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节好的阅读课,首先来自于教师对文本深入细致的研读,只有这样,才会有独到发现,形成独特的阅读课堂;其次,在课堂上,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活动贯穿始终,重视语言活动,使课堂活色生香;再次,教学要融会贯通,随学生而变。通过研读、活动、融会,成就精巧、生动、自如的阅读课堂。
【关键字】语文教学;阅读课;研读;活动;融会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8-0031-03
【作者简介】周月芳,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江苏苏州,215000)教师。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课,向来教无止境。近日拜读几位大家的经典课例,细心揣摩之余,小有感触。
一、从独立思考到独到发现
近日研读黄厚江老师的“共生阅读教学”,其基本做法是:教师首先对文本有比较透彻的阅读,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思考和见解,然后用这些去激活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思考和见解,师生互相交流,互相碰撞,互相激活,互相丰富,形成活的阅读教学,从而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黄老师的这个主张,与我当初对阅读教学的认识有相通之处,当然要远比我全面和深入。
1.由“思考”到“发现”。
一节阅读课,缺乏独到的发现,只是沿袭别人走过的道路,那么永远无法开辟自己的天地。但,发现从哪里来?它往往来自于对教材、文本的认真细致、深入用心的解读。要解读,必须思考,一遍遍地读,反复揣摩思考。有的或许在读第一遍时就能凭直觉捕捉到一个很好的点,有的可能初时有疑读过几遍后却不再有疑,还有的初时无疑反复读了几遍后却生发出了新的想法,这些思考有无价值?我的疑问是否就是学生的疑问?就在不断的比较与调整间,最终留下来的,那个必须要解决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会成为你的“发现”。不读不思,则不得也!
2.由“独立”到“独到”。
然而,光由“思考”到“发现”还不够,尚需“独立”,才能“独到”。个性化的解读往往是最有魅力的。这个“个性解读”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恰恰是于平常处看出别人看不到或者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比如黄厚江老师在教授《孔乙己》时,整节课就抓住“一双手”做文章,由“手”带领学生读出人物的性格、命运及悲剧的根源。黄老师正是在反复的研读咀嚼中,敏锐地注意到一篇2000字的小说,写“手”就有近十处,孔乙己的善良、迂腐、自命清高及好吃懒做,无不在这双“手”上体现,因而决定将本课聚焦于“这双手”!再如陈日亮老师在解读《声声慢》时,不像一般教师那样把重心放于分析意象、理解词义等,而是把视线落在了贯穿全篇的几个关键词上,从“最难”到“怎敌”,到“却是”,再到下阕的“有谁”“怎生”“更兼”,最后到一个“怎”。仔细品读,正是这些用词,将全词由“寻寻觅觅”十四字叠词而领起的悲戚情绪层层渲染,一气呵成,最后达到无以复加、欲罢不能的艺术效果。
拜读这些大家对文本的解读及处理,欣羡敬仰之余,不由慨叹:为何他们发现的我们发现不了?究其原因,一则钻研太少,二则匠气太重,三则自我意识不够。初教时我们往往敏锐却不自信,教久了自信了却又僵化、迟钝了。如何既保持最初的敏感又敢于决断,确实是检验一个教师真功夫的地方,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之处。
综上,阅读教学中教师必经“独立思考”,方有“独到发现”,方成独特课堂。
二、从语文活动到语言活动
1.语文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应该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而非“内容的堆积、简单的问答、形式的呈现、概念的演绎和结论的传递”。它应该由一个个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在这其中,教师不是简单地传授与告知,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与学习,双方皆呈现出一种“动态”。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让学生动起来。这里的“动”,更指内在思维的活泛。要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带动和点拨下,更向广处和深处延展。如黄厚江老师在教授《孔乙己》时,有这么一小段:
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孔乙己手的形状应该是什么样子。
生:又大又厚。
师:为什么呢?
生:给人家抄书。
师:抄书会使手大而厚吗?黄老师也经常读书写字,手是不是大而厚呢?想一想什么人的手才会大而厚。
生:劳动的人。
师:对。那么读书人的手呢?孔乙己的手呢?
生:又长又白。
生:手指细长。
师:我也觉得是这样。可是后来用手走路的时候,手还是这样吗?
生:白白的手上都是老茧。
师:还是白白的吗?(同学笑)
生:又黑又脏的手上都是老茧。
师:又黑又脏能看见老茧吗?
