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军
思想·大境界
微写作:言语技能和言语生命的高度融合
——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
◎沈建军
想思
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熹
作文难教,难在何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写作课的本质。
首先,写作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模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能动地反映社会生活。这种表达离不开学生的阅读、会话、听记和思维等语言能力。这些语言能力相互作用,相互牵制,呈不均衡、不确定、非线性的状态,涉及文章学、哲学、史学等多个领域。另外,在母语学习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写作不是零起点,而是一个相对完善的过程。写作能力的缺失一般不是“全局结构”缺失而只是“局部功能”缺失。换言之,绝大多数学生的写作困难通常都只是局部的“梗阻”而非全体的“坏死”。因此,教师须根据学生的写作困难和写作行为,借助特定的语境,通过语言实践来整体解决写作的相关问题。
其次,写作课应有基本的定位。中学生的写作目标是为了求真、行善、尽美。写作课的定位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作家到要求人人表达过关,培养作为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写作能力。教师应“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写作水平的差异,着眼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因人而异,精讲精练,从细节入手,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加强写作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言语技能与言语生命在课堂中高度融合。
其次,写作课要强调写作的规范。学生应会写“自由文”和“规范文”。孟子云:“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文章做得好坏,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赋涵养,是不可教的。而文章的规矩是体式问题,是可以教的。“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这不敢说,然而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写作课中的规范文与自由文的界线不必泾渭分明,两者可以相互补充。写作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在强调规范的前提下,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而达到快乐自由的写作境界。
然而,目前的写作课问题出在哪里呢?
写作课的定位有误区,过于追求“使人巧”,忽视“与人规矩”;写作课的内容过于窄化,过于强调文学类写作,忽视实用文写作,或者只教静态的章法知识,将写作与生命分离开来;写作课的教法也僵化,教师用阅读的方法教写作,将写作与生活割裂开来,或者过于序列化和程式化,忽略学生写作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写作课上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语法、修辞、逻辑、篇章、结构等,而是生活和思想。
因此,教师不要将写作课上成“武林大会”,不要急于求成,求全责备,否则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要将写作课上成“持久战”,利用课堂教学的“边角料”,产出写作的“零部件”,集腋成裘,激活学生写作的智性思维。与其让学生在写作的“题海战”中挣扎,还不如让学生练好写作的一招一式,就像练武术一样,先从蹲马步、练梅花桩这些基本功开始。
《道德经》有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理想的写作课必定从细处着手,充分利用有限的课程资源,以达到“用时少,收效大”之目的。特级教师邓彤指出,微型写作课程之“微”体现在目标的微化、内容的微化和写作教学支架的微化。微型写作课程目标单纯,内容明确,环节清晰,非常便于课堂教学、活动、检测、反馈。教师要将每一个教学创意落到实处,将写作指导落到细微处,这是真实有效的写作课。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王荣生曾这样说:微型写作课课程的出现,可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写作课程的转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微型写作课”将是中学写作课的发展方向,值得我们去尝试和研究。
个人小传
沈建军,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宁波市名师,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曾获浙江省教研员评课比赛一等奖。长期致力于写作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曾赴江苏、海南等地为同行做五十多场公开教学及专题报告。参与编写《架起文本和写作的桥梁》《走向有效的作文教学》等书,有三十余篇论文在全国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专著《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今年7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1.什么叫微写作?
微写作是相对于“大作文”的写作,起源于古代笔记、寓言、笑话、诗论、楹联、格言、谜语、随笔等,例如《世说新语》《笑林广记》《菜根谭》《陶庵旧梦》等。“微写作”一词自北京教育考试院出台《2013-2016高考高招改革框架》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微写作”并非什么新生事物,类似于以往的“小作文”,虽然表述上有差异,但作为新名词,它的内涵和外延均较“小作文”有新的突破,将成为写作教学的有益探索。
2016年之后的高考作文怎么考?北大教授温儒敏先生撰文指出:“高考语文提分到180分之后,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20分的小作文(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大作文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小作文则指向应用或某一方面写作能力,一二百字,可以很灵活。”2014年高考北京语文新增题型“微写作”, 语文科目将60分的作文分为两题,第一题为微写作,第二题为作文题。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表示,将作文分为一大一小两道试题,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隽语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韩非子·喻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在前,卷舒风云之色。——《文心雕龙》
◆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精神不由自主的流射。”任何生命的活动,其动力都来自“内在的自由”即精神,语言的产生和运用纯粹是思想感觉的表达,精神特性,或者人文性,才是语言的本质。
◆老舍说:“我们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表达不出来,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么好的呢?”
