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燕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吹醒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改革观念,是一种理念上的升华,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本文指出,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应是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而应是导游与游客的关系。教师只是引导,大好的风光还得由学生自己去看,自己去欣赏。因此,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本文提出了几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朗读;感知;交流互动;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自读自悟法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有效的参与机会,如独立学习、小组活动、动手操作等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多方面、全方位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可采用自读自悟法,让学生在“六读”中主动参与:一读课文,说说你对小女孩留下什么印象;二读课文,谈谈你在过年时会有些什么想法;三读课文,讲讲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大年夜的,你和小女孩的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同;四读课文,体会一下小女孩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好幻想,这说明了什么;五读课文,设想你仿佛听到小女孩在呼唤什么;六读课文,联系实际生活,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在教授该篇文章时,通过朗读、默读、自由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有感有悟,在读后发言交流,从而深切体会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的悲惨遭遇,唤起对小女孩的同情心。
二、融入情境,提高交流互动
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的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复述课文、比较田忌两次赛马的异同后,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你们认为齐威王、田忌、孙膑各是什么样的人?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本文作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发现有的学生认为齐威王是个骄傲的人,从课文中“洋洋自得”“轻蔑”等词语中看出;有学生马上反驳,并提出其从课外书中得知,齐威王是个善于纳谏的人。关于孙膑足智多谋的故事更多了,《围魏救赵》《苦肉计》《空城计》……特别是有学生提出,孙膑教田忌赛马的计谋是他能胜齐威王的好办法,除此之外,别无他计。在该堂课中,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巩固了课本知识,开阔了视野,学习了教材中未提及的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敢说敢做,培养交流互动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样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有话可说,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个性发展,在教与学的互动中,精心设计课程计划,利用情境教学与设疑、鼓励等教学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敢说敢做的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思考,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口语交际课《应该帮助他们》,教师可根据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看图,角色说演。创设情境是为了双向互动,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双向互动仅有一两次是不够的。教师可提出“假如你在路上遇到了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不是只有残疾人需要帮助?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帮助?你会怎样帮助他们?”等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学会帮助他人。
四、培训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说”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都应该是培养学生语言的能力的过程。听话、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他们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听和说的训练,感受到说话的乐趣,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
1.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训练“说”。
低年级的课文每篇都有形象有趣的插图,中年级和高年级的课文,也有相当数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往往是训练说话时的插图。看和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教学中,要从图入手,充分利用插图进行听和说的训练。例如,教学《春天来了》一文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了解大体内容后,提问学生:“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春天来了”后,接着加以点拨,拓宽学生思路,“粉红的桃花开了,白色的梨花开了,我们身边的还有哪些(各式各样)野花是什么颜色的也开了。”这样,学生不仅开动脑筋想问题,而且也能使他们说出具体、连贯的内容。
2.采用“你读懂了什么?”训练“说”。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较浅的问题是可以读懂的,而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形成差异的、主动的、全面的参与。例如,在上《早发白帝城》,教师让学生纷纷举手,差不多把课文里边的词都讲了。如朝、发、彩云间、千里、还、猿、啼、住、轻舟等。然后老师又说:把词的意思加起来就是句子的意思,有谁读懂了哪些句子?学生又纷纷举手把句子的意思串出来,然后,教师又告诉学生,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整首诗的意思,有谁能把整首诗意思说出来?学生又举手用自己的话说全诗的意思。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生的交流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不是锤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日臻完美。”这句话启示教育者不能倚仗“灌”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而是应以导为主,遵循教育原理,因材施教,使我们的德育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水准。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气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使农村教学呈现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邢元敏.素质教育读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2]王鸿江.现代教育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3]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