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应运而生,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旨在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网络新词语教学,分析网络新词语在汉语教学中的价值,并结合网络新词的特点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网络新词语 对外汉语教学 价值 教学策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7月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迅猛发展,网络语言也呈现出较快的更新速度,大量的网络新词语应运而生。网络新词语不限于网络上使用,而且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对留学生而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避免网络新词的,这些词汇对他们的汉语学习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虽然这些新词新语并不是《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必要掌握的基本词汇,但是掌握了这些词语有利于他们更加快速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不应该回避这些词汇。本研究意在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行网络新词的教学,避免它们对留学生汉语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学生能了解、掌握并准确地使用。
一、网络新词语的类型、特征
百度百科关于“网络新词”的解释如下:指的是“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它们是网络和语言结合的产物,是广大网民在网上使用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它在网络中迅速出现、传播,被网民广泛使用。
(一)网络新词的类型
由于网络本身还是新事物,“网络词语几乎都是新词语”,是网民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 新创造并广泛使用的词语。
1.含有字母数字各种符号的词
包括汉语拼音字母、拉丁字母或其他外文字母分别与数字、符号混合而成的各种形式,如MM(妹妹)、GF(Girl Friend 女朋友)、LP(老婆)、886(拜拜了)、1314(一生一世)、5555(呜呜呜呜)、^_^(笑)等等。
2.谐音词
谐音词就是根据词语的读音新造或借用一词来代替,如用“烘焙鸡”指home page(主页),“伊妹儿”指“E-mail”(电子邮件),“斑竹”指论坛、网站的管理人员“版主”。
另外,谐音词也指网民在使用拼音输入法时因为同音而形成的别字。为了提高输入信息的速度和网上聊天的效率,网民们往往将错就错,久而久之这些词语得到千万网迷的认可,因为它们往往比谐音的原词更为形象生动, 更俏皮亲切,更有生活气息。如霉女(美女)、菌男(俊男)、大虾(大侠)等等。
3.旧词新义
“新词语不应该仅仅限于新词形,也应包括旧词形所包含的新意义。”[赵克勤,论新词语[J].语文研究,1988(2)]网络新词的“旧词新义”也就是给已有的词语再赋予新的含义,由于其词义的新而倍加引人注目,所以广大网民更愿意把它当成新词语,如菜单、窗口、帖子、冲浪、恐龙、青蛙等等。
(二)网络新词的特征
网民为了提高输入信息的速度和网上聊天的效率,選择使用简单的词汇来沟通交流,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征。
随意:网络交际以文字为主,在网络聊天语中,文字运用得很随意。因为网络语言的操持者主要是年轻人,他们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模仿力,能迅速接受新生事物,一旦有谁率先创造出新词就会迅速被大家认可,并立即在网上流行起来。
不规范:由于网络新词的新颖和随意,所以,网络新词具有不规范、不纯洁的特征。如用“米国”表示“美国”,用ing来表示现在进行时,如“开会ing”“吃饭ing”等等。
不稳定:新词虽然很新颖,但是它们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这一点在网络语言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很多的网络新词都只是暂时现象,反映某些事物和现象的出现,但是其消亡速度很快,网络新词具有不稳定性。
二、网络新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
(一)网络新词是新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网络而生的网络新词是现代汉语新词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大、变化快、内容广泛、富有趣味性,它丰富了我们整个社会乃至整个时代的语言,是值得加以关注的。
(二)网络新词理应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一个重点
网络新词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所发生的急剧变化,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的现有内容,如果对网络语言一窍不通,将会造成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生活和交际方面的障碍,因此网络语言的教学理应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内容之一。“但遗憾的是,汉语教学界,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反应相对冷淡以致严重滞后,这在教育大纲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教科书的编写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都有所体现。”随着网络新词的大量增加,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调整思路,根据形势的发展,加入网络新词的教学,提高留学生的现实交际水平,使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生活。