◆章熊在《中学生言语技能训练》中明确指出:中学生的言语特点是“发展和语病共存”。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语文最大的德性是精确妥帖。”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说:“每学期作文次数至多两三次……我主张少做是做一次必将一种文章做遍,下次再做别的一种,如此便做一篇的好处。”
◆《作文难》的作者陆谷孙先生:“写作远不只是一个章法和技巧的问题,而是气之所形。独立的人格、健康的情绪、敏慧的资质、素心烂读的积累、对清浊巧浊的判断、独特的手法、强烈的表达冲动和创作快感。”
2.什么叫微型写作课?
微型写作课是立足于学生写作细节的短小精悍、真实快乐、高效智慧的全程助写课。微型写作课的“微”主要体现在课时目标单纯集中,教学内容具体明确,教学流程简约精要,教学创意精巧入微。微型写作课讲究人人参与,一课一得,方式灵活,分层达标。微型写作课并不局限于写作文片段,不排斥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不放弃序列化的写作追求,不反对生活化的生命写作,但坚决摒弃那些粗放式、放养式的做法,反对将写作课上成研究语言的理论课。
3.微型写作课到底“微”在何处呢?
课时目标精准集中。课时目标不要求面面俱到,不必刻意追求写作序列,在每节课中根据学情设定目标,解决学生的写作困难。课时目标单纯清晰,针对性强,能力目标达成度要求高,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得明明白白,教师教得轻轻松松。
教学内容精要明确。聚焦写作的“零部件”,活用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如古代笔记、寓言、笑话、诗论、楹联、格言、谜语等),练好写作基本功;聚焦文本的体式,从形式上学习多种文体的微型文学作品写作,例如“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故事”“微影评”等,当然也包括“倡议书”“申请书”“海报”等实用文的写作,篇幅上要求短小精悍,适合课内当场训练;聚焦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写作困难,细致入微地剖析学生思想成长的轨迹,找到写作思维的病灶和盲点。
教学流程精减简约。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需要,精减教学环节,切入口要小,操作性要强,学生言语实践的参与度要高,言语训练中表达的欲望要强,要贴着学生的生活,要“顺势而为”,不可生搬硬套机械训练,更不能贪多求全搞“题海战”。
教学创意精巧入微。教学设计要充满新意,富有个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关注学生微妙的写作心理,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形成写作的动机。写作活动要如同微型小说那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将言语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教学效果而言,教学创意最终指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心智成长。
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一书,是微写作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语言切入,从遣词造句、仿段谋篇到文体样式、作品风格、主旨情趣,从语言形式到语言内容,一步一步剖析言语技能训练的要领,以全程助写为指导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写作学情,研究出一系列短小精悍、真实快乐、高效智慧的课例,归纳出微型写作课的五种课型:基于生活应用的写作课、基于文本阅读的写作课、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课、基于任务活动的写作课、基于应试指导的写作课。其中有翔实的资料辅助,有创意独特的方法点子,有精美实用的范式导航,从而建构出微型写作课程的基本框架。
1.解决作文评价的“瓶颈”问题。
作文只考一篇大作文,其评分效度、信度和区分度存在不少问题。作文分值是所有试题中最大的,教师往往以教师个人的感觉或经验模糊评价,随意性太强,主观性太强。有的教师知识老化、经验不足,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有“代沟”,这些教师作文评分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有的教师喜欢排山倒海的引证,有的热衷锋芒毕露的说理,有的偏爱柔情似水的抒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于是,同一篇作文,有的判一类卷,有的判二类卷,有的甚至判为离题。如此评分,对于考试来说,有失公平公正;即使大家对作文的误差早已见怪不怪了。
是否有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全面检测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受教师对文学作品风格喜恶的影响?笔者以为“微写作”至少是目前作文评价中的有力补充。因为微写作以实用类写作为主,单考某项写作能力,易于教师客观公正地把握;因赋分小,易于教师评分的操作。例如台湾2008年学科能力测验国文科试题中有道写作题:试以楚国、齐国或第三国记者的身份,选择一个立场报道晏子使楚的事件。这个题目将传统经典故事与现代生活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评价时教师衡量的尺子有了,就是看考生有没有描述故事的能力和表达观点的能力,评分点十分清楚,便于客观公正地评分。
2.解决作文中的“假、大、空”问题。
