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红艳 赵燕 李秀芳
摘 要 随着90后学生成为就业的主流群体,如何结合新的经济形态下市场和学生特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以顺利就业,是高职院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心理契约理论出发,结合目前高职学生的择业特点,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提出一些教育对策,以期为高职院就业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理契约 高职 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0.083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Career Outlook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Education
HAO Hongyan, ZHAO Yan, LI Xiufang
(Xuzhou Colleg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40)
Abstract With 90s students into mainstream employment groups, how to combine the marke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under the new economic form, to help them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areer to successful employmen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employment Vocational School. From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care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career education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 of employment.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outlook
1 心理契約理论
“心理契约”是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施恩(E.H.Schein)正式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心理契约作为联系员工与企业的心理纽带,它影响到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对企业的情感投入、工作绩效以及跳槽率,最终会影响企业的绩效。因此,心理契约最早是运用于企业中用以激励员工的一种管理心理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契约的内涵和研究领域在不断发展变化,许多高校开始将该理论运用于学生管理和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心理契约,这种源自心理需求的隐性约定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与日常行为表现。而90后大学生的特点也注定仅仅依赖规章制度等文本契约已不能解决高校内学风日渐下滑、择业观出现偏差等一系列问题,而有效运用与文本契约形成互补的心理契约,成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择业观施加积极影响的重要途径。
2 高职学生择业观特点
高职学生择业观是作为择业主体的高职学生对于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和心理倾向,是高职学生在择业时依据的基本价值判断。总结90后高职学生的择业观,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择业定位有所转变。90后为主的高职毕业生,已经完全摒弃了传统的“专业对口”的择业观念,更加关注所选职业的发展性,也更加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能力,他们在对自身的综合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对不同职业岗位的评价和对就业政策、环境形势的了解与认知,在双向选择的就业过程中,只要招聘企业提供的岗位、工作条件和工资薪酬在自己的心理期望中,即使专业不对口也会选择就业。
(2)就业过程更趋多元。新的经济形态下,就业市场推崇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许多高职学生都会选择先找一个就业岗位,在从事现有岗位工作的过程中寻求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并且不断提升自我,以求顺利谋得新的预期岗位,即先就业,再择业。这种就业方式己经逐渐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成为90后毕业生的主流就业观念。
(3)择业心理趋于稳定,但择业目标仍较理想化。目前,绝大多数高职毕业生能根据所掌握的就业政策,在全面分析个人优劣势的情况下,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良好的择业心态来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虽然在激烈竞争中的择业行为日趋理智,盲目从众、攀比的现象有所减少,但是,不少毕业生仍将择业目光主要集中在薪酬好、发展空间较大的一二线城市。也有些毕业生在择业中过于追求大企业、高新金,而忽略个人能力、个人发展前景,从而导致择业失败。
(4)择业观念开始树立,但仍过于强调个人能力,且功利性严重。随着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视,择业观的教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不少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过于注重个人能力的发挥,不愿从艰苦的基层做起,只注重个人短期利益,不注重经验积累和个人长期规划;另外,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高职毕业生就业中更多地把发展自我、个人志向作为第一要求,重金钱,求安逸,只求利益最大,而忽略社会的需求和回报社会的责任。
3 心理契约对高职院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1)良好的心理契约可以引导学生具有积极期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心理契约以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为基础。作为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合理满足学生期望,处处以人为本,对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激励和实践机会,会使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更能激励他们不断进取,用更好的成绩回报学校。这种心理契约的互相兑现,可以增强学校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学校的凝聚力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用心理契约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体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学生管理中,除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处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大学生,往往在校期间就会对自己的未来职业做出一定决策,如果他们在错误思潮引导下形成不恰当的职业预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切合自身需要,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决策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的辅导员(班主任),应该在与学生建立较为稳定的心理契约之后,通过对环境和形势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
4 高职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对策
心理契约管理中,高职院校要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设计职业生涯。
4.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价值观趋于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转型时期,他们容易学习和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但辨别能力不足,难免被诱导或迷惑。因此,高职院校首先需要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让学生在择业时既要关注个人利益,更要考虑国家和集体利益。其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一方面要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不盲目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客观情况,如性格、专业、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优劣势来选择职业目标,同时要根据社会需求寻找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工作单位。高职学生只有对职业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选择社会需要的职业,才能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也才有实现个人价值的可能。
4.2 提高教育方式的靈活性,增强择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将择业观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除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成功校友事迹报告等形式进行集中强化教育外,还应将择业观教育渗透到日常的“两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利用“两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社会,客观面对现实,自觉地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利用专业课学习的机会,把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个人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和确定择业方向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学习,做一个有准备的人。
将择业观教育与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90后学生成长于优越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下,作为独生子女的多数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择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规划。因此要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充分利用社团、宿舍、班会、网络等阵地,引导学生学会感恩,乐于奉献,勇于担当。另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激发他们的内在道德感,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做出更有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职业发展规划,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将择业观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中,父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职院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改变毕业后当国家干部、坐办公室等传统的择业观念,引导他们看清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需求,学会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和尊重子女的职业选择,支持和鼓励子女从基层做起,确定一个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4.3 通过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提高择业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由于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在择业困难或失败时,往往会产生自卑、焦虑、挫败等不良情绪。
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挫折教育,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心态去面对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学校,首先应该根据90后学生心理特点,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入到各门课程教学和日常教育管理中,通过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渗透,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意识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其次,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任教师、班主任及辅导员的作用,深入宿舍、食堂、活动场所等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场所,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他们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消除各种心理危机,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再次,把挫折教育作为90后高职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通过主题班会、励志典型教育会及个别辅导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中的挫折,特别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多次就业不成功的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帮扶的形式,教师与学生坦诚相待、平等交流,发现他们择业中的主要心理问题,找出关键点,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4.4 加强公平观教育和诚信教育,提高择业的社会公信力
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就业风气的影响,个别学生对职业发展的公平性缺乏信心,从而导致择业观出现一定偏差,因此,学院要通过一定的公平观教育,让学生懂得对职业适应而言,相对的、有弹性的公平观念更有意义,要引导他们学会接受暂时的不公平,以长远眼光看待组织与员工的关系。另外,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作为高职学生,要在新的市场经济形态下的就业市场中经得起考验,就必须树立诚信的择业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推荐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帮助学生从主观上牢固树立诚信意识,真正做到做人与做事同步走。
参考文献
[1] 蔡小葵.新形势下高职生择业观的理性分析与思考[J].交流,2012(8):131-133.
[2] 李雪晗.基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19-20.
[3] 龙国存,王亚明.“90后”大学生的择业观引导[J].实证研究,2012(12):21-24.
[4] 唐晓燕.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2014(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