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怡+王庆生
摘要:MTA教育,是一个虽然年轻却富有特色和生命力的专业硕士学科,其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恰好符合翻转课堂的功能。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通过把传统课堂上的课中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的顺序颠倒,实现学生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变革。本文在分析MTA教学适应翻转课堂特点的基础上,借鉴翻转课堂的模式,尝试给出具体可行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MTA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4-0157-03
一、研究背景
2007年春,“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在给因病无法出席课堂学习的学生补课时,利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教师讲课音频,并将制作好的视频放置到网站上以供缺课的学生使用。从未缺席的学生也使用在线材料,主要用于复习和强化课堂教学内容。不久,两位教师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展开课堂教学实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提出了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理念。[1]
MTA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旅游及酒店行业的领导者,其教学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实用性,不仅在于灌输知识,更在于决策及实用管理技能的训练。因此,在MTA教学中施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成为未来MTA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趋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初步的研究,尝试论述适应MTA教学特点的可行的翻转课堂模式。
二、翻转课堂及其内涵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从而形成了课堂形式上的颠覆。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有的学者将这种改变称为“流程的变革”。[2]
(一)翻转课堂的三个要素
随着翻转课堂的逐渐发展和演化,其内涵已经从最初单纯把教学地点的翻转发展成为更加全面的要素构成。翻转课堂主要涉及三方面要素:一是技术要素,主要为微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的教学视频;二是流程要素,主要为“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三是环境要素,主要为带有智能诊断功能的学习分析系统。[3]
因此,翻转课堂所带来的变革兴起了对于包含教学关系、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复杂的教育行为的关注;已经逐步从单一的在线视频观看转变为关注智能诊断系统支持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媒体环境;已经唤起了教学全过程的自觉融合和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二)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
翻转课堂最终实现的是“教”与“学”的翻转,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改变。翻转课堂上,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职能代替了教师传统意义上的讲授职能,而学生通过课前对于授课视频的学习,在掌握了相关知识储备后,成为课堂的主体,变单一的听讲为主动的全面参与,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进化为主动研究者。这样有助于调动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MTA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意义和局限
(一)翻转课堂在MTA教学中的意义
1.教学视频提供学习的随机性、灵活性,适应MTA学生在职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所谓“碎片化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实践进行分割,不能拿出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学习,或者不能相对完整地学习某一个内容。MTA学员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他们只能利用工作生活的零散时间来学习,其学习形式最为符合“碎片化学习”的特征。
随着手机、平板PC等便携式媒体工具的广泛使用,学生在上下班途中、工作的间歇和业余零散时间都可以随时连接网络,进行学习。
2.打破教学时空限制,实现教学时间的最大化。对于MTA学生而言,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好,而翻转课堂将用观看授课视频的形式取代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将课堂讲授的时间由课堂移至课外。只要有空闲就可以听老师讲课,只要有一个座位就可以开始学习。将传统课堂的宝贵时间留给师生互动和深度学习,提高学习绩效。
3.翻转课堂更加易于调和MTA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差异。群体教学和个体差异的矛盾,使得“在课堂时间传递知识”注定了是一种有缺陷的方法。而在翻转课堂上,由于“教”“学”的不同步,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即教师录制完教学视频,就已经完成了“教”的过程,然后就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中较高的水平安排授课内容,“吃不消”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回放,查找资料、请教老师或者同学探讨等多种形式解决视频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同时,因为视频资料的永久存续性,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的方式加以复习巩固,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4.学生主动探索的课堂角色更符合MTA培养目标的要求。MTA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未来旅游业领袖所应具备的国际视野、科学决策能力、领导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MTA的课堂对于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同时将符合活动预期教学目标的视频内容提前发布以供学生在课前构筑相关理论基础,这样的教学方式就能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果。
(二)在MTA教学中实现翻转课堂的局限
比起传统课堂讲授的方式,翻转课堂明显更加适合MTA教育的教学对象以及培养目标,但是翻转课堂在现阶段的实现过程中还是存在局限和障碍。endprint
1.MTA教学普遍规模有限,无法支撑高质量教学视频的制作成本。高水平的视频还是需要相对较高的录制成本,包括课时费用、电教室和高标准的电教设备以及录制人员的费用等。鉴于目前国内院校开设MTA教学的规模普遍有限,因此成本问题不能不纳入考虑。
2.对师资的要求内容增多,难度加大。为了实现学习者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必须实现构建完整的学习支持体系。不论在知识点导入、前测,还是在学习资源组织方面,都要认真研究,为学习者构造一个适合自主学习、能够便捷获取学习资源的虚拟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保证学习者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另一方面还要设计一些激励措施和引导手段,相比传统课堂,对老师的要求确实有所增加。
