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红
摘 要:愁如水,泪是水,水与悲伤本也是近亲,李煜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水贴上了愁的标签,对故国的思念如悠悠江水无尽无休。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的“流水”代表了思念。水的阻隔造成了多少地老天荒的遗憾,如大家都知道的,牛郎织女中间尚且隔着浅浅的河汉,更何况红尘中的男女呢?
关键词:古典诗词;水的意象;伟大永恒
我们生活在有水的星球,我们的祖先诞生于水中,千百年来我们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从自然界滋养生命的水,到文化中怡情养性的水,再到与宇宙相生相伴的永恒之水,水成了我们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古诗词中水的意象也伴着历史的洪流跨越时空浸入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纵观诗海,水的意象有如下四种内涵:
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美好平和之水
水在最初的印象里是清新的,是灵动的,是美好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清灵的河水是滋养爱情的温床,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多少爱情在水边萌生。情人眼里出西施,我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大概可以看做情人眼中的西施吧。李白也轻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切纯粹的美好都出自水的洗濯。“泉眼无声惜细流”这是生命的鼓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静谧的流光。“花褪残红青杏小,绿水人家绕”这是多么安宁的早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是多么壮美的黄昏……每个故乡似乎都有一眼幽深的老井,也有一弯清浅的小河,井边是人人心中的故乡,河中流淌的是我们殷殷的牵挂。寻觅心中的桃花源,亦要“缘溪行”方可到达。可不知何时,这清灵的水染上了忧愁。
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思念阻隔之水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滔滔,宽阔且长,游泳不接,纵有木排渡不得,在这里,水已经有了阻隔的含义。山长水阔,阻隔了故乡亲情,阻隔了有情人天各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它最好的见证,伊人很美,可惜已经遥不可及。“君住江之头,我住江之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已是酣畅淋漓地直抒胸臆!宋代词人晏殊“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说的也是山水多爱情的阻隔。愁如水,泪是水,水与悲伤本也是近亲,李煜一句“問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水贴上了愁的标签,对故国的思念如悠悠江水无尽无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寄托了无数游子对故乡的眷恋。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的“流水”代表了思念。水的阻隔造成了多少地老天荒的遗憾,如我们知道的,牛郎织女中间尚且隔着浅浅的河汉,更何况红尘中的男女呢?水代表了阻隔也孕育了思念,思念压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愤慨,水的情感又多了一层含义。
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忧郁愤激之水
屈原在《渔父》中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屈原的自我劝慰,世道清廉可以出来做官,世道污浊就与世浮沉。但是他自己终究没过了自己这一关,做不到与时推移,也许从这时起,水就与“压抑愤慨”“不得志”沾上了关系,无数才子借水来抒发自己的青春流逝,壮志难酬之悲。“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之水气势再大也平息不了李白心中被赐金放还的愤慨,黄河水的滔天巨浪也许正是心中怒吼的不平波涛。杜甫登高而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时的杜甫心中有无限悲慨,自己年华老去,体弱多病,飘零他乡,祖国也在风雨飘摇,“滚滚”二字凝聚了多少心中的压抑愤懑,不是畅快的滔滔不绝,不是观景的悠悠而逝,而是浊流激荡,心中有无法言说的痛楚。苏轼到了赤壁,同样遭遇了人生的低谷,面对昔日英雄大显身手的战场,自己内心更无法平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句子向来被认为是描写赤壁的壮美景色,可是我觉得这正是他内心的写照,本没有过错却因文字狱与死神擦肩而过,内心波澜恰如惊涛拍岸,久久难以平息。
四、上善若水,有容乃大——伟大永恒之水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永远将自己放低姿态,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开始就将水赋予了谦谦君子的伟大品格。水的伟大还在于它能“柔韧胜刚强”,从水滴石穿到九曲黄河,纵使关山阻隔也不动摇东行到海的意志。柔和的水用自己的性情诠释了刚柔并济的内涵,柔韧则长久,水于是成了人类历史兴亡的见证。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向浩渺的宇宙发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感叹,人世沧桑更迭,但江水和月亮一起成了人类悲欢的见证,这里的江水就有了永恒的意义。苏轼在《赤壁赋》中也慨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江水因亘古如斯绵绵不尽,很自然成了永恒的象征。
水是生命之源,也在文化里有着独特的内涵,还有待更多的人去探究。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李发兵,王海英.古代诗词常见意象内涵举隅[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01).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