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影丽
摘 要:路线图(又称导学案)是用来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的指南针,是高效课堂的必备工具,所以,一节课的成与败,路线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新课改进行中,路线图的编写与设计自然就要慎之又慎。
关键词:路线图;编写;高效;课改;引导
如今,新课改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与之相配的路线图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改革者的重视。可以说路线图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也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和指南针。
随着高效课堂在全国的广泛推广,路线图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它把课堂教学中那些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从滔滔不绝的讲台上拉了下来,从而把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路线图致力于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终身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因此,路线图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与大批课改人一起正行走在课改的路上。在教学工作中,对于路线图的编写与设计还是颇有感受,现进行总结反思。
一、路线图编写的基本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路线图既是教案,也是学案;既可以作为学习笔记使用,又能成为后续学习的复习资料。因此,路线图的编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课时性原则、导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二、路线图要目标明确
设计路线图,要根据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制订明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清楚这节课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最终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如果随意地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此过程中漫无目的、无所事事,在课堂讨论中抓不住重点,不知道将问题处理到何种程度,这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显然只会降低学习效率,更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因此,我们在编写路线图时,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领悟这节课的真正旨意,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快乐,这样课堂效率才会高。
三、路线图的容量要适中
每节课路线图的容量要适中。从目前来看,长篇累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阅读量过大,抓不住重点,直接降低了课堂学习的效率。由于容量过大,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太多,以至于教师和学生觉得每节课时间都不够。我们的课堂是要讲究效率的,而如果我们的每一节课时间都很紧张,就会严重背离了高效课堂的初衷,学生负担过重,丝毫感觉不到新课改带来的快乐,真是适得其反了。
因此,我们必须综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符合学生学情的真正切实可行的路线图,以实现课堂的“高效”。
四、“图”和“本”要兼顾
在新的课堂模式下还有一个倾向,就是路线图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教材反而成了配角,甚至被弃之一边。可以说在当前的课堂上,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路线图本来是指导学生学习教材的工具,如今却是本末倒置了。教材上精选的内容,本是优质的学习资源,如果课堂教学不能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去深入探究、合作研讨,岂不是资源浪费?我们不反对对教材的改造与整合,但是,如果完全脱离教材,仅仅靠“一张纸”,真正是不足取的。路线图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如何看书、如何自学,应该与教材相得益彰,而不是独占课堂。
五、“学”和“导”要互补
如果在课堂中过分强调“学”而忽略了“导”的作用,也是不足取的。不少路线图错误地把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演变为以练为主,其路线图开篇是预习题,再是展示题,最后是达标题,俨然一本习题集。这样一来,实际就是把应试教育的题海战转移到路线图了。
其实,路线图主要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学生怎样学习,是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加以指导,是要使课堂实现从习题化到问题化的转型。另外,路线图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如何引导学生突破,对基础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怎样引导学生去提炼和总结归纳,都应该在路线图中有所体现。有了路线图并不代表教师就完全“休息”了,就“噤声”了。
六、达标检测设计要适当
学生自学、老师点拨之后,当然得有适当的巩固练习,可我们总想让知识和中考接轨,问题设置太难,或者总想进行知识拓宽,致使学生在练习中处处碰壁,认为自己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失去信心。实际上,课堂反馈练习应该首先完成教材上的配套练习,再适当补充少数习题进行巩固,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路线图时,应在最后附上拓展延伸,供他们探讨,用以调动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这样也体现了分层教学及路线图的层次性原则。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我们要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思想的领悟等角度去进行评价。因此,在每一个路线图后,相应的课堂达标检测是必须的。作为检测的习题,必须从数量、难度、时间及学生实际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课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路线图的编写,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及时总结反思。各种不足及经验都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改进和完善,以便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马维民.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