3.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伙伴及教师的互动,容易丧失学习动力。翻转课堂要求学生独自开展课前学习,虽然可以获得时间和空间的便利,但是因为缺乏与同学的互动和竞争,学习动力难以得到持续。根据这种情况,配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就必须搭建学生与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平台,以增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确保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实施。
四、MTA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模式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专业的Robert Talbert教授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该模型简要地描述了翻转课堂实施的主要环节。
该模型简明扼要地展示了翻转课堂课前和课中的流程和内容,明确了翻转课堂并不是传统的“课前预习+课中讲解”的模式,强化了翻转课堂课中的重点并不是对知识的讲授,而是在快速少量测评之后,将主要课时投入解决课前讨论涉及的问题,通过深化知识的理解、实践和应用,深化知识内化程度,从流程上明确了翻转课堂的实质。
在Robert Talbert教授翻转课堂结构图的基础上,南京大学的张金磊等人导出了内容更加具体、更具实践指导性的翻转课堂实施模型(如图2)。
该模型突出了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是实现课堂翻转的两个有力支撑,其目的是创造个性化学习环境,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彼此的协作学习,探求问题的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逐步深化知识的内化过程。
(一)课前阶段
1.高水平的授课视频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1)自制教学视频。①随堂录制。即可以在现有教学课堂上随堂录制相关教学内容。该做法的优点是:a.既不需要教师单独安排课时讲解,也不需要安排电教教室和电教设备。只要安排专门人员和设备进行摄录即可。最大限度节省课程录制成本。b.教师与学生互动场景再现,教学具有现场感。视频中的学生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一种身临其境的上课体验感,好像置身在真实的课堂中。而现场学生的互动,也有利于教师发挥正常的教学水平。随堂录制的缺点是:视频和音频的清晰度无法达到封闭环境下录制的水平和效果。②电教环境中特别为课程录制视频。其优、缺点与随堂录制相反,其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对教师和课程的选择更加慎重,但视频质量较好,更适于上传公共网络,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2)充分利用现有网上资源,并和自身教学特色相结合。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最早宣布将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掀起了第一次在线课程建设热潮。到了2011年,在这10年间,仅麻省理工学院就发布了约2000门课程。而2009年,哈佛大学推出高质高清课程《公正》等,引来新一轮视频公开课程建设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名校也纷纷开设公开课。网易等众多网络汇聚了数量丰富质量上乘的国内外名校的一批优质公开课。这些网络资源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合理设置,并与MTA院校教学特点和学生水平相结合,加以取舍、组织并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视频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充实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支撑理论,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并切实辅助各自主体教学体系的目标达成。(3)推进MTA院校教学视频资源共享。本着合作共赢的宗旨,MTA各院校也可以在有关管理部门的帮助、协调和促进下,共同建设并共享MTA教学资源库。多学校提供教学视频从而形成教学资源库,为MTA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前习题的设计与互动平台的创建。(1)课前习题设计的原则:突出学习目标,定位重点、难点,引导知识深化、应用或实践的方向。因为学生是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可能出现对知识点把握不准、理解不清晰的问题,而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前习题能够充当学生自我学习过程中的路标,明确地指出该章节学习的重点,并通过具有延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于重点问题的思考,为课堂讨论进行准备。(2)社交媒体互动平台的创建,有利于学生与学生间的协作以及教师的答疑。教师可以基于微信或qq等社交媒体建立班级讨论群,及时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解答学生疑难问题的过程,既可以帮助老师及时确定课堂指导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视频中讲授的知识,对于课堂活动的顺利成功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中实施
1.教学主体角色的翻转。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进行简短的讨论题目的确定,之后就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课前的视频观看,学生对于讨论的主题已经构建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合自己在行业实践中的管理实践,经过自主探索和积极思考,形成独有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也会在与同学的讨论中加深对于问题更深层次的挖掘。在讨论甚至是争论中,学生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甚至是领导能力都在发展和提高。而教师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也不能忽视。关键问题的点评,正确方向的监督,以及结论成果评价和交流,都必须在教师引导下才能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而学生的某些经验也会丰富教师的案例,触发教师新灵感,真正达到角色的翻转。
2.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造。翻转课堂,因其以学生为课程主体的特点,学习环境会伴随学生主体的特点而产生变化,可以说是因学生而异的课堂,个性化是翻转课堂的标签。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其个体尊严得到最大的重视。每个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对于现象的观察,对于情势的处理,对于理论的应用,都有其个体特征,教师不能用传统课堂上的对错进行简单化评价,而要积极鼓励学生个人见解的充分表达,全力支持学生彼此观点上的交锋,并在辩证的前提下客观分析种种观点的利弊,让学生拥有最终决策的机会。
(三)外部环境
1.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对于翻转课堂的促进作用。翻转课堂是以网络课程的发展为基础而创新的课堂模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势必创造新的机会或者带来新的挑战。要把翻转课堂的模式走下去,就必须每时每刻关注相关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不断革新和充实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增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2.对于翻转课堂的活动要进行缜密地设计和安排。翻转课堂把主要的教学功能转移在课前自主学习,就要求学校必须缜密规划教学内容和监督教学过程,避免因为课前学习环节的不到位,造成课堂活动无法进行或无法按计划展开的结果。
五、结论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MTA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其先进性,积极探索符合教学实际的有效模式,又要对预期出现的困难和弊端有所准备,努力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MTA教学工作,不断为提升MTA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
[3]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