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说“德”

2015-11-28 22:25祝铨云
中小学德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共识师德

祝铨云

“德”是个古老的话题,它的源头在哪?在早期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历程变迁对当前学校德育有怎样的启发?

“德”的源头——金文中的“德”

“德”是后起字,不见于早期的甲骨文。就字源而言,它集中出现于周早期金文之中。

“德”字的基本组成部分为:彳、十、目、心,个别含“言”“止”。即“德”与外在力量——“十目”、内心状态——“心”、客观行为——“彳”有关。

从构字方法看,“德”具有以下特征:

实践性。德不仅是道德规范与道德认知,更主要的是道德实践行为。除蔡侯申钟中德为“言”旁外,其他的“德”字都是“彳”旁。“彳”,行也。在汉字中,偏旁代表一个字的基本性质。所以说,实践性是“德”的基本特征。

强制性。德不仅是内在的良知,更是外在的规范,具有强制性、义务性。这一强制性来源于宗教信仰(当我们把“十目”理解为天视、天听时)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即《大学》中所说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内在性。德常与“道”相连,组成“道德”。“道”同样不见于甲骨文,为后起文字。

从原字形上看,二者都有彳,但道有“首”而无“心”, “德”有“心”而无“止”(个别除外)。所以相比于德,道是外在的,是天道,人道;而德是内在的,是外在规范的内在化。

统一性。从造字方法看,“德”并不是《说文解字》中所说的从“彳”“惪”声的形声字,而是会意字,是外在规范与内在良知、主观意志与客观行为的有机统一。也就是“仁”。

在金文中,仁有两种写法:一是二人之仁,二是身心之仁,前者当是后者的简写。所以说“仁”“德”对于个体而言即知行合一,身心和谐,情理相融。

“德”的早期发展——从《周书》到《论语》

李泽厚在论及“德”时指出,“德”的含义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巫师的神奇品质,巫术礼仪的系统规范,君王的行为、品格,个体心性道德。在早期,德的概念是变动的,发展的。

《周颂》、《周书》中的“德”

“德”在《周书》《周颂》中十分突出,反复出现。

一是指统治者的政治与宗教品质。“济济多士,秉文之德”“皇天无亲,唯德是輔”等,其基本内涵是敬天、保民。

二是无正面德行含义的作为中性词的个人品德,如“今商王受力行无度……秽德彰闻”中的秽德之德。

三是指心意。“同心同德”“离心离德”等词中的德。

四指恩宠、赏赐,“明德慎罚”中德与罚相对,当作此解。

在《周书》中,德常与力、功相对而称,如“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功加于时,德垂后裔”“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等,显示出在周初,德与功、力、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实用主义色彩。

周初之所以突出“德”,目的在于确定周王朝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维护和强化周王室的统治。共同的天神信仰、周文王人格魅力、王室的权威以及周公的制礼作乐是周初德被顺利推行的重要原因。

《道德经》中的“德”

德是《道德经》中的核心主题之一。与《周书》《周颂》中的德之宗教性、实用性、规范性不同,道德经中的“德”有以下特点:

更具形上与超越性。“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既是天德,也是王者必须追慕、仿效的政治品质。 “道之尊,德之贵,无莫之爵,而常自然。”所显示的是道、德对现实的超越性。

更具理性。与周初“德”浓厚的宗教意味不同,道德经中的“德”随着“道”的理性化而更具理性色彩,与道的关系更为密切,德是对道的遵守,是道在人间的体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更强调内在性,否定德的制度性、规范性。老子反对有为而治,反对社会管理的制度化。正因如此,其心目中的德是对道的遵从,是内心的自由与天真,所以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更具辩证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相比而言,周初的“德”是明晰的,外在规范的严肃与内心情感的虔诚高度统一。

更具包容性。与“德”的明晰性相连的是周初之“德”的严肃性、权威性。但基于“道”的老子之“德”更具包容性——“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又说“报怨以德”,豁达而从容。

《论语》中的“德”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主张“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同时也开始关注个体的道德建设。《论语》中第一次出现“德”字,即为“民德归厚矣”。与这一美好愿望相比,对于“民德”,孔子更多是的无奈——“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知德者鲜矣”。

孔子的德是理性的,却又是超越的。这一超越不是对此岸的超越,而是对琐碎、平庸与不堪的人生的超越,其指向的是独立不倚、和而不同的君子人格;是对礼崩乐坏,征伐不断的残酷现实的超越,指向的是建立在“仁”上的德政礼治。

如果说老子的“德”是哲学的,洒脱的,自由的,冷静的,那么孔子的“德”则是伦理的,政治的,规范的,温情脉脉的。

所以说,孔子的“德”是对西周的致敬——“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是对老子的开拓——“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是对现实的超越——“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是对人生的期许——“德不孤,必有邻”;是在无宗教背景下使人生值得过的理性选择。

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感悟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社会思想认识的多元化,道德虚无主义的泛滥等。学校德育建设自身也存在着重认识、轻实践等不良倾向。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此,首先我们要凝聚德育共识。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之上的社會共识,是西周初期道德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为凝聚德育共识,有必要推进哲学研究,形成对人、人性的共识;推进国学研究,完成传统思想的现代性转换,完成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构。

就学校德育而言,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培育、凝聚德育共识的基本出发点。同时吸纳传统思想的核心范畴“仁”,以此形成具有民族与时代双重特色的德育共识,为当前的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认识基础。在这一点上,李泽厚先生提出的“孔夫子+康德”的建构模式值得借鉴与思考。

其次,要突出道德的实践性。德的构字方法告诉我们,道德是用来实践的,道德不仅形成于实践当中,其意义与价值也体现于实践当中。

就学校德育而言,首先要注重养成教育,重塑校园之“礼”。理学主敬,认为德在敬中,而敬又在礼中。因此重塑校园之“礼”,培养学生对师长、对同辈、对事事物物的虔敬之心是德育的基础。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学生品德形成创造实践的机会与平台。再次要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品德践行的统一性、连贯性。当然德在细节中,当前一些学校举行的集体拜师礼,集体为父母洗脚等活动,徒具形式,且不利于正确德育导向的形成。

对于政府与社会而言,要为学校开展这些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比如,一方面要加强与之相关的场所建设,创设有利于这类活动开展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要推进学校安全立法,明确学校安全责任的边际,消除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后顾之忧。

再次,要加强师德、父母之德的建设。西周德治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武二王及周公的人格魅力。师德与父母之德的建设对于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一是师德与父母之德的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树立榜样的问题,而在于人格魅力的吸引,在于良好的教育氛围的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的建立,这才是重点。简单的归结于榜样,处处以“榜样”自居,只会令人生厌,触发逆反心理。二是师德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制度建设的问题,这只是底线。更关键的是培育教师的“仁爱”之心和君子之风。这不仅要求教师自身加强修养,更需要社会为之创造和谐宽松的成长及工作氛围。对于政府而言,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尊重学校及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对社会而言,要多一份理解、宽容,教育差错发生时非理性的不依不饶只会恶化教师心理,影响师德提升。

总之,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共识是前提,是基础;实践是重心,是主体;良好的师德与父母之德是熏染,是保证。正如“德”的字源所昭示的,德是内外兼融、情理合一的统一体,学校德育工作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共识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BEIJING CONSENSU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d education(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
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