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成冉 王广云 公金梅
摘要: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教师期望确实影响到教师在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效果。本文通过案例阐释了这一效应的作用,表明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实施这种饱含师生间的关心、热爱、赞美、激励、信任和期望等方面的情感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高校辅导员;心理暗示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96-03
一、引言
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又被称作“皮革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针对小学教育开展的一次心理期望实验后提出的效应理论[1,2]。他指出: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热情相待,寄予较高的期望,学生便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这种心理暗示因素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则称为罗森塔尔正效应,反之则称为负效应[3]。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如果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这种情感因素来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工作,那教育的效果将会得到明显改善。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而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第一线,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责任与义务[4,5]。如果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种心理因素,对学生充满热爱,抱有积极的期待和心理暗示,这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促成良好的教育效果[6,7]。本文旨在通过罗森塔尔效应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同一专业夏季招生与春季招生生源并存的复杂情况下的应用性研究,来探讨其作用效果及应用价值。
二、研究方法
1.分班情况。某高校某学院某专业于13年招收春季生源学生48人与夏季生源学生75人,因传统的分班方式存在很多弊端,诸如容易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学生自卑心理增强,经学院研究决定最终将不同生源的学生按照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将成绩名次按奇偶数分为两个班:1班(春季生源学生27名,夏季生源学生36名);2班(春季生源学生21名,夏季生源学生39名),并选取不同的老师作为班主任。
2.生源介绍。春季生源学生组成为职业中专毕业生(约占春季生源人数的80%,主要是中考的落榜生因成绩较差,或因家庭情况欠佳,无法进入高中接受高中教育),高职类院校学生(约占春季生源人数的10%,主要是高考落榜生不能进入公办院校学习,在高职院校里接受8个月的专业课学习),以及接受过两年高中教育的学生(约占春季生源人数的10%,在高中的第三年中接受了8个月的专业课学习后参加春季高考)。春季生源考生考试科目为数学(150分)、语文(150分)、英语(仅占30分)和专业课。夏季生源学生为中考中成绩较好者,接受高中教育,高考难度较大。
3.学情分析。春季生源学生由于在高考前的三年中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较差者居多,高考难度较低,学生升学率低,学习氛围欠佳。夏季生源的学生因经过中考的筛选,成绩及家庭情况较春季招考的学生都要好,高中三年只为高考,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氛围较好。
4.辅导员班主任情况。在分配班主任后,新生报到之前,分别向两个班班主任了解了他们对于混班编排的看法和预见。两个班班主任意见有分歧如下:
1班班主任:该班主任为专职辅导员,认为多数春季生源学生能在学习环境及学习氛围较差,家庭状况欠佳的情况下进入大学学习,表明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这种学习的品质如果可以延续,则会让他们在较为放松的大学生活中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虽然在基础文化课(如:语、数、外)的学习中处于弱势,但是在专业课学习中会占有一定的优势,自信心也会增强。但如果这种学习的品格不能延续,则可能导致成绩更差,自信心也会降低。建议基础课程(如:语、数、外)的课程选择分班考试,专业课考试与夏季生源学生使用相同的试卷。并预计春季生源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学习成绩与夏季生源学生的成绩应相差不多,社会实践情况将会好于夏季生源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春季生源学生的自信心将会逐渐增强。同时该班班主任相信春季生源学生各方面与夏季生源学生将相差不多,但如果春季生源学生与夏季生源学生相互帮助,将自己擅长的部分与彼此分享的话,两类学生都会取长补短,在总体成绩中得到提高。对于混班编排,1班辅导员老师抱有积极的态度。
2班班主任:该班班主任由专任老师代理,为兼职辅导员,认为春季生源学生在高考前的三年学习中,学习环境欠佳,学习氛围差,由于春季高考难度较低,他们对专业课的学习深度和学习能力都有限,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也较差,在混合班级里各方面都不占优势,相对来说也不具备竞争力。2班班主任老师认为混和编班不尽科学。
三、结果与讨论
混合编班后,1班班主任老师因为专职辅导员,除开学放假外每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平均一学期6~7次),在班会中鼓励大家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暗示只要努力,不论入学前是什么情况,大家都会成为班级中较为优秀的学生。2班班主任为资历较老的兼职辅导员,认为大学生应该自主学习,平时给学生自由分配的时间较多,每学期召開2~3次班会。
1.学习成绩情况。从高考成绩来看,夏季生源学生高考平均分为486分,春季生源学生高考平均分为447分,春季招生学生成绩排名集中在班级的中下游。
(1)科目平均成绩。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习成绩对比:
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学习成绩对比:
表1~6列出了2013—2014学年第一、二学期两个班所有学生以及春、夏季生源学生的学习成绩对比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学期1班春季生源学生每一类型科目平均成绩及总平均成绩皆明显高于2班春季生源学生,且略优于同班夏季生源学生;而2班春季生源学生的各类型科目的平均成绩及总平均成绩都低于同班夏季生源学生。此外,两学期的1班包含春、夏季生源所有学生的各类型科目平均成绩和总平均成绩均明显高于2班。由此可见,被“寄予厚望”的1班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动力,表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1班学生,相互间取长补短,你追我赶,见贤思贤,促进了共同的进步;被激励和暗示成功的1班春季生源学生更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搏精神,对学习充满了激情与自信,品尝到了丰收的喜悦。(2)学生的名次分布。1班学生63名(27名春季生源学生,36名夏季生源学生),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前21名中15名为春季生源学生(前十一名仅三名夏季生源学生,排名分别为6、7、10),处于倒数十名的有6名春季生源学生,其他6名春季生源学生分布在32~47名之间;第二学期成绩前21名有13名春季生源学生(前十一名仅一名夏季生源学生,排名为3),处于倒数十名的有4名春季生源学生;其余10名春季生源学生则分布在22~47名之间。2班学生共60名(21名春季生源学生,39名夏季生源学生),第一学期学习成绩前21名中仅5名春季生源学生,前十一名中仅两名春季生源学生(此两名学生排名9、10),倒数十名中有5名春季生源学生;其余11名春季生源学生分布在26~49名之间。第二学期前21名中仅3名春季生源学生,前十一名中仅2名春季生源学生(此两名学生排名6、7),倒数十名中有4名春季生源学生;其余14名则分布在28~50名之间。
