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成
研究性学习从定义上阐释,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程式,通过问题的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指导思想”。其最根本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是重知识、重传授、重结果,而研究性学习则重过程、重体验、重应用,它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研究性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个性,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每一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课程应遵循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的独特性。研究性学习是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尊重学生,增强研究的主体意识
语文研究性学习,意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和判断,从而提升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及成果呈现形式,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张扬、发展和提升。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速度、学习方式和个性潜质的不同,在研究性学习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如何善于发现和发扬这些对学生各项能力发展具有独特价值的东西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真正了解学生不同特点、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量身定制”的分层次教学,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选用不同的测试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等,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方法上,广泛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自主研究式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给学生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发展。
二、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民主性、自主性学习的主人。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与书本、客观世界对话,能够自行选择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的角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与促进者。虽说教师的权威不再,但是教师仍有责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帮助,适时调控。因为这一时期学生正处于认识心理、情感心理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当地辅导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主动学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责任将更加重大,教师不仅要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教师要从学习的个别差异出发,依据具体问题的实质,依据活动情景的特点,把握辅导讲义的“变”,既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又预留能力发展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注重方法的学习、过程的体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就不应该介入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状态,至多在开始阶段做个引路者,并在引导的基础上将感受、领悟、欣赏、批评的权力交给阅读的主体——学生,让他们在发现、讨论、申辩中张扬个性,发现自我,从而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注意融合各学科的知识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知识丰富,容量大,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语文教师对各种知识最好都懂一点,这样讲起课来就会信手拈来、左右逢源。而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得到运用后,就要求语文教师更加注意文、理知识的融合,这是因为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本身涉及各学科较深层的知识。
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地球上有两个有效能量的来源:一个是地球本身所蕴藏的能量,另一个是太阳能。”在研究这段文字时,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涉及地理、天文、气象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在这方面研究的领域稍微广一点,收到的效果就会很好。
四、把握好研究的深度和难度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思想内容应该是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如《宝玉挨打》一文中指导学生分析研究宝玉的行为时,就不能仅仅视为纨绔子弟的行径,而要联系魏晋时代“竹林七贤”寄情山林、沉湎诗酒等放荡不羁的行为,宝玉与这些叛逆人物的思想意识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反抗现实的表现。因此,有的时候,对文章的深层次内容,教师应做适当讲解,绝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理解上。
在研究性学习中,对课文中的难点,教师应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好难度。《报任安书》这篇文章内容涉及作者家世、古代刑法种类、古代王侯将相受辱事例、圣贤们在逆境中发愤著书事例等,学生对这些一般不太熟悉,难免产生隔阂,再加上本文许多语句都有深刻的内涵,而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尚浅,短时间内难以透彻理解,教师就应把基点放在启发学生自行领悟上,而不必花太多的时间去详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