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摘 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教育改革的深化阶段,对小学的英语教学模式也要能够积极的转变,通过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就能够将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解决也有着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游戏教学的特征以及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应用的问题加以分析,最后探究科学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英语;策略
小学的英语教学对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最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在这一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水平。游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将能够有效改变当前的教学现状,为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无限动力。
一、游戏教学法的特征及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游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体现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比较重要,对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的发展而言,要能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更快的达到学习的目标。游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其目的性以及教育性层面,游戏的主要目就是要达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同时游戏教学也是比较严肃的游戏是针对教学的目的而开发的游戏,所以有着教育性特征。另外游戏教学法还体现在规范性特征以及竞争性特征等方面,通过游戏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竞争能力得到加强。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当前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沉溺于游戏而对学习的心态没有正确的树立,游戏教学环境下学生失去了游戏不能正常的学习,这就是对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没有得到恰当的体现,所以目的没有达到。
还有就是对游戏的题材选择方面没有合理化的呈现,小学英语的教学题材选择是比较关键的,通过游戏教学的应用能够将题材的内容得到有效的利用,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升。但实际中对游戏题材的选择动机不纯曲解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及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没有紧密结合等都会造成应用的效率不高。
另外就是对游戏教学法应用中设计没有科学化的呈现,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游戏的设置数量比较多,但是在具体的质量层面比较欠缺,游戏设计的形式上比较花哨,没有和实际学科得到紧密结合。再有就是被动的实施游戏,对游戏的规则没有明确化,教师的参与度不是很高等。
二、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第一,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和实际相结合,首先要能够对游戏的题材选择要能够合理化的呈现,游戏要能够和英语讲授的目标以及目的得到一致性的体现。对游戏的应用不是只让學生高兴的玩,是要能够让学生学的开心,老师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就要注意和课程内容的结合度。
第二,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主要目的就要让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激发,还要保证学生对游戏规则都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理解,游戏要简单化和具有着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对游戏的新奇性得到充分体现。对游戏的设计过程中要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靠拢,在课堂上尽量采用英文进行表述,对于游戏的语音输入方面也尽可能采用英语,这样学生在长时间的经历下就会逐渐的熟悉。
第三,对游戏实施的主动性要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在游戏开始之前要对游戏的规则加以说明,教师此时可通过讲授法以及演示法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然后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对教学的时段要能合理的把握,在课前导入阶段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课程当中导入游戏能够对学习的知识加强巩固,对教学节奏加以调节等。而在学习之后导入游戏能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并升华情感价值。最后就是要能够对游戏实施加以评价。
第四,通过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动力,例如通过游戏活动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Its east of the office.让学生实施方位练习对单词和教师指令语言加强巩固,从而来培养学生英语的节奏感以及反应能力。老师可以准备许多写有地名的卡片发给学生,打着节拍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就按照卡片上的内容进行回答,老师的问题和学生的回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样通过不同的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节奏和反应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激发。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英语的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要和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发展特征得到结合,从而才能够将其应用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够将教学效果得到良好呈现。游戏教学的方式对小学的英语教学非常有效,但要注意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要适当,不能过度的依赖,否则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此次主要就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从几个重要的方向对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思路进行了展示,希望通过此次的努力对小学的英语教学发展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蒋瑞云.优化教学方法构建小学英语课堂的创设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5(04)
[2]刘绍静.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