从学生的名次分布可以清楚地发现,1班的春季生源学生逆袭成功,由人们心目中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为了闪闪发光的金子,诠释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哲理。而这正是“罗森塔尔效应”这只看不见的手起到了强心针和助推器的作用,正是辅导员老师平时春风化雨般的殷殷希望、默默鼓舞和谆谆教诲,让这些战战兢兢、没有优越感的春季生源学生勇敢地站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2.社会实践情况。
表7~9给出了两个班所有学生以及春、夏季生源学生的入学前后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平时利用课余时间干兼职的情况对比。从表中可以看出,1班春季生源学生在动手能力得到辅导员老师肯定和赞美的驱动下,参与社会实践、从事兼职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高涨;而2班的学生没有被暗示他们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从事兼职工作的学生比例相对低一些。
从表1~9的对比中不难看出,两个班级的发展状况基本与最初两位班主任老师预计的结果相吻合。本实验是在两位班主任老师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分班时两个班级情况基本相当,而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成绩分布和社会实践情况却发生了有趣的变化。显然,两位老师对春季生与夏季生的观点左右了他们的思想,渗透在他们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通过有意无意的暗示,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最终导致了两个班级向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个案例证明了罗森塔尔效应的价值,同时也表明了,重视情感因素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是提高当前高校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春季高考的推行以及高校本科的不断扩招,使得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都有所下滑,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7]。由于传统的观念及偏见,部分学生常被我们贴以“差生”、“落榜生”的标签,使得这些学生本身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够强。我们通常认为优秀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优秀生,同样,“差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被视为是“差生”。然而,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抱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学生,如果我们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并采取恰当的途径将这种引导传递给學生,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能转化成为优等生,最终将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四、结论与展望
一场高考并不能将学生完全的划分出档次,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在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时间里,他们对大学是充满幻想和期望的,同时也由于周围学习环境和氛围相对高中时的改变而充斥着迷茫。很多学生在迷茫中学会寻找资源,形成自主学习的品格,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力,而有些学生则迷茫在纷繁的大学生活中。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位老师,他们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如果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在大学生教育工作中善于借鉴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实现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和更好的期望,并通过恰当的途径传递给他们,会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找准方向,这对于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智发展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辅导员应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辅导员要在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提出正当的要求,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暗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促进大学生各个方面的成长。
但罗森塔尔效应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教育工作中的所有问题,但它却是一线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此外,辅导员、班主任还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多方面的教育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格魅力等为罗森塔尔效应的实施作支撑,同时学生本身也应具备一定的可塑条件,这样内外结合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积极的鼓励、期待和心理暗示产生积极的效应。
参考文献:
[1]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5):16-20.
[2]王志祥.罗森塔尔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2004,(2):30-31.
[3]郑海燕.教师期望的改变对初中生自我价值感及动机信念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及教育,2005,(1):43-47.
[4]凌云.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有效途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6):11-12.
[5]王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及对策刍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40-41.
[6]何燚,方元务.从罗森塔尔效应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1):106-108.
[7]张进.“罗森塔尔效应”与高校辅导员工作[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