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万海
【摘要】小学开展体育课,就是为了增添孩子的乐趣。体育课在老师带领下可以做很多运动,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这些运动项目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对于足球来说,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需要孩子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助于培养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品质。体育教学在新课标的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足球运动 合作意识 身体状况 良好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03-01
一、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模式
社会在不断发展,新形势下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小学体育开展足球运动课,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众所周知中国的足球走不出国门,世界杯近些年没有中国队的身影,所以国家加强对足球的训练,就必须从娃娃抓起。小学体育课开展对足球运动的教学,要求体育老师以身作则,教孩子简单的足球规则和运动方式,让孩子们接受阳光的洗礼,在阳光下追着足球玩耍。足球讲究的是协调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实践训练,把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让孩子们引起对足球的乐趣。从孩子抓起,相信中国的足球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终有一天中国的足球也能踢向世界,站在世界的巅峰。
开展足球运动的教学模式,不仅在体育课程上为学生增添了新的乐趣,摆脱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生学习足球运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还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小学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时候,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孩子从小抵抗力强,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硬件设施上学校也能达到要求,现在一般小学都设有足球场地,就算没有正规的足球场地也有操场,为学生的足球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有利于促进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
二、从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孩子进入学校学习,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培养孩子要有合作意识。学校开展体育课就是为了辅助教学,足球运动是一项很特殊的运动,它需要有很强的团队精神,需要每个队员都要有合作意识。把足球运动运用到体育教学是新课标下对小学体育的新要求,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可以做以下分析,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足球比赛共两队参加,需要每队十一人,从这一方面看来小学体育开展足球运动可以更好的让每个同学都参加。足球这项运动讲究的是肢体协调,才能准确将球踢进对方球门里。孩子在学习踢足球的同时,也很好的训练了孩子们的协调能力。由于足球场地比较大,一场比赛下来队员需要很强的耐力,这也是考验孩子的身体素质。足球比赛每队由十一个人参加,所以需要孩子们具有很强的合作意识。具备了这些基本的素质,有利于孩子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做到全面发展。
三、孩子身体状况的重要性
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孩子体重超标,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小学体育教学开展足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举措,孩子在学校得到很好的锻炼,足球是一项短时间内能消耗很大体能的运动,让孩子在运动后不仅消耗了大量的热量,劳逸结合还有助于孩子的睡眠。只有孩子作息时间正常,在学校进行学习活动才能有精神。
当今社会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状况,足球运动列入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改善孩子的身体状况,还创新了老师的教学模式。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体育教育在新式教学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足球运动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足球运动不仅能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运动能力,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样性人才。学习和体育运动是分不开的,运动可以带动大脑的快速运转,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四、运动培养良好的品质
足球运动具有对抗,疲劳,紧张,强耐力等特点,学生在进行足球比赛不仅是依靠身体的运动,也能看出学生具有耐力精神,坚持不懈,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培养了学生间的友好相处模式。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说明一个学生的优秀,不能仅仅看学习方面,其他方面也要注重,尤其是学生的品质问题。
当下社会应该让学生学会吃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从小家庭条件的改善,实行计划生育,孩子变得少了,生活条件也好了,也造成了孩子不上进、懒惰的思想。要想让孩子从小就有良好的品质,就得对孩子进行严格的训练,体育运动是离不开孩子的现实生活。足球运动又是体育运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孩子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增进孩子之间的感情的运动。所以将足球运动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是一项很好的措施。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新要求下,体育教学需要进行全面协调性的改革。足球运动列入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足球运动是促进心理健康的一种动力,可以推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小学生是祖国发展的起点,是祖国的希望。改善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足球运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付坤.传统文化对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研究[D]. 扬州大学 2013
[2]赵永斌,刘强.五人制足球的推广及运用价值——以文山地区为例[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