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命题向度

2015-11-28 22:25黄伟
中小学德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本题依法治国思想品德

黄伟

党的十八大作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15年南京市中考思想品德第17题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逻辑起点,承载国家意志,紧扣课程标准,彰显育人价值,传递出基于标准的命题导向。

【试题呈现】

材料:学校举办“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演讲活动,肖艳同学积极参加,并收集了以下素材。

素材1: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

素材2: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依据宪法,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会议讨论了关于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事务,其中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重点讨论话题。本次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

素材3: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有权不可任性”,强调国家行政机关拥有职权的公务人员都要秉承“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授权必须为”准则。

素材4:2015年4月起,公安部、最高检等部门联合启动天网行动,集中时间、力量追捕外逃贪官、依法追缴涉案资产。

问题:(12分)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解。(本题增设创意分1分)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立意凸显标准

命题应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否则,试题就会误导课堂教学,甚至让课堂教学迷失方向。本试题在向标准立意的要求迈进时,呈现了以下特点:

(1)传递核心价值。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因此,思想品德试题应坚持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让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浸染和升华,达到动情、晓理、践行的目的,凸显试题的教育意义和学科价值。例如,本题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引领考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彰显了国家意志,体现了学科的思想性。

(2)整合三维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知识的学习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三维目标应该是试题的灵魂和核心元素,统率着试题的各个要素及其内在联系。本题测量目标依据考试性质、课程目标、难度系数、考点能级要求,体现了测量的综合性、适切性,将考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從知识目标看,本题考查了依法治国的含义、主体、意义、要求等知识;从能力目标看,要求考生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行多角度解读,考查了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考查了考生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等。

(3)引入多维生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2015年南京市在中考试题编制中,加强了对考生以往生活经验的测量和考量,通过筛选、提炼教育点上的真问题,建构考试内容。试题从教材内容中挖掘素材,从考生经历中发现素材,从社会生活中剪辑素材,将生活领域、主干知识、方法要素、国家意志、教育功能等方面进行多维构架、有机整合。

本题既关注国家生活,又关注考生的个人生活、学校生活。考生多维生活画卷跃然试卷,特别是肖艳同学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演讲活动,体现了课程标准中“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这一课程内容要求。

(4)构筑认知结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应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因此,试题设置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试题应当既考虑外显层面的知识、题型、能力、难度等方面的结构,又要考虑内隐层面的核心主题、三维目标、逻辑主线、学科价值、认知规律等因素,让显然因素和隐含条件关联、融合,构筑开放、立体、系统的多维试题模式,组织实施符合科学评价理论和原则的试题。

本题从外显层面看,是一道材料分析题,图文并茂,选取了国家生活中关于依法治国的几个热点事件;从内隐层面看,考查依法治国这一核心主题。答题中,考生需要结合材料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行全面的理解,渗透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学科逻辑的考查。

2.评分细则制定融合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本试题评分细则的制定,一是从学科性视角出发,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设置材料分和观点分,强调材料与观点的有机统一;二是从科学性视角探析,依据课程标准中“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3.2,这一内容使用了“知道”“体会”两个行为动词,前者属于结果性目标,可测量;后者属于体验性目标,根据设问将其转化为理解认知水平,使其变得易于测量,注重了认知层次与课标的一致性。同时,尊重考生的答题状况和水平,对考生答题中的合理成分进行了肯定和提取,设置了与法律相关知识点的得分,这有利于让考生多得分。

本试题评分细则的制定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命题时开始操作,对考生可能出现的应答进行了初步预估,按照能力水平将各类型答案,划分为高低层次和不同类别,从而制定了初步的评分细则。评卷前,命题组进行了一定数量的试批,按照考生答案水平对评分标准进行了完善与确定,让评分细则更利于实现测试目标,减少评分误差,确保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最终,命题组确定了评分细则。本题共12分,评分细则由三个模块构成:模块一:材料分(4分);模块二:与法律相关的知识(2分);模块三:观点分(6分)。其中,依法行政2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分;党的领导、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意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等各1分,加满为止。

二、答题分析

在本试题作答中,考生暴露出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折射出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机械学习、过度训练等问题。

