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华
摘 要:初中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生活化;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开设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就是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以往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到重视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相应地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也要进行大的变化和革新。
一、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所不同,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有掌握上机操作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就是要使学生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际操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要改变以往教学理念中教师主宰课堂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人。新课改之后也要倡导这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还依然是采取以往的一言堂教学模式,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无法体现。所以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质疑、去创造。将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且在应用中能够有所创新。
二、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连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转化到实际中。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将单一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化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生活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的方面实在是太多了,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把这样的内容结合到教学中,丰富教学、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提高教学效果。给学生一定的创造机会,让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好,也可以提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学生为班级设计墙报,为学校设计橱窗内容等,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与看得见的生活内容密切相连,这样才能使学习更加富有实效性。
信息技术的应用性是这门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动手能力开始,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将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学习中。
参考文献:
吴余红.企业文化渗透于中职德育工作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