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英
摘 要: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并流传下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许多有关朗读的佳话和古训。朗读,是一门用心来揣摩、用情来表达的声情并茂的艺术,是欣赏词句的艺术,是调动情感的艺术,是拨动心弦的艺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仍有必要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只有用好朗读这颗棋子,语文教学这盘棋才能真正走活。
关键词:气氛;词句;方法;做笔记;范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通过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感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的能力。平时课堂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回答的现象。造成词汇、说话、朗读等能力得不到提高。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合实际教学谈一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营造阅读氛围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温馨的阅读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我把教室布置的充满书香味,并从图书室借一些注音版读物建立图书角,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师生一同自由的阅读书本,交流自己阅读收获。引导学生走进书籍,会阅读思考,领略读书的乐趣。
二、加强词句训练
读语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训练:①把学和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一些常用的词语,(如:十分、非常等词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说话和作文中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如:一边……一边……,有的……有的……等)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②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我们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引导学生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语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
三、采用多种朗读方法阅读
对于低段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波、好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最多能维持八九分钟,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呢?我认为学生兴趣很重要,小孩子对某件事情充满了兴趣,注意力自然就会很集中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训练孩子的朗读时为了抓住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的兴趣,提高学生效率,我采用多种方法来让孩子朗读课文,如男女比赛朗读、分小组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等,一篇课文不要一直用齐读的方法,这样会使学生阅读疲劳。我就以自己一次课例来谈一谈吧!一年级下册课文《棉花姑娘》这节课时,因为教授内容很多,时间比较紧迫,所以为了抓紧时间,维护课堂秩序,我就忽略了一些朗读方面的训练,整节课大都采用齐读的方法,一带而过,由于下午加上朗读方法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连我都想睡觉,提不起精神,更何况小孩子。这样的课堂有学习效果吗?当然没有,经过课后的反思,我深刻的认识到课堂中采用多种的朗读方法,会使课堂上激情四溢,一个比一个朗读的好,不仅没打乱课堂秩序,内容教授准时完成,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讀中思考,养成读书做笔记
(1)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读到写得精彩的文章,段落词句。对于这些部分,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指导学生做摘抄或画图画、或向别人介绍自己所读的书。
(2)我会定期将学生的阅读积累本在班上、年级上展示。评出阅读积累做得好的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与积累相结合,阅读要动笔墨的良好习惯。
(3)每一次学生习作都要求学生用规定的符号画出自己习作中用上的课外阅读积累的好词佳句,并进行评比奖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形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五、教师用情感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同时老师在范读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一些朗读的技巧,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优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生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许多描写自然景物文章如《桂林山水》《长城》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