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拟对《庄子·德充符》:“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履,无为爱之。”进行分析,考释名物词“翣”。通过从工具书的义项、相似形制名物对比、大小语境等方面切入研究,对“翣”释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庄子·德充符》;翣;棺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庄子·德充符》中有这样一句话:“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履,无为爱之”。其中,有一个今天已经很少见的汉字:“翣”。
到底这个“翣”的解释是什么?历来大致有如下三种典型的不同见解:
1.谓武饰。“郭(象)云:翣者,武所资也。战而死者,无武也,翣将安施!成(玄英)云:翣者,武饰之具,武王为之,或云周公作也。其形似方扇,使车两边……”
2.谓棺饰。“朱桂曜:古未有以翣为武饰者。《说文·羽部》:‘翣,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翣乃自天子诸侯以至于大夫、士所通有,非武人所独有也。是以古人仅谓翣为棺饰,不云武饰。”
3.谓为“铗”之借。详见近人奚侗见解。
这三种解释哪一种是正确的?“翣”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带着疑问,我们翻阅了大量工具书。
同时,我们还查找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
图1 图2
通过对上面的图片资料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两者的形制有很多共同特点,如主体部分均呈一平面,并且有一细长的柄等。同时,上左图1中,真实地再现“翣”的原貌,它的“下垂之貌”,以及“似扇之形”清晰可见。
既然两者形制如此接近,我们通过翻看许慎的《说文解字》,把关于两者的所有解释性文字找出来予以观察。
《说文·羽部》:“翣,棺羽饰也。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下垂,从羽,妾声。”
《说文·户部》:“扇,扉也。从户羽。”一作“从户从翄声。”
《说文·竹部》:“箑,扇也。从竹,疌声。箑或从妾。”
《说文·艸部》:“萐,萐莆,瑞草也。尧时生于庖厨,扇暑而凉,从艸,疌声”。
这些一系列的相似形制的名物——“翣”“扇”“箑(翣)”“萐”,可以让我们对“翣”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而且,我们还可以翻阅其他早期工具书来全面了解这一系列形制相似的名物,以此找出“翣”最明确的意思。
《方言·卷五》:“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
注:今江东亦通名扇为箑。箑,音翣。笺疏:“《说文》:‘箑,扇也。或从‘妾作‘翣。高诱注《说林训》云:‘扇,楚人谓之翣。‘翣‘扇一声之转。《襄二十五年左氏传》‘四翣,正义引方言作‘翣。《吕氏春秋·有度篇》云:‘冬不用翣,非爱翣也,清有余也。高诱注:‘翣,扇也。班固《竹扇赋》:‘削为扇,翣成器美。‘翣‘翣‘箑,并同。”
此外,《方言笺疏》提到了“萐”即“萐莆”,还提到了“射干”。
“《神农本草》云:‘射干,一名乌翣,一名乌吹,一名草薑。苏颂《圆经》云:‘叶似蠻薑,而狭长横张,如翅羽状,故一名乌翣。李善《高唐赋注》引郭氏《上赋注》云:‘射干,今江东呼乌萐。”
于是,“扇暑谓之萐莆,射干叶横张如扇谓之乌吹,或谓之乌翣,亦谓之乌萐,犹扇谓之箑,或谓之翣也。”
综上材料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三点:
第一,在语音方面:
(1)从“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可得出“扇”“箑”为方言读音不同所致。
(2) 又从“‘扇,楚人谓之翣。‘翣‘扇一声之转。”中不难推断出“扇”与“翣”读音接近,也为方言读音不同所致。
第二,在语义方面:从上引前人注疏等中,可以得出“扇”与“翣”在语义上有相通之处。
第三,不难发现,“萐莆”得名与“扇暑”有关,且其形似扇,而“射干”又名“乌翣”“乌萐”等,这也与其叶形似扇,“狭长横张,如翅羽状”“横张如扇”有关。
另外,《说文解字段注》“扇”条下云:“从羽者,如翼也”。
由上观之,“扇”形与“羽”“翼”“翅”关系密切。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
《说文·羽部》:“羽,鸟长毛也。象形,凡羽之属皆从羽。”
《说文·羽部》:“翄,翼也,从羽,支声。翄或从氏。”
《说文·飞部》:“,翄也,从飞異声,篆文从羽。”
有人认为“羽”本“翼”之初文,可备一说。不过,“羽”与“翅”“翼”关系极为密切。
《宋本玉篇》:“翄,羽也。”《广韵》:“羽,鸟翅也。”
“翣”“扇”“箑(翣)”“萐”以及“羽”“翼”“翅”等,均有相似度极高的形制。
最后,我们回到文中,将“翣”放入上下文语境中来考虑。
首先,从大语境上把握。
该句取自《德充符》篇,德充符全篇,即“德充于内,自有形外之符验也”之义,“这是一篇道德论”“文中以寓言的形式,写了五个肢体残缺、奇形怪状的人”,但“他们都是道德完美的形象”,此处具体写了卫之恶人哀骀它,虽然外貌丑恶,但具有巨大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原因就是他做到了“才全而德不形”,即“外物尽管千差万别,但内心守道,视之为一,视之为自然,以自然之心境迎接自然之外境,物我为一,皆安于自然。”
看到该句所处的具体段落。它正好是仲尼回答鲁哀公问话,提出“才全而德不形”概念的这一段。
全段围绕“才全而德不形”概念的提出而写。在这段开头,仲尼说了一个故事,即“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不见己焉尔不得类焉尔。”随后进一步对这个故事做出总结:“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紧接着,就是该句,这时,我们先跳过前半句,看到它的后半句,即“刖者之屦,无为爱之。”“刖:古代砍脚的一种酷刑。刖者:受刖刑的人。屦:葛麻做的单底鞋。”即“刖者无足,因而也用不着再爱惜屦了。”
这句话之后,又是一句画龙点睛式的总结——“皆无其本矣”。这句与前面的总结话语相呼应,都是为了说明“本”“使其形者”的重要。
结合具体语境,融合此处意旨,不难推断,此处“战而死者”,在其“葬”时,“翣”也应该“无其本”“无使其形者也”。
按人之常理,“古来征战几人回”,战死沙场常常暴尸荒野,抑或就地掩埋,“马革裹尸还故乡”还是一种荣耀,怎会盛殓而葬,用棺,既然棺这“本”都没有,那就更谈不上“翣”(棺饰)资。
不难发现,从大小语境(全篇、全段直至全句语境)中来看,将“翣”释为“棺饰”可行性强,前面朱桂曜先生的一段话中也断然否决了“谓武饰”的可行性,并且从持“‘铗之借”观点的仅一家之言的奚侗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更加确定“武饰”的不可通,兹引如下:
“徧考群经,翣有三义:一为棺饰,见《说文·羽部》及 《礼·檀弓》注、《礼器》注、《周官·女御》注;一为乐器箜虞之饰,见《明堂位》注;一为扇,见《少仪》注及《仪礼·既夕》注。未有谓翣为武所用。”
但奚氏虽看到了“武饰”的不可行,却又“窃疑古本《庄子》必作‘不以接资。”从“窃疑”之类字眼来看,他的解释无实可据,更似空穴来风,可信度不高。
综上所述,“翣”之释义应为“2”,“谓棺饰。”
参考文献
[1]古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二十六册)[M].北京:中国文化学院出版社.
[3]辞源(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9)[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5]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五)[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杨敏姣,女,湖北武汉人,贵州师范学院马列部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