颉炜
【关键词】 审美教育;培养;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9—0083—01
语文教学虽然不断地进行改革,但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唯理性教学模式及按知识点的全面性和试题的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从整体上来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视觉、听觉是审美感知的两种主要官能。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例如,《风景谈》一开头,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是作者为我们描绘的一幅“沙漠驼铃”的画面,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白茫茫一片”,发着“微微的白光”,突然,地平线上出现了“黑点”,逐渐变成“黑线”,微风送来铃铛的“柔声”,“昂然高步”的驼队排成整齐的方阵,加上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我们可以抓住以上这些词语从色彩、感情、声音及动静变幻去指导学生感知形象,从中欣赏到大自然的阳刚之美,领悟到大自然的粗犷及人们战胜大自然的伟力,进而理解“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深层内涵。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回忆”和“联系”。
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进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这种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句段,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学生怎样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在审美中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达到预期的审美效果。
三、审美教育操作的基本原则
1.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度与量的尺度,多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教师适时点拔讲授;注重局部品味,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再上台阶,进行文学作品的整体审美鉴赏;把握好学生对文本的基础感悟,在感性认识清楚的前提下,进行理性的审美分析。
2.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在鉴赏之初,简明介绍审美相关知识是基础,强化学生品读是前提,鉴赏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是关键。循序渐进、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领悟文本之美,懂得审美。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建立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明确建立一个目标体系。各个教学阶段,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或语言美,或结构美,或情趣美,或理趣美。审美方法上,或想象,或品读,或提要,或钩玄。内容方法,双管齐下,实现目标,达成效果。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