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2015-11-08 19:32:03高志阁
新课程·中旬 2015年9期
关键词:联想迁移创新

高志阁

摘 要: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接受教益最多的地方,应该抓住课堂,利用多种教学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与用、思与答的巧妙融合,从而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迁移;联想;创新

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语文课堂教学是块艺术园地。作为教师,如何把知识信息轻松愉快地传输给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一、抓住机会,小中见大

有一次我去上课,一进教室就看见一个食品垃圾袋,而全班学生对此竟熟视无睹。我当时大为恼火,把书往讲桌上一摔说:“垃圾袋不捡走,这节课不上。”

幸好有个学生捡走了垃圾。可我该怎么收这个场,该怎么说第一句话。突然一个故事跃入脑海,我走进教室,面无表情,用不高不低的声音、不紧不慢的语速说:“有个盲人夜间走路,总要提着灯笼。别人不解,问他。他说:我提灯笼,是想让别人看清我。”当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于是,我又面带微笑地说:“与人光明就是与己光明,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那么与人清洁也就是与己清洁。我们只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文明之花不就会处处开放吗?”然后我走上讲台,开始上课,而那天正好讲的是有关环境内容的《湖泊,在消失》,效果特别好。由此可见:抓住课堂中的每一个机会,可以小中见大。

二、拓展迁移,化难为易

语文学科有着很广博的内容,它与天文、地理、历史、英语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一定要懂得多,尽量扩大语文的外延,以传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如:讲汉字的造字方法与结构时提到“象形”与“会意”,中国的文字是从象形字开始的,如日、月、水、火,都是有形可观的,而从、采、休,则是会意字。为了增加趣味性,我写了两个英文单词:bed(床)、eye(眼睛),让学生分析他们的象形。他们很快说出b、d是床头、床尾,e是床板,合起来是“床”的意思;y是鼻子,e是左右两只眼睛;那么news就是东西南北四个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组合,所以是“新闻”的意思了,可以理解为是会意的单词。你看,这就是知识的迁移,这样一来,是不是把知识化难为易了?

三、借助联想,巧妙记忆

古代文学的常识部分是学生最易混淆的地方,常常是张冠李戴。为了减少错误,我给他们做链条式小节,由此引出更丰富的内容,便于记忆。

如讲司马光的《孙权劝学》、王安石的《伤仲永》时,要介绍作者。我是这样安排的:司马光(1019—1086年)、王安石(1021—1086年)、苏轼(1037—1101年)。

这三个人的恩怨升迁是围绕王安石的变法开始的。宋神宗实行变法,司马光、苏轼二人被贬;宋神宗死后,宋哲宗继位,废除新法,所以王安石被贬;后来宋哲宗掌权,又实行新法,司马光、苏轼二人又被贬。这一系列的变故就像《红楼梦》中所说的“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人的命运就这样不幸。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苏轼的《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

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就是在变法的起起落落中完成的。那么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一丝哀怨也就不难理解了。理清了这些有助于学生明确他们的主张和思想,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主旨,不会再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了。

四、激活思考,创造个性

当今社会,会思考、会学习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习品质。课文中的问题、阅读材料中的问题,都不止一个答案。那么从哪个角度入手,怎样顺着出题者的思路去考虑,就显得很重要了。

如:有一则寓言,说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就问青蛙。青蛙说:“你一直往前走,就可以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到了这只青蛙,就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让我走了那么多冤枉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想思考这个问题有两个立足点:

1.站在螃蟹角度说

它是一个求助者,需要帮助。但它没有听清青蛙说的话,青蛙所说的方向跟它所理解的方向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螃蟹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横着爬”,所以很难到达目的地。它自己也是有责任的,不能只埋怨别人。

2.站在青蛙角度说

它是一个助人者。而帮助别人就要有耐心,考虑对方的实际情况,给求助者一个明确的答复,这才算是助人为乐。但是它没有把话说清楚,并且似有戏弄之嫌,让螃蟹吃了苦头,螃蟹当然会找它算账了。由于它的不认真,结果弄巧成拙,帮了倒忙,给别人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找自身的原因,还是找别人的原因,这些都是角度。学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方面做一结论,只要能自圆其说,合情合理,就是正确的。而这也正是出题者的意图,激活学生思维,学会思考。

五、借助媒体,强化记忆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既简单明了,又一举多得。如,学《保尔和冬妮娅》一文,把电影光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班上一放,保尔有棱角的形象、坚强的性格、革命的精神,不用多讲,学生已悄然领会。

再比如,学习余光中的诗《乡愁》,配上《二泉映月》的曲子,连续播放从小到大到老的多个画面,让四节小诗随着画面和音乐一起出现,再配上老师动情的朗诵,让学生:听音、观景、领情、明理,效果是非常好的。这样借助多媒体的视听优势,不愁语文课不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总之,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信息知识,老师必须抓住每个细节,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会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朱琴.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J].学园,2014(04).

猜你喜欢
联想迁移创新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职业·中旬(2016年10期)2016-11-28 20:27:55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资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1:50:57
现代人类迁移与信息、文化流动的双向不对称现象
新闻爱好者(2016年9期)2016-11-15 19:44:22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8:26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34:45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
企业导报(2016年10期)2016-06-04 13:2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