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分层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

2015-12-06 07:44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510080梁云芳张儿花黄海涛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内科层级护理人员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510080)梁云芳 张儿花 黄海涛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层中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优化和改进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以及护理水平。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的进步,我国的护理人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以及护理人员水平的提高,使护理工作的内容趋于专业化和具体化[1]。目前,在护理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护理人力资源使用不当、配置不合理的情况。护理人员使用之间的矛盾与临床护理实践发展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受到关注。根据护士的层次、能力不同赋予不同的工作内容以及按照患者的护理需要培养护士,是护理专业发展的两个重要的方面[2]。我科室通过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对本科室的患者实施分层管理,做到各项护理措施能进行有效实施,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以及提升护理质量。我科从2013午5月起对本病区护士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把管理核心思想渗透到对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次研究课题的主要目的提出护理人员分层分级框架;确定护理人员的分级标准以及对应工作内容、培训及考核标准。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科现有护士人数21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13人;学历:本科8人,大专11人,中专2人;工作年限:1个月至24年,平均(4.78±8.37)年;年龄:19-46岁,平均(28.35±6.42)岁。纳入标准:①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课题研究;②善于用语言表达想法,且思路清晰;③近半年一直从事消化内科临床一线护理工作,无长病假、事假和缺勤。

我科于2013年5月起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将该管理模式应用于200例消化内科患者,并以此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5月前未实施分层管理模式的20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消化内科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住院7日以上的消化内科患者。②知情同意,愿意参与本课题研究。排除标准:①意识神志不清者,病情极其危重者;②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③患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④有精神障碍者;⑤不配合,不能坚持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对2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全程护理。

观察组: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学历、职称以及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进行分组,分为助理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组长4个层级。合优化人力资源,根据护士的层级不同赋予不同的工作内容。并对护理人员统筹安排与培训,实施动态管理,见表1。

表1

根据2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护士层级、危重程度的工作量等要素进行排班,对排班方式予以改进,坚持以满足患者需求和实现患者安全目标为原则,合理搭配高低层级护士,加强薄弱时段护理人员的人力。专科护士/组长固定白班半年,不常规参与轮夜班,夜班主要由初级责任护士担当,高级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参与轮值,保证24小时都有各级护士了解患者情况,以便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及时处理,护理以覆盖式为主[3-5],以保证护理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弹性排班,以保证各项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24 h都有本组人员了解病人情况,便于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及时处理。在原有护理工作基础上调整并建立新的工作制度,要求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具体成员组成和工作职责,以及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考核内容,调整原有人员配备,适当增加高峰期的护理人员配置,合理调整护理资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护理不良事件等指标、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以及护士成就感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在分层管理模式下对20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操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专科护理得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小。

表2 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比较()

表2 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比较()

2.2 通过分层管理后,观察组的患者总体满意度、护士的服务态度、护士健康教育、护士业务水平、护士满足需要的及时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

表3 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比较()

表3 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比较()

2.3 通过分层管理后,观察组的护士工作成就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表4 护士分层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成就感评价指标比较

3 讨论

从上述结果可知,各层级护士按照工作能力、职称、年资的不同分管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高层级的护士评估下级护士分管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层级越高负责病情复杂、护理难度大的患者,督促下级护士有效完成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降低了护理风险,保障了护理安全[6]。通过实践表明,分层管理在临床应用中对于理论知识水平以及提高专业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都有显著作用,将此法运用于临床护理中管理具有积极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高,护理质量也需要不断提高[7]。为了与社会接轨和提高本科室的护理质量,我科参考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分层护理的模式,将职位合理匹配模式应用到分层护理管理,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明确了不同层次护士职责和工作内容,以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此管理措施的实施造就了良好的护理梯队,增强了护理工作认同感和成就感[8-9]。实施分层管理方式对病人的护理有显著效果,能有效的利用医院的人力资源,实现护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医院整体的发展,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护理人员分层使用管理模式的应用,护理工作流程、护理队伍结构得以优化,为护理学科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专展提供了更佳的运行模式。

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是提高护理服务品质的根本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完成,其所在岗位的技术含量和风险性必须与其相应的资质、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相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和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4-5]。通过分层管理更加明确了各级岗位的职责,促进了高层级经验丰富护士职能的发挥,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安排岗位工作内容,有利于规范护理工作[11]。实施分层管理能有效预防护理风险,经验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护士,能对患者病情做出及时判断,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最终达到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专业价值的目的[12-13]。分层管理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进,通过规范患者的健康宣教,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减了患者的疑惑,也让护士受到了尊重和理解[15],减少甚至消除由不满意或纠纷带来的投诉,大大了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刘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4):67

[2]周映平.临床管理中分层管理法的应用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7):65

[3]丁雅芳,王岚,孟维维,亢理佩.分层管理在提高ICU护士核心能力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3(26):333

[4]乔莉娜,赵书敏,车文芳,黎巧玲,金鲜珍.护理岗位分层管理模式在临床应用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0,21:1952

[5]常永红,毕玉美,邓亚玲,等.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5

[6]韩旭娟.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9(12):590

[7]刘金荣.分层管理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2

[8]陈娅莉;盛芝仁;徐海燕;任惠芬.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护理与康复,2012:270

[9]周红娣,陈娅莉等.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3,(2):4

[10]谢卫.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2,24:2277

[11]王秀芝.医院护士分层管理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2,(21):695

[12]庞湘侠,时军辉,暴青竹.分层管理模式在妇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271

[13]代丽敏,王春丽,王丽,等.分层管理模式在心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8:247

猜你喜欢
内科层级护理人员
内转科型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