1.思路僵化。一些考生不能仔细审读设问,未能抓住对依法治国的理解这一指令。例如,将“演讲活动”解读为:精神文明、科教兴国、珍惜受教育权等考点;将“人大组成”解读为民族关系的原则、国家安全、基本路线、主要矛盾、建议权监督权等考點;将素材3解读为和谐社会、共同理想等考点;将素材4解读为:国家安全、合法财产所有权、共同富裕等考点。这些问题体现出考生解读设问能力的欠缺。这表明学生在长期的同质性试题训练中形成了某一两种答题思路,进而公式化、模式化,忽略了对设问的解读;日常教学中,教师对试题的选择缺乏系统、多维设计,以大量的同类模拟题作为训练材料,缺乏变式指导与训练。

2.能力异化。不少考生不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视角解构和重构知识,答案缺乏整体逻辑架构;不能根据设问回归教材、审读教材,完全依赖资料答题;对隐性信息的提取能力不足,忽视了材料中一些文字的价值,如“演讲比赛”这一隐性信息;不能建立材料与观点间的有机联系,材料与观点错位,观点偏离材料的核心意旨,胡乱联系、牵强附会、堆砌知识。这与课程标准中“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这一能力目标是背离的,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未能有效引导学生对素材进行价值判断与分析,是对思想品德学科要求的异化。

3.表达雾化。少数考生不能根据题目要求,准确引用材料,或过于简略地引用(如使用材料1、素材1等字眼)甚至不引用材料;有的考生则用词语、词组而非观点作答。另外,答案重复、无内在序列性、涂改、标记符号过多、出现一些别字等问题,也在试卷中比较常见。这些问题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标准答案的展示和对学生中优秀答案的运用不充分,留给学生调整学习行为的空间不充足,这也与教师在日常主观题批阅中对表述要求不高有关,出现了主观题客观化批阅的倾向。

三、教学建议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策略:

1.构建心智操作模式

心智操作模式是人们在大脑中构建起来的认知外部现实世界的框架、模型、机制,影响人们如何观察、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诸多假设、成见、逻辑、规则,甚至图像、印象等。面对纷繁复杂的主观题,需要我们回归原点,寻求问题解决的内在机理,引导学生学会建构思维通路、行动模式,简化、序化解决问题的过程。

基于学生的心智操作模式,以本题为例,我们一般可将问题的解决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理解和表征:即找出相关信息、指令,而忽略无关的信息、指令。例如,根据试题指令,考生需要提取体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效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相关知识是一一匹配的。(2)寻求答案:进行原型匹配或创建新模板。此时,考生需要结合所给材料,将考点内部知识做结构化剖解。(3)执行指令或尝试某种解答:以最佳解决方案呈现、执行问题信息。本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逻辑构建思路。(4)预估结果:在元认知的监控下对答案进行核查和补偿。考生答题后应思考:有效信息提取全了吗?有没有隐性信息?信息与观点对应准确吗?解题思路合理吗?等等。

2.研究诊断矫正技术

没有诊断,教学就没有方向;没有矫正,教学就缺乏效用。只有准确诊断学生的真实问题,才能提高教学矫正的有效性。教师看到学生学习中存在困难,准确地找到这个困难,并发现产生困难的原因,这就是诊断。诊断之后的教学必须纠正错误或补足缺失,这就是矫正。我们可以将这一方法引用到思想品德课复习中,学会分析失误的具体原因,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纠偏、纠误,从而巩固完善学生的思维系统和方法系统。为此,我们可以尝试设计个性化的诊断量表,注重前后测的结合,建构内在参照系统,有计划性地跟进监督、诊断、矫正。例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可运用下表进行诊断矫正。

3.编制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制定的测试内容和测试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制卷。双向细目表回答了考试“考什么”的问题,它有利于检视编制者设计的题目与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也是设计试题、试卷的蓝图、工具、方案。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养成编制双向细目表的习惯,有利于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测试的目的性,促进学生发展。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我们要注意: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要选择考核知识点、重点内容,能力层次采用“了解”“理解”“应用”作目标分类;应切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行为动词的等级、指向,体现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日常命题、选题中采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避免经验基础上的拼装、组合试卷,追求考试测量目标与学业水平评价目标的一致性。

例如,本题的双向细目表可以制定如下:

总之,课程标准是对学习结果的界定,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期望。思想品德课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开发测试题目,使得测验与课程标准相一致,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百家湖中学

江苏南京   2111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本题依法治国思想品德
选择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今天是几月几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找规律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