,其核心是鉴赏能力的培养[1]。”
(二)两个目标:鉴赏技能和情感价值观
古典诗歌教学有它的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任务,那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准》强调了教学的情感目标——新课程不仅要培养高智商的人,也要培养高“情商”的人。所以,知识、基本技能目标是为高级技能目标和情感价值观目标准备的。
(三)三级跳跃:诗歌内容知识→诗歌鉴赏知识→诗歌鉴赏技能
诗歌内容知识目标是作品的内容、作品的主题,是诗歌作品的语境意义;诗歌鉴赏知识反映诗歌规律的陈述性知识,不包括操作形态;诗歌鉴赏技能习得的关键在于运用。三者虽然都是教学内容,但是三个层次:技能的形成以诗歌鉴赏知识的掌握为前提,而诗歌鉴赏知识的明晰又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分析为基础。
(四)两个层面:必修与选修
必修的目标是使学生有基本的古典诗歌修养,在审美和探究技能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它是在模块的框架内,遵循模块的总体目标来设置的。选修课中的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要致力于学生有选择地个性发展,在高级技能方面提出更高的标准,利于对古典诗歌有兴趣、希望在古典诗歌鉴赏方面有所发展的同学的培养。
(五)目标的融合
正如加涅所说:最典型的情境是需为多个教学目标做准备[2]。古典诗歌教学的每个目标都需要几乎所有其他学习结果作为必要条件(或支持性条件)。教学时不可能把其中某一个剥离出来单独进行,成功的古典诗歌教学课例都做到了《标准》所倡导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加涅,等.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何更生,吴红耘,等.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刘清华.在技能中体验情感[J].中学语文教学,2006.
[6]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教版),2006.
[7]宗白华.美学的散步[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