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战宏
【摘 要】在参加<慈善—世界幼儿教育联会中国西部学前教育教师交流计划>活动中,聆听了国际知名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参观了优质幼儿园并与香港幼教同仁进行学术分享及驻校体验等,了解到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内地与香港的学前教育之间的异同,相互借鉴学习些什么,更好的促进和发展两地的学前教育。
【关键词】学前教育;交流学习;思考
一、香港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
1.独特的学前教育政策
一是开放办学。香港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政策是非常独特的,中小学基本上以政府公办为主,既给政策,又给服务。学前教育则只给政策,不给服务,学前教育实现开放办学。
二是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别及管理部门。香港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稚园和幼儿园,其中幼稚园由教育行政部门管辖,招收3~6岁儿童;幼儿园由社会福利部门管辖,招收2~6岁儿童。
三是推行学券计划。为了让香港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接受费用合理并质量优良的学前教育,香港政府在《2006年至2007年施政报告》中提出了推行学前教育学券计划,它被誉为“学前教育的新里程”,它直接向家长提供学前教育学费的资助,一般孩子满2岁八个月就可以领取,而可以兑换学券的幼儿必须是在香港非牟利幼稚园和幼儿中心就读。在学费的收取上也必须符合标准,一般半日制每名学童一年不超过港币24000元,全日制不超过港币48000元。
四是注重师资培训。香港学前教育不断提升,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80%以上的教师接受过培训,所有教师必须持有幼教的文凭,并通过教育局考试,获得教师资格合格证方可工作;2009年起,所有新任园长必须持有教育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学券计划每年有部分经费用于资助教师的专业发展计划。
2.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一是执行“两文三语”教育。1997年香港回归后,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香港政府从学前教育开始执行“两文三语”,即两文为英文、中文;三语为英语、国语、粤语。
二是办园模式多元化。为了适应发展,有的侧重外语教学、开办国际学校;有的开展国语教学,适应未来竞争;有的注重动脑动手,培养创造能力;有的实施电化教育,接轨现代科技等。
三是教育特色多元化。其一是没有具体的目标,香港政府总体的要求是培養适应现代化竞争的专业人才;其二是没有固定的课程,各机构按照市场需要自行设计办学方向;其三是没有统一的进度,对孩子的接受能力进行科学分析,开展分类指导;其四是没有专门的教材,幼儿园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传授不同的知识。
二、反思内地与香港学前教育的异同
1.改善幼儿接受平等的学前教育
两地政府都在努力改善幼儿接受平等教育的权益。内地政府为学前教育投入经费,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对贫困地区投入资金,改建、新建幼儿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减免学费、并给予适当补助;坚持公益普惠,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等。香港政府执行学券制;重视幼儿教师培训进修;有充足的社会教育资源等。
2.政府对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管
两地政府都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度等规范办园机构;组织相关教育部门,定期评估幼儿园等。
3.制订科学的幼儿教育目标
内地幼儿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香港幼儿教育目标是让每个人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等。两地的幼儿教育目标各有所长,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宗旨“一切为了孩子”,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4.设置合理的幼儿学习领域
内地的幼儿学习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指南》强调幼儿通过五大领域的学习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等。香港的幼儿学习领域按照体能与健康、语言、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六个领域,强调以儿童为本、全面均衡、游戏为策略,教师要认识和尊重每个幼儿的发展独特规律,让幼儿积极主动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发展和提升等。两地的幼儿学习领域都注意到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学习品质;强调各领域的整合、均衡;教育内容应以幼儿生活经验为主;学习内容包涵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重要元素;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最终实现“愉快学习、终身学习”,让幼儿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5.两地办园形式的差异
内地办园形式主要有国家办园、军队办园、企事业单位办园、个人办园等,公办幼儿园为主,私立办园为辅。香港是由私人或志愿团体承办,全是私立办园。相比较,内地办园形式更易于政府监管,规范办园,但同时也有弊端的方面,如:存在大锅饭现象,竞争压力较小;教学质量及教师能力素质发展不均衡;边远地区与发达城市的办园质量有较大差距等。香港办园形式有易于引进竞争机制,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在对学前教育机构各方面的监管上,有一定难度;有些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办园条件;为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教育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园运行已是准企业形式,收费相对要比内地高等。
三、内地学前教育的思考
1.增加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
政府可在总量上保障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投入,加大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性拨款中学前教育经费的比例;确定不同地区不同的学前教育投入体质,边远落后、经济不发达地区可在经费上倾斜等。
2.加强师资培训
香港目前的幼教师资培训主要由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大学等高等学院承担,各院校的师资力量较强,能保证培训质量,帮助教师提升学历、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可借鉴此种培训方式,积极与各地师范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选送教师在校进修培训,可设置短期班、本科班、研究生班等,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3.更新社会及家庭教育观念
香港非常重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内地在此方面还需更新教育观念,与社区和家庭建立合作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共同参与学前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更好的教育好下一代。
4.加强本土化的幼教课程模式
幼儿园应在《纲要》和《指南》等的引领下,从本土幼教文化发展实际出发,挖掘和发展本土化的幼教模式,强化自身原有的文化特色,吸取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营养,丰富幼儿国情教育内容等,在实践中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本土化幼教课程模式,它关系到我们下一代如何生活、消费及对社会的价值观等。
总之,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已出台了相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并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学前教育,逐渐改善入园难的困境,逐步缩小贫困与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差距等,相信在政府及幼教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李季梅,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学前教育课程指引[M].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