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琴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反思;重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084—01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教学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意识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理解不透彻,容易导致教师产生封闭的心态,不仅无助于而且可能阻碍教师的专业成长。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反思,那么他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甚至有所滑坡。即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也只能是一项工作的多次重复。”可见,教师仅凭自己有限的教学经验进行重复教学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反思,谈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 课前反思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也是如此。 课前反思至关重要,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反思自己是否做到心中有课。上课之前,必须是袖手于前,凝神精思,做到心中有课。其次要根据上节课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是否合理。如果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没能完全掌握好,对知识一知半解,难点没能突破,那么教师就需要临时改变教学策略,恰当地调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在上课前要反思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会指引教师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达到高质、高效。
1. 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教师必须时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审视和检讨,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行为。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课堂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创设的教学情境是否以鲜明的形象强化学生感知的真切性,是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2. 学习过程。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并审视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体验、困惑之处、能力达成、生成状态等。通过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所以笔者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弄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培养学生用“旧知”解决“新知”的学习方法及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本节课中,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然后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学习的思路,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掌握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
三、课后反思
作为教师,每上一节课总有自己满意的地方。如独特的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入语、对知识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过渡语、对学生进行合理赞赏的评价、在互动中生成的新的“生长点”以及数学思想渗透和应用的巧妙之举等等。而这些成功之处,往往是备课时未曾考虑到的,而是在课堂上突然爆发出的灵感和火花,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一闪即逝,教师必须通过反思去捕捉。当然,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比如教学内容安排不妥,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理念不新颖、关注学生不够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反思,寻找其根源,并勇敢地去面对,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的前车之鉴。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