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2015-10-22 05:52严军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生物教学

严军

摘 要:作为自然学科教学的初中生物教学需要重视人文教育。其前提是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关键在于教师通过教学事例,给学生渗透丰富的人文知识。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还需要教师建立人文教育视角。

关键词:生物教学 人文教育 教学视角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61-01

众所周知,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学科,而自然学科往往意味着满篇皆是科学知识,是不容置疑的科学真理,这样的观点在哲学看来可能犯了科学主义的错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不提供这种纯粹的科学教育,因为这可能只是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不是完整的科学教育。完整的科学教育应当是既包括科学知识的,也包括人文知识的。初中生物教学作为学生的一种相对系统的入门科学教育,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文教育,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精神与知识上获得双丰收。

一、人文教育对于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性

如果注意研究当下的初中生物教学,会发现离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不小的距离。这种距离体现在生物学科的边缘化倾向上:一方面其地位不及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学科;另一方面即使其被列为考试科目,也只是让学生在生物知识的掌握上多了一分重视,而对于生物学科的意义理解,并没有质的促进。笔者以为这是不妥当的。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一周有两课时,这些时间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而言还是比较充裕的,在不影响学生面对考试评价的前提下,重点实施人文教育是必需且可行的。

生物学科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意义几乎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科学与人文是人类进步的一体两翼,有人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意思是说科学(此处是指包括生物在内的自然科学)注重理性,强调的是逻辑推理;而人文则关注情感,强调人的思想与人类的精神。生物教学中要不要进行人文教育,实际上不是一个问题。但从实际来看,其是一个现实问题,譬如当下对转基因作物的争论就是生动鲜明的事例。有研究者指出,可能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于转基因作物有着如此截然不同且力量均等的争议。而解决这一类问题(包括克隆技术),仅凭自然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必须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要让将来的社会人能够拥有一双智慧的双眼,今天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就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实例探析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类所处的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只是众多生物中的一个种类,从生物的角度来看,其中存在着一个生物链,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又常常被称之为万物之灵,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往往处于这一链条的最顶端,人类往往是各类生物的中心。在今天的哲学家看来,这一观点并不值得提倡,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不再是万物之灵,人应当是一个“理性生态人”,如果说人类确实存在着异于其他生物的某种不同,那只能说人在自然发展中承担着更多的道义与责任,而这正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关键。

在《人体的激素调节》(江苏科技出版社,生物,八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有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对于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作用等知识;要求学生具有信息收集与分析的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生理现象的能力;要求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通过了解我国科学工作者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当从人文视角来审视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会通过直觉认识到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属于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在笔者看来,在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中同样存在人文教育的因子。

比如在《观察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教学中,常常需要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一是人体内分泌系统中主要有哪些内分泌腺;二是男性和女性的内分泌腺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对于后一个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在对前一个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既要让学生认识到男性和女性的内分泌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性腺上,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男性的性腺为睾丸,而女性的性腺为卵巢,还可以通过引申,让学生认识到这种不同保证了人类能够顺利繁衍,而也正是因为人类的繁衍,才使得人类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能够得到传承,而在这种传承的过程中文化又常常会因为社会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作为器质性的性腺是人类繁衍的物质基础,保证了精神传承成为可能。

三、科学人文双重视角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应当说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进行人文教育是需要勇气与能力的。即使只是考查科目,也面对着不小的应试压力,即使教师想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也需要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但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这种勇气又是必须具有的,这种能力又是必须具备的。因此,初中生物教学应当具有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

将生物教学置于这种双重视角,可以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不仅收获生物知识,还能收获人文知识,生成宽阔的人文视野,从而让科学知识可以在人文的驾驭之下成为学生内在的品德素养;而教师也可以在这种双重视角之下获得专业成长,因为在笔者看来,生物教学从来就不是生物知识的教学,而应当是对生物知识的不断积累,对生物知识与人类发展不断思考的过程。唯其如此,生物教学才能在课堂上绽放出美丽的科学与人文之花。

参考文献:

聂新如,初中生物课中人文教育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0,(8).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