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古代诗歌是文学艺术园里一颗耀眼的奇葩,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诗词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师要把审美教育化为春雨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关键在“润”字,因此,我们就要把美的思想情感渗透在语文古典诗歌的教学之中,用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下面就谈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方法:
一、培养对美的初步感受
审美感受力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因为阅读这种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而且审美感受贯串于阅读过程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受力就没有审美。
只像是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在《琵琶行》中,诗人对琵琶女的演奏,感受极深。作品用“急雨”“私语”为喻,描摹乐声急促狂骤和哀情缠绵,用“莺语”喻乐音的婉转多变,用“流泉”喻乐音的凄绝动人。当弹者沉浸在“无声胜有声”的情境时,突然又以“银瓶乍破”“铁骑突击”为喻,把读者带入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的境界,曲终又以“回弦一声如裂帛”为喻,使人有悬崖勒马之感。只有调动学生去积极地感受,才能进入“司马青衫湿”的状态。
二、选准突破口
学生初次阅读一篇好的作品,往往只感受其辞采的华丽、形象的鲜明、音韵的和谐等外在的美。还不能识其妙处,只有调动学生去积极形象思维,展开想象的羽翼,然后把学生引领到诗词的境界中去,他们才能感知、认识到诗词的内在美。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为突破口去引导:
1.采用意境优美的名句,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伟诵的名句,为什么特别动人呢?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第二,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词中名句,深入意境,陶冶性情,开发智慧。
2.抓住作品描绘的形象。由于美具有形象性,“文学形象几乎永远大于思想”。而“诗的本质就在于给不具形象的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别林斯基《查尔查文的作品》)。诗人总是通过“美丽的形象”表达其深刻、宽厚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诗的“情致”。黑格尔说:“情致是艺术的真正中心”。郭子川说:“没有情就没有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抒发了诗人旷达豪爽的情怀。诗人从“远”与“近”的对比中,突出了朋友间真挚的感情。只因深情相牵,贯通膜里,即使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也是“人远天涯近”。这一联,从狭小的境界转为宏大,从伤感的心绪转为亲近,一扫前人赠别诗那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悲凉调。将离情写得如此昂扬真挚,既是诗人旷达胸怀的表露,又是诗人美学理想的闪光。教师借着这“情致”的波涛,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中,去感受诗情的美。
三、达到审美的理性阶段
跳出诗词的境界,反转过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美的本质,评判美的意义,这才是审美的理性阶段,当学生感受到诗词中所描绘的一幅幅明丽、优美、闪动的画面和鲜明、感人的形象时,那只是对自然、社会、生活“外在美”的感受。要想美感教育的深入,只有进入审美的理性阶段,才能认识到画面和形象的“内在美”,才能感受到诗词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优美的小湖水画面,初读以为是描写风景,实际上本诗读的是作者看书的感受,半亩方塘是书,天光云影是指书中有美好的景致,源头活水是指读书可以使神智清醒,思想永远鲜活。只有认识这些,才真正理解了画面的“内在美”。
四、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学生通过再造想象,把间接的语言描述复活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从而进行再创造、再评价,如杜甫的《登高》。我让学生对人物形象和场面进行合理想象:漂泊他乡多年,贫病交加的日子时时困扰着诗人,今天,又是一个秋风呼啸的日子,诗人拖着拄着拐杖一步一拐地挣扎着走到山顶,看着那天上被秋风吹得漫天飞舞的树叶和脚下无穷无尽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想到自己晚年贫病交加,连浊酒也不能喝了,不禁悲从心中来,思绪万千……
教学中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此项训练,如我让学生把王维的《山居秋瞑》通过再造想象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从而进行再创造、再评价。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该诗所描绘的画面上都有哪些形象?诗人是如何为这些形象着色的?这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想象十分丰富。有的同学借助于再造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述了诗句中所表现的画面。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地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有的同学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展开评述:全词好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色彩鲜明而柔和,境界宁静而活泼,作者正是借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表现了他向往隐居江湖的情趣。
作者简介:徐茂成,男,1970年生,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古代文学。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