学生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江苏省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收集了作文造假的典型实例: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像山一样沉稳。”2006年题为《人与路》,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2007年题为《怀想天空》,考生写道:“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2008年题为《好奇心》,考生又写:“屈原向我们走来……那是为什么?我感到好奇……”为什么“屈原向我们走来”在不同考题中屡试不爽呢?学生写作一旦脱离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真实思想,就可以这样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学生写作最缺乏的就是思想。因为思想的缺失,导致有些作文虽然获得高分,但满嘴都是别人的话,全文都是词句的组合和拼凑,到处是“整容”的痕迹,似乎语言文字越看不懂的就越好,似乎把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掩藏得越隐晦越好。如此文风盛行,学生不说谎才怪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评价中国高考作文时曾称:“学生进入大学后,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他们忘掉高考作文的写法,从零开始,重新对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思考进行阐释和表达。”大批学生皓首穷经,兀兀穷年,为的竟然是“敲门砖”,而不是终身受益的本事!看来,作文命题改革迫在眉睫!大作文的“假、大、空”现象虽然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但改变这种现象不能光喊口号,应该有具体的措施加以落实。微写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长点,用张志公先生的观点来说,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写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能力,以满足其当下乃至将来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
3.解决学生写作中的心理问题。
当前教写作时最忽视的就是学生的写作心理问题。学生怕写作、厌写作的现象已经不是个例。“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心理在学生写作中十分普遍。学生如果没有兴趣,没有写作的动机,强迫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支离破碎的文字;有的老师采取投机方式教写作,例如万能作文法、套题技法等,压制了学生心理表达的诉求;有的学生虽然能写,但是因为缺少恒心,不肯吃苦,结果根基不牢,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力不强,终无建树。因此,写作是一道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有非智力因素的深度介入,正如《作文难》的作者陆谷孙先生所言:“写作远不只是一个章法和技巧的问题,而是气之所形。独立的人格、健康的情绪、敏慧的资质、素心烂读的积累、对清拙巧浊的判断、独特的手法、强烈的表达冲动和创作快感。”
微写作以短平快、费时少、内容精、训练实等特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例如有这样一项微写作题目:
1925年秋,弘一法师因战事而滞留宁波七塔寺。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来拜访,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就说:“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弘一法师回答道:“咸有咸的味道。”吃完饭,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么淡的水?”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假如你是夏丏尊,听了弘一法师的这番话,会有何感想?请续写一段关于“咸”和“淡”的感悟文字,200字左右。
此题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容易进入故事的对话情境中,产生写作的动机;此题将“咸”与“淡”对举,激发学生辩证地去思考,感悟生活的哲理;此题训练学生续说故事的能力和人称转换的能力,而且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解决学生写作兴趣不足、持续力不长、表达欲望不强等心理问题。
4.解决作文教学长期缺席的问题。
大作文综合因素多,许多教师不知写作课教什么,怎么教,作文教学长期缺席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微写作的出现,让作文教学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微写作内容明确,角度新颖,实用性强,写作训练的落脚点往往是篇幅短小的语料,具体而微,规模小,容量少,主题单纯,目标清晰,针对性强,有操作性,容易被普通教师所接受,从而解决写作课教什么的问题。
至于如何教的问题,以往教师经常用上阅读课的套路来应付写作课,结果只会照本宣科地教范文或技巧,没有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用题海战术提倡“多写”,结果学生疲于应付写作,写一些言不由衷的假话搪塞老师的写作任务,练就的是写作中的“套路、套话”。微写作要求教师教人写作的基本规范,在教“规范文”的基础上提倡“自由文”,在“规范”和“自由”中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写作的“规范”通常指言语形式,例如文本体式、表达方式、语言组织等,写作的“自由”通常指言语内容,例如情感、审美、人格、思想等,只能通过言传身教来熏陶和影响,有赖于写作者主体的内化和自悟。
总之,本人主张从微观层面构建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开展“微写作”,让言语技能和言语生命在“微写作”中得到高度融合,实现写作指导的课堂化和精细化,探索一条易于操作、易见成效的可行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当下的写作教学和课程研究。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叶黎明.美国非文章类语篇写作教学评介[J].语文建设,2013(9).
[4](美)泰勒,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美)ThomasL.Good/JereE.Brophy.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6](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3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