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海
“气氛组”一词受到热议,“考研气氛组”“努力气氛组”“赶地铁气氛组”等相继出现。对于“气氛组”来说,具体做了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气氛感,要营造出做事的“氛围”。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3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9%的受访青年认为自己当过“气氛组”成员。70.5%的受访青年表示被一些“氣氛组”带了节奏。(2021年1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气氛组”是指营造气氛的那些人,被称为气氛提供者、热闹播种机。最先的“气氛组”活跃在诸多消费场所,比如酒吧、咖啡店“气氛组”、“网红”奶茶店排队“气氛组”,甚至售楼部“气氛组”。这些“气氛组”有点类似于“托儿”,内行人把这一行为叫作“充场”。后来“气氛组”一词扩大化,出现“考研考公气氛组”“健身减肥气氛组”“相亲脱单气氛组”“加班气氛组”“鸡娃气氛组”以及“赶地铁气氛组”等,有人笑称自己“活在凄凉陪跑的气氛里”。
抛开商业型“气氛组”不谈,做个努力型或者陪跑型“气氛组”成员也不错。网络上有句话挺流行:你的竞争者在看书,你的闺蜜在减肥,隔壁邻居在练腰……你不努力就可能被时代抛下,成为竞争中的牺牲品。基于此,我们马上看起书来、减起肥来、练起腰来,其实也不错的。这是在丰富自己的阅读,锻炼自己的身体,起码比“刷会儿综艺,又打会儿游戏”好一些,更比无所事事、空虚度日好很多。
“活在凄凉陪跑的气氛里”又怎样?努力本身也可以成为每个人前进的目标,一旦停止努力,可能我们连目标都没有了。在上述调查中,对于成为“气氛组”成员这件事,69.5%的受访青年认为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焦虑,56.6%的受访青年觉得重在参与,总有收获。的确,行动起来,通过做点什么来缓解焦虑,确实比干着急更有用。只有行动了,心灵才能获得暂时的安宁。更何况,有网友认为,只要是带着目的开始,并且认真为之努力,就不能称之为“陪跑者”。享受努力的过程,也可以收获成长。
上述调查显示,70.5%的受访青年表示被一些“气氛组”带了节奏。由此看来,无论是“考研考公气氛组”“健身减肥气氛组”,还是“相亲脱单气氛组”,还是有功劳的,最后带动了绝大多数考研考公、健身减肥、相亲脱单者更加努力,这也是一种无形的贡献。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些努力型‘气氛组以自身微小的行动,营造出向上向好的社会氛围,带领我们走向风雨无阻的未来。也希望每个努力型‘气氛组成员为了梦想、为了更好的未来,坚持努力到最后!”
(编辑 邢多多1048572239@qq.com,西米绘图)