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雁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的深层次,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阅读 深入 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0B-0032-01
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语文课堂还沿袭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合者,处在被动听讲的地位。学生往往对课文停留在理解的浅层次,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的深层次,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 诵读品悟,进入文本的审美情境
诵读是学生进入文本、感受作者营造的唯美情境的有效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感悟,含英咀华,将无声的文字转换成有声的语言,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本的唯美意境。例如,执教郦道元《三峡》一文时,教师给学生的诵读配以优美的音乐背景,让学生随着音乐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三峡一幅幅唯美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让学生在诵读中读出三峡山势之险峻、夏水之迅急、春水之清幽、秋意之凄清。在反复朗诵与体味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针对朗读中感受最深的一个词语、一个片断、一处景点,发挥想象,写成散文片断在小组内进行诵读交流。
二、 换位思考,走进人物的情感世界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转换视角、换位思考来审视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感受文本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情感,从而与文本的意旨达成共鸣,实现理解与感悟的升华。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最后母亲依从孩子的建议不走平坦的大道,而去走相对难走的小路?说一说母亲心里想了什么?”,这样就把学生拉回到“母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的同学在交流中说出了“母亲”对后辈的疼爱与呵护之情;有的表达了“母亲虽然身体欠佳,但无私满足后辈要求”的奉献精神;有的说出了一位老人对后辈无限的期望与怜爱。再如,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当‘父亲见到自己的兄弟于勒落魄的样子而逃回家中,他会是什么心理感受?假若父亲要写一篇日记,他的日记会是什么内容?”,于是教师让学生替“父亲”写一篇日记。学生通过日记,有的写出了“父亲”逃离现场后对于勒的忏悔之情,有的表达了对于勒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情绪……通过转换视角,使学生直接走入人物内心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意旨达成了共鸣。
三、 学会质疑,探究文本的真正内涵
学贵有疑,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意识才能对学生深入探究产生动力。传统教学往往使学生陷入“无问题意识”状态,阅读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全凭教师一味讲解、灌输,阅读能力的提升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致力于改革传统的阅读模式,实施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提问、自主解决问题的模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有的学生提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求实的教师,认真批改学生的讲义、对工作负责,这是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为什么能够赢得鲁迅先生的无限敬仰?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学生提出质疑:作者营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与世界观?这种理想的社会能不能实现?学习了杨绛先生的《老王》,有的学生指出:在临终前老王给杨绛送鸡蛋,作者对老王有一段肖像描写,这段描写与作者和老王的感情定位是否协调?这些问题由学生阅读自主提出,并在小组讨论中自主解决。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使学生走进了阅读的深层次,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四、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阅读体验能力
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是提升阅读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各种手段锻炼和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让学生贴近文本,与文本人物及作者展开对话,体验文本的情感世界,触摸人物的心灵脉搏,达成阅读的情感共鸣。如执教《皇帝的新装》一文,在充分阅读课文之后,笔者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课本剧创编,并在组内尝试角色扮演训练。课本剧改编与角色扮演的过程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人物与文本意旨的过程。在小组排练之后,让各小组到教室前进行“汇报演出”。教师与学生组成评委,对各小组的演出进行评分,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学生们在表演前都对人物的动作、表情、语气进行了精心设计,使表演到位与精准,增强表演效果。初中学生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他们在活动中非常踊跃。在表演中使阅读体验得以有效深化与升华,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找准学生深层次阅读的切入点,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真正与文本情感与意旨达成共鸣,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喜友.如何更好地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7).
[2]张翠红.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及创新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3,(20).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