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月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体育教学也要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目的,如何高效地利用体育课堂是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高中生的其他课业相对较多,所以他们用于锻炼身体的时间必定有限,从而体育教学的课堂时间成了学生放松心情和加强锻炼身体的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充分地利用上课时间,使学生在每一节体育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课程效能。
关键词:高中体育;高效教学;教学途径
虽然素质教育的推广实施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但是高中生面对高考必然要进行强度较高的学习训练,相应的心理负担也会加重。所以学生通过体育课来放松减压也是调节心情的有效途径,必然的体育教师也承担起打造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重任,根据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程比较喜爱的情况,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一优势使学生真正地喜爱体育课,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一、因材施教,分类教学
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相同的,所以如果体育课实行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不能够达到为学生减压放松的目的,还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甚至会造成更严重的心理负担,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体育教学应该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例如,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选择篮球课,喜欢乒乓球的学生可以偏重于乒乓球课程等。这样不仅能够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顾及每个学生的兴趣存在的差异,还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被各大学校的体育教学所采用,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能够分类教学的前提是学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能够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切实做到术业有专攻,这样来说体育课不仅仅是学生放松的课程,并且能够真正学到体育知识,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上拓宽视野深入了解,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各个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彻底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将自己储备的知识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在帮助学生塑造自身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切实做到了体育教学的引路人。
三、激发运动兴趣
“一切都为高考让路”的错误教学观念使部分学生认为一切课外活动都是在浪费时间,逐渐地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并且一些学生甚至以作业繁多为理由放弃了体育课程,选择利用体育课堂的时间补习其他的文化课程,这种现象甚至会出现蔓延的趋势,从一小部分学生扩大到更多的学生出现逃避体育课的现象。所以体育教师应该探究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的教学途径,例如,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将教学和减压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地放松心情投入到体育教学的环节中去,切实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程的乐趣;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安排体育比赛项目,适当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学生在参加体育比赛活动时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
四、构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多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意志进行学习,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意愿,必须机械地服从教师的教学安排,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很容易使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隔阂,不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高中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已经达到成熟,相应的自尊心也较强,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学会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切实做到尊重学生的意愿,维护学生的利益,增加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从而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了解学生在生活或者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真正阐释好“亦师亦友”这一角色。
五、结合身心发展,合理安排教学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日趋成熟,随着进入青春期和叛逆期之后,学生的身心发展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关注男女生之间的相处方式变化,并且要学会如何应对男女生之间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不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需求,适时地引导、教育好学生学会应对成长中的变化,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人性化,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体育教学也应该像其他科目的教学改革一样,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能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材施教,并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基础上,大大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养成积极锻炼的好习惯,这种教学方式的大力推广能够使更多的青少年受益终身,有利于我们国家这一代人体能素质的提高,响应国家强身健体的号召。
参考文献:
[1]杨伟林.打造高中体育高效课堂的几点体验[J].体育时空,2013(22).
[2]佘东军.打造高中体育的高效课堂[J].山西教育,2013(03).
[3]张瑜龙.如何打造高效中学体育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2013(0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