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晖
【摘要】从新一轮课改的各种理念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更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状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前瞻性设计,构建了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科学课的互动性。如何让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真正地互动起来?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围绕“前概念”设计出的教学环节,学生才能够轻松地开展互助学习,才会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展示学习成果,才会有理有据的展开相互评价,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是以学为本的学本式课堂。
【关键词】学本课堂 前概念 儿童认知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2-02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正好和“学本式课堂”课改理念不谋而合。所谓“学本式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自学、互学、展评”三大课堂环节,以小组合作为基本教学模式,体现以学为中心的课堂。
随着小学科学课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很多老师已经能够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带领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式探究活动。但在有的课堂上,还是感觉教师在牵着学生走。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就是没有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以及自身实践,将周围自然界的物体和事件联系起来,形成的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或想法。
如何把握学生前概念,呈现出以学为本的科学课堂,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挖掘前概念,以学定教,让学生主体更突显
挖掘学生前概念的方法有很多,最常见方法就是访谈法。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提出和课堂相关的话题,以谈话的形式和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前概念,以便教师顺利引领学生思维,呈现出以学为本的学本式课堂。
前段时间,观摩了两位老师执教的教科版三年级下《温度和温度计》一课。下面是两位老师教学环节。
教师A:
1.学生感受四杯水温高低,引出温度的概念,介绍温度单位。
2.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汇报观察结果。
3.进一步观察温度计,了解每一大刻度、小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及最高最低温度。
4.握住液泡,观察温度计液面上升、下降过程。
5.自学摄氏温度的读写方法,通过活动练习读数写数。
6.自学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7.测量教室内温度。
教师B:
1.通过饮用水的话题引出温度的概念,介绍常见温度单位,引出温度计。
2.学生交流有关温度计的前概念,引出温度计结构。出示温度计已知部位名称,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完成“温度计结构图”。
3. 进一步观察温度计,每一大刻度、小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及最高最低温度。
4. 针对学生汇报过程中的问题,讲解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并完成练习。
5.自学教材,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问题提示:如何拿温度计?眼睛如何观察?学生演示,互评纠错。
6.测量教室内温度。
在教师A的课堂上,学生自学、互学、展学环节充分,活动积极。但台下观者明显感觉,学生一步步跟着老师设计好的环节“展开探究”,几个活动“环环相扣”,教师主导着整 节课。
教师B这节课,通过谈话了解到学生已有温度计的前概念,从中筛选出有关温度计结构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互学展评等形式,帮助学生完善温度计结构的前概念。随后又通过活动了解到学生对零摄氏度以下温度的读法把握不准,教师再次抓住这个前概念,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自学,小组展评,纠正了同学们的错误读法,体现了以学为主的教改理念。
二、善用前概念,化静为动,让抽象知识更直观
儿童认知心理学认为:小学生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语、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但小学科学教材中有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来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有在获取学生科学前概念情况下,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环节。
比如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按照教材上的思路:“观察小灯泡的连接;猜猜电流流动路径,试着画出示意图;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点亮小灯泡。”这样的设计,强调了实验前学生的预测。但对于“电”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物质,学生在预测时也会根据电的前概念展开想象。
有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抓住小学生已有的电学前概念,直接开展点亮小灯泡活动。活动中让学生观察电线在小灯泡上接法,思考电流如何点亮小灯泡,最后画出电路连接图,并标明电流流动路径。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小灯泡上两个连接点所发挥的作用、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小灯泡发光的原理也就很容易被掌握。
三、围绕前概念,巧妙引导,让讨论更深入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如果教师能够围绕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开展有效探究活动,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较为系统地讲解科学知识,还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导体和绝缘体》一课,学生已有前概念认为常见的金属都是导体,而塑料、木头、橡皮等非金属物品是绝缘体,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前概念。教师在此设计了一个拓展活动:检测自己身边的物品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活动进行中有同学发现:铁质文具盒放在电路检测器中,竟然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师抓住这一问题,组织全班同学大胆猜测:文具盒不是铁制的,文具盒有层油漆,是不是检测方法不对……对于这些猜测,教师带领大家逐一实验,最终发现涂有油漆的铁质文具盒,仍会被磁铁吸引,但不导电。这位教师虽然在这个问题上花了不少时间,但是他紧扣学生的前概念,引领学生深入探究,不仅找到了事实真相,还让学生间接了解磁铁和电的性质,并向学生渗透了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理念。
四、依托前概念,化难为易,让展评更自主
小学科学课堂上的展示环节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开始,而学生间互评才是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根本表现。要实现生生间自主展评,就需要教师依托学生前概念,化难为易,设计出符合学生能力的教学环节。
五年级下《昼夜交替现象》一课。很多老师完全依照教材设计: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得出成因。这样的讲授顺序,学生在交流时展示的内容显得特别抽象,降低了倾听者对展示内容的关注度,也削弱了生生间互评效果。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比如地球自转、公转、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天文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了解学生相关前概念,随后让学生用器材模拟地日系的运动,通过模型边演示边解释已有的前概念,倾听的同学对演示内容展开评价,最终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教师为适应新教改趋势,其执教理念必须要从“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只有在了解学情、把握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对教学环节充分预设,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能真正实现以培养能力为主,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管建林,施卫.小学生科学前概念的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浙江教育技术,2010,3:23—25.
[2]袁宇,余华云.“聚焦‘学本式卓越课堂行动,以教学公平促进教育公平”[J].重庆:今日教育,2014,05:14—15.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2):29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