……
再如江苏省常熟市教研室陈丹老师在教授孙犁的《亡人逸事》时,抓住第二部分中作者去看戏与他的妻子第一次见面时的一系列动词做文章,捕捉到学生不小心说错的一个“瞪”字,不失时机地与原文中的“盯”字相比较,细析“盯”里有什么(包含哪些内涵),并延伸至“瞟”等。整个过程,气氛热烈,学生畅所欲言,其乐融融也。
看到这些片段,我不由心生敬佩。这些老师心思缜密,善于捕捉又富于智慧,往往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敷演得摇曳多姿,朴中见色,简中寓丰,即使学生的有些回答稍显稚气又有什么关系,语文课堂不正因此体现出它的本真可爱,我们爱的不也正是这点?学生就是在这样不落痕迹的亦教亦乐中,对事物加以甄别比较,对人物主旨的认识理解也逐步深入最终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润物细无声”。
所谓“活动”,就是指教学的设计能激发出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交流欲望,整个课堂环环相扣,师生能共同参与且真正有所收获。
如上之语文课,就肯定是一种“活动”而不是其他。这样的课堂,又怎能不引人入胜?
2.语言活动。
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尤其要重视“语言”活动。语言活动是能充分体现语言元素的教学活动,如语言的解读、品味、运用及概括分析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钱梦龙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语言训练。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阅读教学的三个基本策略之一就是“以语言活动为主体”。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综观一些精彩课例,大多含有精巧的语言活动设计。如黄厚江老师教授《阿房宫赋》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缩成这样一段话: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先让学生填,再让学生据此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最后整堂课结束时让学生将全文内容浓缩为三个字——“奢、亡、鉴”。一段话,上好一节课,可谓功力深厚也。他的《黔之驴》也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从驴的故事讲到虎的故事,从用成语概括到仿造成语,整节课,毫不夸张地说,就是在变着花样玩“语言”,整个一堂“语言活动课”!语文特级教师杨斌老师在教授《边城》时设计了一个语言环节——让学生为小说重新命名,从而在比较中让学生自然领悟到小说命名的意蕴。
好的语言活动,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主旨的深入思考,体现对文本的深度加工。
可能有教师担心是否能找到那么多的语言活动,我想,只要用心于文本的研究,不忘“语言”,就一定能设计出因文而异的高质量的语言活动。纯净的语文课堂必然聚焦于语言训练。
综上,语文课堂必有活动,尤其要重视语言活动,方能使课堂活色生香。
三、从按部就班到融会贯通
一节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丰富的、灵动的,这种丰富与灵动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本身,更应体现于对这些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与其按部就班,不如融会贯通,巧妙穿插。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1.背景介绍。
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一个钥匙,惯常做法是把背景介绍放在一堂课的开端,或讲,或看,或叙,或论,走一过场,就算完事。至于其中有多少内容跟所教文本有直接或重要的联系,很少去想。那背景介绍是不是非得要放在前面呢?是不是非得要正儿八经郑重其事地摆出?真正的大家名家上课,似乎都不这样的。黄厚江老师在教授《葡萄月令》时,先从文体出发,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汪曾祺是将一篇说明文的内容用散文的笔调写出了诗的境界,继而问: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接下来穿插了汪曾祺女儿的一封信,由教师朗读,让学生从信中间接获知时代背景,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这样的处理,不落痕迹,十分巧妙,没有一点“匠气”。
2.文言字词。
文言文的教学(尤其是公开课教学)中,最让人犯难纠结的无非是“文”“言”如何有机结合。既不能一串到底,又不能忽略不计。比较明智的做法是把字词句的理解融合在阅读过程中,即把“言”的教学穿插在“文”中,这样既能避免枯燥乏味又不“以言害文”。综观钱梦龙老师、黄厚江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成功课例,几乎都是如此。当然,如何“穿插”,这又是一个话题,此处不作展开。
3.文本解析。
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往往是在预设问题的引领下,一个个去展开、分析进而解决。我们的习惯思维,喜欢搞定一个再一个,有序推进,否则容易混乱。随之带来的弊端是机械、呆板,而且很多时候对一个问题的认识不一定都能一步到位。这样要么讲不透,要么在一个地方延宕太久,耗费很多不必要的精力,课堂节奏就不容易把握好。将全文内容融会贯通,了然于心,加以适当的穿插和回应不失为一明智之举。教师要大胆收放,特别重要的固然要尽可能讲到,但未必拘泥,要随学生而动。此点说来容易做来难,它体现的实际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透彻理解以及对课堂的充分把控与驾驭能力,非一日之功。
综上,阅读教学切忌按部就班,善于融会贯通,方能使课堂如风行水上。
【参考文献】
[1]黄厚江.你也可以这样教阅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2]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钱梦龙.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杨斌.发现语文之美[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