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宏军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作探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102—01
合作探究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法被广大教师广泛认可并应用。下面,笔者以“分式方程的解法”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在于未知数是否在分母。未知数在分母的方程是分式方程,未知数不在分母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中分母含有未知数,学生不易理解。这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怎样将新知转化为旧知。
利用学生已掌握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由学生去探讨解分式方程的办法。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等式的恒等变形,并提示学生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恰当的数式,达到去掉分母的目的。当然还要适时提出“最简公分母”的概念,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
例如,解方程=-3时,如果去掉分母(x-2)就可以化简,学生很容易发现只要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就可以了。解完这道题之后,可适当地给出一些不同类型的分式方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去深入探究去分母两边到底乘什么合适,学生发现要想达到去分母的目的,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就可以了。
通过合作探究,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去探究其他合理的转化方法。对于分式方程,大部分学生会按照常规方法去分母。此时有的学生会将方程的形式与以前小学学习过的比例对比,提出左右两边的分式只要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可以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原方程可变为:x+3=-3(x-2)。由于数式通性,对此法教师应明确给予肯定。
对于前例解方程=-3,可能有的学生意犹未尽,提出“可不可以先移项,移项后把左边利用分式的加减先计算。”此时,教师也应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试着做一做,并对每一步的根据给出合理解释,只要符合算理即可。
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教“似乎并不显得突出”,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践。学生在个体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分析与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透彻与全面,最后形成共识,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
而后告之学生,利用常规方法去分母时有时会增大难度和计算量,因此可根据其特征,采取灵活的方法求解。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母的特征,运用逆向思维,将和式中的各分式转化为两个分式之差,使得除首末两项外的中间各项可以互相抵消,从而达到求和的目的。这样就化繁为简,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及时反馈、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教师及时反馈,有利于让各个合作小组充分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组的观点,吸纳他人之长,及时进行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发言。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大胆想象,勇于质疑,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变”、 “变”中求“新”,创新思维,获得思维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说与别人不同的话,用与别人不同的方法,提与别人不同的问题等等,进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