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的三大文体解析

2015-11-08 18:17:40文靖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与写作

文靖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所有的教师都曾遇到一个难题,怎样才能上好阅读课和写作课呢,大量的理论、大量的文章,往往将教师击溃,其实,想要上好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课堂,是有方法可循的,通过认真的观察和资料的整理,得出根本在于对语文三大文体的解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三大文体;阅读与写作

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中,阅读和写作占据了一大部分,然而想要上好阅读和写作课,并不容易,阅读中,文章的信息量大、方式灵活和题材变化大等,写作中,文体写作特征要求严谨和结构层次要求较高等,造成了一种僵局,打破这种僵局,就要从阅读和写作的本质出发,综合教学资料分析,得出阅读与写作课堂中,主要是关于三大文体的解析,分别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一、记叙文

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描写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表达或者抒发某种情感的文章叫做记叙文,它经常出现在阅读和写作中,因而在三大文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掌握好记叙文在阅读和写作中的特征,能让教师更好地上好阅读和写作课。

1.文章的中心思想

记叙文是一种“以事说理、明志”的问题,通过大篇幅的细节描写,最终只是为了表达一种社会价值或者抒发自己内心某一时刻的情感,往往是一两段话,所以,在阅读中,第一步往往应该先找出这一篇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有一些文章中可以轻易地找出中心思想的句子,有一些则需自己进行概括;在写作中,初中生都很喜欢写记叙文,但一篇好的记叙文却很难写,为了提高学生写记叙文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文章中心思想的确立,引导学生依靠人、事和物的发展描写,顺着记叙文所表达中心思想的方向走,保证记叙文的质量。

2.写作手法与技巧

每种文体都有自己特定的或者常用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记叙文中,主要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指写作顺序和布局,记叙文经常用倒叙和插叙来增加事情的回环、悬念、突出或者补充事件等,简单的记叙文也用一般的顺叙,在阅读中,根据记叙顺序,分清一件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能让学生清晰灵活地把握文章主旨,而在写作中,运用倒叙或者插叙将事情发展丰富化,如一个学生写自己的父亲时,在文章开头就写到:“他,在炎炎的夏日下,带着一顶帽子,辛勤地在尘土纷飞的……他就是我的父亲。”运用插叙的手法,先将父亲工作的辛苦做详细的说明,不仅营造一种父亲坚毅心酸的主观感受,还让全文基调趋于朴实化。

3.加大对小说和传记文体的训练和分析

在初中语文课堂的阅读和写作中,记叙文广泛的运用表现在小说和传记中,而小说与传记经常是阅读题的内容,根据每一年的初中语文省市级试卷的阅读题数据显示,每一年文学类的阅读题目中,小说与传记基本呈现更替的变化现象,在教学中加大对小说和传记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和掌握这类文体的应用。

二、说明文

运用逻辑和事理进行解说一件事、一个观点的文章,一般用于阅读中,是一种应用型很强的文体。

1.写作手法与技巧

上面说道,说明文是一种应用型很强的文体,相对的,它在阅读题写作手法与技巧的考查中,也以应用性为主要目标。说明文往往是带着逻辑性的,因此,教师在解说说明文阅读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如,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然后再分析文章每一段落中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用数字、分类别和列图表等。

2.加大平实性和文艺性说明文的训练

在阅读题目中,根据每一年的初中语文省市级试卷的阅读题数据显示,每一年应用类的阅读题目中,说明文分为平实性和文艺性。在平实性说明文的考查中,主要针对学生概括能力和总结能力,而文艺性说明文中,经常是以知识、科学小品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教师有条理地加大平实性和文艺性说明文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考试的阅读题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议论文

生活少不了议论,善于议论的人,往往比较聪明,因此,议论文往往是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课堂的宠儿,在阅读与写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1.论点、论据和论证

天下所有的议论文,都离不开论点、论证和论据,在阅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让他们自主找出论点、论证和论据,论点一般是一些看法或者主张,论证指的是论证方法,分为事实论证和理论论证,就是利用史实、有效地统计数字、名人名言和自然定律等,对论点进行分析,最后就是论据,通过事实与理论的论证,得出最终的观点。

2.加大议论性文体的练习量

议论性文体的运用非常广泛,有社论、评论、学术论文、专题讨论、杂感、随笔以及侧重于议论性的讲演词和书信等,而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考查中,阅读中,多以评论和书信的形式出现,写作里,则以通用的议论性文体为主,加大议论性文体的练习量,可以让学生更好把握,拿去更高的分数。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阅读与写作中,主要是对三大文体的分析与整合。面对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文章,教师应该把握实质性的东西,并加以条理化分析,才能真正上好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课。

参考文献:

[1]甘其勋.运用文章科技 引领学生阅读[J].中学语文教学, 2008(09).

[2]李海林.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区别与关联[J].中学语文教学,2008(08).

[3]张玉新.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J].中学语文教学,2008(08).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与写作
完美过渡:阅读与写作之间“鸿沟”的解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103期)2017-01-23 15:56:34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细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研究
让灵活精悍的微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堂的左膀右臂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37:21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法的应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
浅析如何做好德语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的迁移与转化
考试周刊(2016年60期)2016-08-23 06:55:32
高职英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42期)2016-06-18 20: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