(三)网络新词教学是推动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的有效手段
对外汉语教学不单单只是进行语言教学,它还涉及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讲授。通过网络新词的教学,可以让留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网络新词的教学策略
网络新词具有时代气息,是对汉语词汇的一种补充。尽管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在汉语运用实际中,积极健康、有表现力的网络词语用得恰当的话,能够丰富留学生的语言表达,起到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因此,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引入网络新词教学十分必要。作为汉语教师,要重视网络新词的教学和研究,将具有明显时代色彩的网络新词这些语料补充到教学中来,切实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一)让学生了解网络语言的使用环境,能在恰当的环境中准确使用
大多数留学生处在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他们汉语基础较差,但是好奇心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都很好奇,接受新的语言文化知识的欲望强,同时又缺乏鉴别正误与好坏的能力。所以,对外汉语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语言的特殊使用环境,让他们明白许多网络词语只能限于网络交际,应谨慎地对待这些网络新词语。当然,教师也不能一味地排斥网络新词,其俏皮幽默的一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健康有品位的网络词语。
(二)坚持常用性原则,恰当地选择网络词语进行教学
虽然掌握了网络新词确实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现实交际水平,但是由于网络新词具有显著的随意性和不穩定性,所以教学中要坚持常用性原则,认真分析新词的使用频率和范围,那些稳定性差、不够规范的网络新词就不能纳入汉语教学的词汇教学体系中,否则就会影响学生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中,必须选择那些使用频率高、社会认可度高、使用时间长、相对稳定的网络新词语。如“给力”“山寨”“亲”“萌”“点赞”等,这些词不仅在网络上频繁使用,而且还走进了现实,甚至在主流媒体上出现过,有的还被商务印书馆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收录,“土豪”“大妈”还将进牛津词典,这些网络新词语在留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用得上。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多关注网络新词语的发展变化,注意搜集符合要求的网络新词语,及时整理,不断调整和更新。
不过,网络新词语的教学不必固定在某个课型进行专门的教学,可以随机地出现在大部分课型里面。因为网络新词语更新很快,流传广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适当地引入网络新词语,结合学生的汉语水平适当进行讲解和扩展。
(三)根据学生的类别和汉语水平有区别地进行教学
从留学生的类别看,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学生,非学历教育学生又分为长期语言进修生和短期语言进修生。短期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希望通过短期的汉语学习,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能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因此他们需要学习有益于他们日常交际的汉语知识,即便不了解网络新词语也不妨碍他们的基本交流,所以无须进行网络新词教学。而长期生不仅学习时间长,而且学习的内容更广泛,他们学习汉语不仅仅是为了基本交流,同时还想更多地了解中国,融入中国社会,甚至在中国工作、安家落户,所以有必要进行网络新词语教学。
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各不相同,在词汇教学中要针对初级、中级、高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水平较低,随意而不规范的网络新词语容易给他们的汉语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如网络语言中出现的大量谐音、省音、用方言代替普通话等语言现象,把“不要”写成“表”,把“这样子”写成“酱紫”,把“喜欢”谐音成“稀饭”等,这些网络语言从某种程度上给正处于学习汉语阶段的初级留学生的汉语学习造成混乱。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宜讲授网络新词,即便学生问起了某个网络词语,最好是简单讲解,点到为止,不宜展开。中高级阶段的学生熟练掌握了大量基本词汇,运用汉语的水平较高,有一定的辨别汉语使用正误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进网络新词,并讲解该词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四)注重网络语言文化内涵的挖掘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了社会文化现象,因此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网络语言是在网络环境中产生的,是一种新兴的交际语言,敏锐地反映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了现代人的价值观、文化心态和生活态度。在进行网络词语教学时,不能仅仅是博学生一笑,活跃课堂氛围,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对网络语言文化内涵的挖掘上,这样才会有助于留学生更多地了解现代社会文化生活,感知汉语的变化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